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 学 风 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辍学风波
德育案例:
“陈平不读了”。

刚到教室,班上的学生告诉我,甚至有点高兴的表情。

“陈平不读了”?我感到很疑惑,“好好的怎么会无缘无故辍学了呢?大家知道他为什么回家去了吗?”我问学生,“他说不想读书了,收拾了自己的书本就走了。

”有人回答,“谁知道其中原因吗?”“陈平太爱撒谎,”有个学生插话道,“没有人愿意和他玩”“陈平借钱不还”“陈平有时偷偷上网”“上课他总爱说话”……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我心头乱乱糟糟的,是的,同学们说的情况是属实的,上课爱讲话,上周还发现他偷偷上网,平时和同学的交谈也不多,难道是这样的原因促使他不想上学了吗?作为班主任的我难道就轻易放弃一个学生吗?我安顿好班上的学生,立即开始家访,脑中闪现出陈平的模样:头脑灵活,数学成绩很好,英语课上表达能力强,上课显得很活跃……这样的学生决不能让他辍学!“陈平你的班主任来了。

”到他家后,他父亲喊他出来,他半天不作声。

我走到他房中,只见他一个人呆呆坐在床边,“陈平,同学们说你有事回家了,你怎么不请假呢?”我明知故问,“我,我不想读了。

”“不想读了,为什么啊?”我问道。

“成绩差。

”他咕咙说,“可你成绩很好啊,怎么是差呢?”他默不作声,“在班上好烦人,没人和我说话,”他又说。

“那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主动交流呢?”“他们不愿和我说话”“他们为什么不愿和你说话?”我追问。

“有的同学说我不讲卫生”他避重就轻。

我知道他很在乎自己的面子,“那你就讲卫生啊,这有何难的,这讲卫生也是好事啊。

”我想先劝其上学,等他缓和后再谈其他事。

“你以后多注意卫生就好了。

”他也不说什么,在我的劝说下,他默默坐在我车后来到了学校。

回到房中,我在考虑该怎样处理好这件事,使他安心学习,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良好形象很重要,我就决定先从这方面着手。

第二天,5·12日,一个举国哀痛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学校组织了献爱心活动,我因忙于准备一些材料,暂时将陈平的事放在一边,哪知三天后,发现陈平再次辍学!我刹时才记起这件事还没处理好,处理得不深入。

表面的,肤浅的劝其上学根本改变不了他内心的想法。

事不宜迟,只有妥善处理好,才能真正留得住他。

再次走访后,他还是来到了学校。

第二天,班级开展为“汶川”捐款的活动,伴着“爱的奉献”歌声,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捐款,有的二元,有的五元,轮到陈平上台时,只见他捐了一张二十元的,我随即意识到机会来了,等捐款结束后,我简单总结,特别表扬了陈平同学:“尽管陈平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他捐款是全班最高的,我们应该向这种有爱心的同学学习”我带头鼓掌,大家齐刷刷转向陈平,似乎不太相信。

一个借钱不还的同学竟然如此大方,但还是稀稀拉拉地鼓了掌。

当天中午,我趁热打铁,我把陈平叫到办公室表扬了他,并希望他以后在班上要多注意自己的行为。

“你看今天我让许多同学向你学习,要是你今后表现不好,大家就会怀疑你今天捐款是假的,是为了出风头,对不对?”“我会做好的”他高兴地说。

初见成效,但不能就此而止。

在随后的一次月考中,尽管他只有全第十五名,但英语考了108分。

我在班上总结时,再次借机表扬了陈平学习上的刻苦精神,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并且让他上台谈谈学习方法。

他到台前,脸红了,半天才说:“大家成绩比我好,我还要努力。

”我说道:“看,陈平同学不但刻苦,而且还谦虚,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同学们热烈地鼓掌,“真的,其实我平时也有许多不对的地方,但我不是有意的。

”他说。

见时机已到,我说道:“是啊,陈平同学平时和大家一样可能也存在一些缺点,但是我们这个班集体是能原谅他人错误的班集体,是知错就改的班集体,大家以后肯定会原谅陈平,帮助陈平的,大家愿意吗?”“愿意”学生一齐答道。

掌声再次更热烈。

自此以后,陈平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和同学间相处融洽,上课听讲也更认真了,学习也更刻苦了,学期末还被评为了校“五星级学生”。

活泼,灿烂的笑容又出现在他的脸上。

教育反思:
教育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有方法和艺术性。

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发掘学生闪光点,不能点到即止,泛泛而淡,只有深入学生心理,实际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才会使问题解决。

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教师要能容忍,要帮助、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每块木头都是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德育延伸:
班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工作中我认为: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真心关心每一位学生,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个性各异的人。

教育的过程就必须有技巧,有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的老师才会有热爱之心。

要假设:这个孩子是我的孩子,或是亲戚,亲朋好友的子女,我该怎么办?对于陈平这样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两次主动家访,劝其上学,用关爱之心触动他的心弦。

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使他能主动认识错,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尽可能与学生成朋友,而非敌人。

只有朋友才能宽容,才能互相帮助。

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才会让学生愿意和你交谈,说真话。

如果不是学生告诉我关于陈平在班上的细节,我也不会那么顺利帮助他。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应该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容忍学生错误,采用灵活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犯的错误都不一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只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

只要教师多动心思,多想方法,冷静之后再处理,就一定会有好的解决途径。

不同的处理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独特的,有人情味的处理往往会事半功倍,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学生甚至会铭记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