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甘蔗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其栽培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从当前实际种植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研究,不断探寻改进技术,才
能够使甘蔗种植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进而提高种植效益。
本文主要对甘蔗种植双
高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甘蔗种植栽培技术问题分析应对措施
1甘蔗种植双高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甘蔗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然而在种植过程当中,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
需要在温带、热带进行种植,才能够有效保证甘蔗产量。
甘蔗体中富含丰富的糖分,是生产蔗糖的关键原材料,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具备较高的经济
价值,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够保障人民生活富裕。
然而,甘蔗种植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普通的技术无法保证甘蔗产量的提升,因此在种植时,经过不断创新以及研发,将双高栽培技术有效应用到当地甘蔗种
植当中,有效提高了甘蔗的整体产量,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
双高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甘蔗中的含糖量,进而提高
其经济价值。
在具体种植过程中,也要做好田间管理,如此才能够提高甘蔗产量
和质量。
2甘蔗种植双高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条件差
很多种植区域较偏远,可种植面积较小,当地也没有建设完善的水利设施。
很难满足大规模种植甘蔗的需求。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但很
多先进的农业科技并没有普及到农村。
农村地区的条件依然很差,在这种情况下
根本无法降低甘蔗的种植成本,也很难提高甘蔗的生产效率。
2.2 种植方式粗放
当前,种植户仍然采取粗放型甘蔗种植模式,导致甘蔗产量无法提升。
这与地方部门不重视甘蔗种植工作有一定关联,在资金、人力、设备以及技术方面缺乏倾斜度,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种植需求,没有及时引进先进技术。
部分地区没有摆脱人力采购甘蔗的模式,工作效率较低。
大部分甘蔗种植户的思想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不先进,很难快速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在种植时坚持人工采收的劳作模式,很难扩大甘蔗的种植规模,阻碍了甘蔗的顺利采收。
2.3 缺乏良好的种植环境
一些甘蔗种植区域自身存在着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甘蔗并不具备一个良好肥力的生长环境。
在栽培期,由于土壤肥力补给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作物的种植成本。
此外,一些种植区域并不具备良好的水利条件,灌溉工作无法使作物的需求量得到满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物的成熟率。
3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甘蔗品种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合适的品种并进行优化处理,是甘蔗双高栽培技术的核心。
选择甘蔗品种时,要根据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抗病性的品种,确保甘蔗种植达到高产、高糖的效果的品种。
冬春植蔗应采用健壮无病害的梢头苗,秋种可采用全茎苗。
将剥好叶的种苗砍伐成双芽苗,砍苗时应注意沿蔗茎横切进行,切忌砍成斜面,并将病虫害芽节除掉,选用健康种苗。
用刀口砍种时,动作要干脆利落,以防止出现损裂。
之后农户需要根据甘蔗的品种、种植时间、发芽状况等开展催芽工作。
另外,要进行浸种处理,以增强种苗的吸水力,促进其尽早发芽,还能杀死其中存在的病虫,降低后期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率。
蔗农要选择蔗茎粗壮、蔗芽饱满且没有空心的优良种苗进行浸种处理,选用5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将种茎浸泡5 min即可。
3.2 科学选择土壤
在甘蔗种植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其质量,土壤的选择尤为重要。
一定要选
择肥力较深的土壤进行种植,同时对于位置的选择也要就近水源,方便水肥灌溉
操作。
水利设施较为齐全的地方更加适合甘蔗的种植,确保能够实时满足甘蔗生
长所需要的水分,进而提升甘蔗经济效益,在土壤选择过后,还要做好土地翻耕
工作,保证土壤内部的水以及空气能够有效混合,使甘蔗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
养分,进而提高产量。
此外,为了保证土壤满足甘蔗生长需求,在种植之前也要
做好深耕工作,其深度保持在40cm深即可,如果种植区域较为广泛,还可以通
过挖沟的形式,如此便能够有效满足用水以及排水工作。
3.3 整地与施肥
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整地管理工作,尽量利用机械深耕。
如果是机械耕种,要确保耕种深度超过30 cm,且稳定性≥90%;深松深度一般为40~60 cm,达到平、碎、细、松、深的效果。
如果种植区较为干旱,属于旱地,要保证种植沟深
度25 cm左右,沟底的宽度应达到25 cm。
如果种植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排水
不便利,种植沟深度可以控制在25 cm以上。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还要及时观
察土壤湿度,土壤湿度达到70%时是最佳种植栽培时期,此时的土壤用手能够抓
成团,这样才能够得到较好的齐苗效果。
双高基地在种植时要应用深沟板植栽培
技术,开直沟的深度应达到30 cm。
施肥时要将无机肥和有机肥结合,基肥要求
施有机肥15000~22500 kg/hm2,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30%~40%,一般施尿素
150 kg/hm2、钙镁磷肥1500~2250 kg/hm2、氯化钾375 kg/hm2。
施基肥的工作
应在种植前1 d开展,要选择天气晴朗、土壤温度适宜的时间,将肥料均匀地施
撒在植沟内部,与土壤混合,目的是避免蔗种直接接触肥料出现烧苗的情况。
也
可以将肥料与杀死地下害虫的农药混合在一起施撒。
3.4 田间管理
首先对蔗苗进行补缺,在种植沟断垄处补苗,确保667 m2地的蔗苗数量在5 000~6000。
其次要及时做好追肥与培土工作,甘蔗高度低于70 cm时进行施肥
与培土,在距离甘蔗根部10 cm左右的位置进行施肥,培土高度在15 cm左右即可。
通常,甘蔗长至两三片真叶时,灌水或趁雨后蔗地湿润时施甘蔗配方肥150 kg/hm2,促进甘蔗快速生长;甘蔗长至4~6片真叶时,即甘蔗分蘖生长时,趁蔗
地湿润时施甘蔗配方肥225~300 kg/hm2,促进甘蔗分蘖生长。
最后要做好除草
工作,避免杂草与甘蔗争夺养分,导致甘蔗产量与含糖量下降。
3.5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是种植甘蔗期间常见的问题,其对甘蔗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农户需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可以从以下3方面着手:(1)选择
品种,为了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可以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
强的品种。
(2)甘蔗在种植过程中若出现病虫害,应将相应节段砍下,并做好
销毁工作,防止出现大面积的扩散问题。
(3)可以采用药物方法控制病虫害的
扩散,可将1 000倍50%杀螟丹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螟虫害的效果。
可以将吡
虫啉可湿性粉剂与杀虫剂结合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蚜虫的效果,阴天或清晨为
最佳的喷洒时间,不能使药物直接浸透甘蔗枝叶。
褐条病、虎斑病是最主要的甘蔗病害类型,农户需了解不同病害的特点,并
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主要采用药物来浸泡种茎。
如在预防赤腐病的过程中,可以在50%本莱特1500倍的溶液中浸泡种茎20 min。
若已经发生了褐条病,可
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处理;若出现虎斑病,在防治时可采用5%井冈霉
素水剂。
另外,在田间病虫害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机械,如无人机,
将其飞行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发挥出来,对甘蔗种植地块进行统防统治,
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先进机械的防治成本更低,能使甘蔗生产者的生产积
极性得到提升。
4 结语
合理应用甘蔗双高栽培种植技术,能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增加蔗农收入,促进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甘蔗双高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促进我国
甘蔗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军杰.甘蔗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J].乡村科技,2020(31):103.
[2] 余凡云.甘蔗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