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配油盘弧面自动研磨装置的设计
自动刮研设备的制作技术
![自动刮研设备的制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0aa667bd64783e09122bf3.png)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刮研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一对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每个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通过滑动机构与竖直进给机构传动连接,一对竖直进给机构之间水平设置有水平纵向进给机构,水平纵向进给机构与刮研机构连接,刮研机构内安装有激光器,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竖直进给机构、水平纵向进给机构、激光器均与电脑连接进行控制。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刮研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一种自动刮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于底座(35)两侧的一对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每个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通过滑动机构与竖直进给机构传动连接,一对竖直进给机构之间水平设置有水平纵向进给机构,水平纵向进给机构与刮研机构连接,刮研机构内安装有激光器(34),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竖直进给机构、水平纵向进给机构、激光器(34)均与电脑连接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向同步进给机构具体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35)上的轴承套B(7)和轴承套A(4),轴承套B(7)和轴承套A(4)内含有轴承起支承作用,滚珠丝杠A(8)两端分别置于轴承套B(7)和轴承套A(4)内,滚珠丝杠A(8)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A(3)与伺服电机A(2)相连接,伺服电机A(2)还与电脑连接实现控制,伺服电机A(2)通过电机架(1)固定于底座(3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刮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具体结构为:包括滚珠丝杠A(8)上安装的滚珠丝杠副A(6),位于底座(35)两侧的移动台A(10)和副移动台A(32)均通过连接件A(5)与滚珠丝杠副A(6)连接,所述底座(35)上还设置有线性导轨A(9),线性导轨A(9)与所述滚珠丝杠A(8)平行设置,线性导轨A(9)上还设置有线性滑块(33),每个线性滑块(33)与移动台A(10)、副移动台A(32)固连,线性滑块(33)在线性导轨A(9)上滑动同时配合滚珠丝杠副A(6)沿滚珠丝杠A(8)滑动共同实现移动台A(10)、副移动台A(32)水平横向进给,移动台A(10)、副移动台A(32)的上方与所述竖直进给机构连接。
液压泵泵体数控加工工艺工装毕业设计
![液压泵泵体数控加工工艺工装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29f9c0c1c708a1284a4463.png)
摘要液压技术已在各类机械中广泛应用,尤其出现了大量的全液压机械。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重要的液压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为系统提供压力油源。
此次研究的的液压泵为齿轮泵,齿轮泵通过齿轮啮合原理工作,具有结构简单、自吸能力强、抗油液污染能力强等优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根据选定液压泵泵体图纸相关参数进行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绘制选定液压泵泵体零件图,夹具元件图,工装夹具装配图。
通过翻阅资料初步拟定工作方案,首先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拟定液压泵泵体总体加工工艺方案,然后对液压泵泵体某一工序进行工装夹具设计,以及对工装夹具元件进行三维建模及装配,最后编写出毕业设计说明书。
关键字:液压泵泵体;加工工艺;夹具设计AbstractHydraulic technology has beenused widely in all kinds o f machinery,especially it has appeared lots of hydraulic machiner y .The hydraulic pump is the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hydraul ic system, which is a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it provide s pressure oil source for the system. This research of the hyd raulic pump is a gear pump that it works through the principl e of the gear meshing,the gear pum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 e structure, strong self-priming capacity, anti-oil pollutio n ability etc.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following : accord ing to the selected hydraulic pump itself drawing related pa rameters to process goods and draw the part diagram,assembly jig and fixture element of the selected hydraulic pump.writingdawn t he work scheme initially through referring to the materials. First ly analyzethe design task, draws up the body overall processi ng scheme of hydraulic pump;secondly process fixture design for the hydraulic pump body,the fixtureelement for three dimensi onal modeling and assemble, finally write the graduation desi gn instruction.Key Words:hydraulic pump body;processing tenchnic;grip design目录第1章引言 (1)1.1 概述 (1)1.2 设计任务 (1)第2章泵体零件分析 (2)2.1 泵体零件的工作分析 (2)2.2 泵体零件的生产类型 (2)2.3 泵体零件的工艺分析 (3)第3章毛坯的选定 (4)3.1 毛坯的结构工艺性 (4)3.2 选择毛坯的原则 (4)3.3 毛坯种类的确定 (5)第4章制定加工工艺 (6)4.1 选定定位基准 (6)4.2 选定表面加工方法 (6)4.3 工艺路线的确定 (7)4.4 加工余量的确定 (8)4.5工艺设备的选择 (9)4.6工序尺寸的确定 (9)第5章切削用量的计算 (11)5.1 切削用量的确定 (11)5.2 基本时间的确定 (11)5.3 工序卡片的制定 (12)第6章专用夹具的设计 (14)6.1 夹具的作用 (14)6.2 工件的定位 (14)6.3 确定定位方案 (14)6.4 夹具的三维建模及装配 (16)第7章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第1章引言1.1 概述液压系统是一种动力传递与控制装置,人们通过它实现机械能-液压能-机械能的转换,液压元件是液压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
柱塞泵缸体和配油盘球面研磨机结构简述
![柱塞泵缸体和配油盘球面研磨机结构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63342702768e9951e738c7.png)
柱塞泵缸体和配油盘球面研磨机结构简述作者:柴远辉侯志刚徐尚武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07期摘要:本文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现有研磨机进行三维建模,为以后缸体和配油盘研磨轨迹仿真、针对不同的参数组合进行仿真试验,以减少试验消耗,更快地确定合理的研磨工艺参数,获取更好的研磨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柱塞泵;缸体;配油盘;配研;研磨机DOI:10.16640/ki.37-1222/t.2019.07.0440 前言在柱塞泵的装配工艺中,配油盘和缸体要经过成对配研之后,再装入泵壳内。
所以,缸体和配油盘的配研质量对柱塞泵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配研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磨运动的轨迹。
近年来,各界学者对研磨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研磨上[1-3];球面研磨机械的研究也是效率比较低,需要2小时研磨一副配油盘弧面[4]。
本文对研磨机建模,为以后研究球面配研轨迹做好基础工作。
1 研磨机的结构研磨机的机械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支架、往复运动装置、配油盘旋转装置和缸体旋转装置。
1.1 支架支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其它各部分装置,配油盘旋转装置和往复运动装置安装在支架的上半部,缸体旋转装置安装在支架的下半部。
1.2 往复运动装置往复运动装置如图2所示,电机1固定在支撑顶板2上,通过联轴器带动偏心曲柄3旋转;调心直杆4可以调节曲柄的偏心距,以获得不同的往复运动行程;关节轴承5配合万向节6,由直线导轨7导向,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连接块8带动配油盘旋转装置的工装底座实现往复运动。
1.3 配油盘旋转装置配油盘旋转装置如图3所示,电机1提供动力;电机支架2中有一对锥齿轮传动;两个万向节3可以配合往复运动装置的动作,使配油盘在配研摆动的时候,自动寻找摆动的中心;弹簧4提供配研压力;调紧螺母5可以根据缸体和配油盘不同的型号调节弹簧预紧力;不同型号规格的配油盘配以专门的工装,安装在工装底座6上;在工装底座中有直线导轨,可以配合研磨机的往复运动装置的工作。
6 油膜理论与液压泵(马达)的摩擦副的设计方法
![6 油膜理论与液压泵(马达)的摩擦副的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ef55966bec0975f465e2b4.png)
第六章 油膜理论与泵(马达)摩擦副
一、边界膜理论 反应膜:油液中的硫、磷、氯 等元素在高温下与金属表面进行的 化学反应生成的金属膜。这种膜的 熔点高,剪切强度低,具有较低的 摩擦系数 应用: 高温、 高速和重载
第六章 油膜理论与泵(马达)摩擦副
一、边界膜理论
添加剂:
油性添加剂(如脂肪酸)有助 形成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 极压添加剂(含硫、磷和氯) 形成反应膜
第六章 油膜理论与泵(马达)摩擦副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摩擦副的作用 1、密封作用(防止泄漏) 2、润滑作用 3、承载作用(运动和力传递) 油膜设计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关键
第六章 油膜理论与泵(马达)摩擦副 油膜(厚度)与泵(马达)性能的关系: 1、油膜与机械效率 2、油膜与容积效率 3、油膜与温升 4、油膜与磨损
第六章 油膜理论与泵(马达)摩擦副
一、边界膜理论 油液中的极性分子吸附在摩擦 表面上所形成的膜叫吸附膜. 物理吸附膜:分子之间的吸引 力导致极性分子定向排布,吸附在 金属表面形成膜 应用: 常温、 低速和轻载
第六章 油膜理论与泵(马达)摩擦副
一、边界膜理论
化学吸附膜:极性分子与金属 表面发生电子交换而产生的化学结 合力导致极性分子定向排布,吸附 在金属表面形成膜。 应用: 中温、 中速和中等载荷
七、液压泵(马达)摩擦副的设计方法 齿轮和叶片式泵(马达)的摩擦副设计: 1、固定间隙油膜设计(低压泵) 2、剩余压紧力(高压泵的浮动轴套、浮动侧 板结构、叶片与定子内曲线) 3、滑动轴承的动压支承
六、弹性流体动力油膜理论
弹性流体动力油膜理论: 1、重载、高副接触问题(外部条件) 2、接触面的弹性变形和油液的粘压特性
两种弹流油膜:
全膜理论和部分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