家训宝典之三十二:羊祜家训《诫子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训宝典之三十二:羊祜家训《诫子书》
羊祜,西晋名臣,字叔子,泰山郡南城(今山东临沂)人,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外孙,母亲是蔡文姬的妹妹。

羊祜小时候就被人称赞为“当代的颜回”,曹魏末年参掌司马昭的机密。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以后,与他筹划灭吴。

泰始五年(269),封钜平侯,出镇襄阳。

在襄阳镇守十年,作灭吴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以怀柔的方法治理荆襄,不但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赞誉,吴国将士也经常来投靠。

期间他曾多次请求出兵灭吴,却因为大臣们有人反对而未能实现。

临终前,推举杜预自代,由于羊祜准备充分,杜预在他去世后两年一举灭吴。

羊祜去世后,荆襄百姓无不悲痛,并自发把房屋的“户”改称为“门”,以示避讳,并为羊祜建庙立碑以表怀念,人们看到石碑纷纷落泪,因此被称为“堕泪碑”。

羊祜家训《诫子书》原文:
吾少受先君之教。

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

年九岁,便诲以诗书。

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

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

吾不如先君远矣,汝等复不如吾。

谘度弘伟,恐汝兄弟未之能也;奇异独达,察汝等将无分也。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

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论,岂复惜汝,耻及祖考。

思乃父言,纂乃父教,各讽诵之。

作为历史上评价非常高的西晋名臣,羊祜对子弟的看法却不像其他人,不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比自己更聪明更能干,“吾不如先君远矣,汝等复不如吾。

谘度弘伟,恐汝兄弟未之能也;奇异独达,察汝等将无分也。

”既没有高看一眼,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希望孩子们待人要恭敬、做事要谨慎:“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

”同时,不希望孩子们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可以说,羊祜之所以生前能肩负重任,死后尽享哀荣,后世还获得很高的评价,是和他在这篇《诫子书》中所倡导的这些思
想是很有关系的。

译文:
我小时候受父亲的教诲,开始说话,就教我读经典,九岁年纪,就教我学《诗经》、《尚书》,可是依然得不到家乡人的称赞,不以特别聪明出名。

今天的官职,也是蒙恩典误授罢了,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达到的。

我和父亲差的很远,你们还不如我。

见解气度宏大,恐怕你们兄弟还远远达不到;才能超群脱俗,我看你们也没有这个天分。

恭敬是首要的品德,谨慎是做事的基础。

希望你们说话忠诚信实,做事踏实恭敬,不要随便许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说法,不要听那些污蔑夸耀的话。

听到别人的缺点,耳朵可以听,嘴里不要宣扬,好好想一想再行动。

如果言而无信,受到别人的责骂,受到刑罚,我难道是怜惜你们吗?是因为会羞辱祖先。

好好想想父亲我的话,继承父亲的教诲,要时时念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