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4、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
6、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7、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8、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9、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
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11、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B.都是38.5℃
C.都是39.5℃D.38.5℃、39.5℃
1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13、“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14、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5、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2、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
3、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
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5、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________;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经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
2、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自斜面顶端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表面情况摩擦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cm
毛巾较大15
棉布较小25
木板最小50
(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相同;
(2)小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小车受到______的缘故;
(3)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______,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状态;
(5)此实验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水的密度作为已知条件来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现有一空瓶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空瓶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ρ水=1g/cm3),求:
(1)该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该瓶装满水后水的体积;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2、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上学要花多少分钟?
(2)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3)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D
3、C
4、B
5、C
6、C
7、C
8、D
9、C
10、D
11、D
12、D
13、B
14、C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熔化放出
2、振动液体
3、振动空气
4、6
5、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见下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速度阻力越小零匀速直线运动控制变量法 D
2、泡沫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甲和丙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500g;(2)500cm3;(3)1.1×103kg/m3。
2、(1)24分钟(2)5min(3)1.7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