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进中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范进中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
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
这篇文章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通过对比描写范进
中举前后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
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
写和辛辣的讽刺,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
种种丑态。
同时,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以及引导学生
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小说人物和情节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对封
建科举制度的了解相对较少,可能对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的
思想内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
代背景,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
炎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对比、讽刺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体会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以及文中的重点字词和疑难语句。
2、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朗读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古代科举考试的视频,引出课题《范进中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及作品介绍
简单介绍作者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和《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情节结构。
4、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进的形象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②组织学生讨论: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教师总结:范进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他为了科举考试,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中举前贫困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喜极而疯,丑态百出。
(2)分析胡屠户的形象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胡屠户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分析胡屠户中举前后对范进的态度变化。
②组织学生讨论:胡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教师总结:胡屠户是一个市侩、庸俗、势利的小市民形象,他在范进中举前对其百般羞辱和谩骂,中举后却对其阿谀奉承,极尽巴结之能事。
(3)分析众邻居的形象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众邻居的语句,分析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
②组织学生讨论:众邻居是一群怎样的人?
③教师总结:众邻居是一群趋炎附势、冷漠无情的人,他们在范进中举前对其不闻不问,中举后却纷纷前来巴结讨好。
5、探究写作手法
(1)对比手法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并分析其作用。
②教师总结:文中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境遇、社会地位、人物关系等方面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讽刺手法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讽刺手法的地方,并分析其效果。
②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夸张、变形、对比等手法,对文中的人物和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拓展延伸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习和考试?
7、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作品、人物形象、写作
手法等。
(2)强调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8、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范进中举》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
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