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0260复习进程
力的概念与性质
力的概念与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的概念与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力的概念、力的性质以及力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论述力的相关知识。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力的存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形状等。
力的概念源于牛顿力学,最初是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提出的。
他认为力是一种导致物体发生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二、力的性质力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必定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例如,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会感受到地面对我们施加的支持力,同时我们也对地面施加了一个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效果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来描述。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成,得到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3.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相反,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拆解为多个分力的过程。
通过力的分解,我们可以分析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和量纲: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量纲是质量乘以加速度,即[M][L][T]^-2。
常用的力的单位换算关系是:1牛顿 = 1千克·米/秒^2。
三、力的应用力作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机械运动:在机械运动中,力是产生加速度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如,摩托车引擎通过产生推力来驱动摩托车加速。
2.重力运动:重力是一种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是力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物体受到的常见力之一,它决定了我们身处地球表面时的重量。
高三物理总复习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点梳理】考点一:力的基本概念要点诠释: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他力无关. 4.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向心力……按作用方式分⎧⎨⎩场力:万有引力、电磁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考点二:重力要点诠释: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实际上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①由G=mg计算,g=9.8 N/kg.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的大小.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纬度越高,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赤道受到的重力大.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他力的作用也无关系.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在地球表面和在地球附近某一高度的地方,一般认为同一物体受的重力不变.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说明:①重力的方向沿铅垂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但在两极和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4.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要点三、弹力要点诠释: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这就给弹力是否存在的判定带来了困难.通常用以下两种办法可以解决:(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处有弹力,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与当前情况一致,若一致,则假设正确,接触处有弹力;若不一致,则假设错误,接触处无弹力.但是“假设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较简单的情况适用.我们深入思考弹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弹力是被动出现的,它属于被动力.弹力是否存在,是由主动力和运动状态决定的.(2)分析物体所受的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是判断弹力有或无的金钥匙.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的直线上,除弹力以外其他力的合力,看这些力的合力是否满足题目给定的状态,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4.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小.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计算出来;对于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5.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或者就是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的方向.弹力是接触力,不同的物体接触,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不同:例如,绳子只能产生拉力,物体受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子指向其收缩的方向.桌面产生的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杆的弹力比较复杂,不一定沿杆也不一定垂直于杆,需根据受力情况或物体运动状态而定.要点四、摩擦力要点诠释: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3)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特点:静摩擦力与外力有关,在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弹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间实际的静摩擦力F 在零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max 0F F <≤.4.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压力成正比.用N F 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则有N F F μ=,其中μ是比例常数(没有单位),叫做动摩擦因数. 要点五、关于摩擦力的几点说明 要点诠释:1.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确定方法判断物体间有无静摩擦力及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根据“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关键是搞清“相对”的含义.在具体应用时,可先假定接触面光滑,如果这时物体与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可知物体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即为假定光滑时物体相对接触面运动的方向. (2)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如平衡其他力、做动力、做阻力、提供向心力等来判断其方向;再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计算大小.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关键是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确定合力的方向,然后受力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如图中物块A 和B 在外力F 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使A 物体产生加速度,大小为ma ,方向水平向右.(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摩擦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2.静摩擦力大小的确定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但其最大值与压力有关,静摩擦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大小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其大小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断:(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与之平衡的外力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 ma =.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还受其他力,则F ma =合,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这种与运动状态有关的特点,与滑动摩擦力不同. 3.对滑动摩擦力公式N F F μ=的进一步理解(1)μ叫动摩擦因数,它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μ无单位. (2)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3)公式N F F μ=中的N F 是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大小也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加以确定.要点六、常见三种性质的力的比较注意:压力与重力易混淆,误认为压力就是重力,或者知道压力和重力不是同一个力,但误认为二者总是等大,至少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与重力等大.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的,压力与重力等大的条件是物体要静止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或与水平支撑面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不能受到在竖直方向有分力的其他力的作用.分清压力和重力十分重要,例如:滑动摩擦力公式中的N F 是正压力,不是重力.又如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秤反映的是其产生的弹力大小,欲让弹簧秤能测出重力,物体必须静止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下.【典型例题】类型一、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例1、(2017 河北一模)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都是按照性质命名的B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 .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D .物体之间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答案】C【解析】解:A、支持力属于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性质是弹力,故A错误;B、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B错误;C、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可见,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C 正确.D、接触不一定有弹力,还要相互挤压,故D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方向.知道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举一反三【变式】关于物体重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集中于一点,该点即为物体的重心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即是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该物体上D.物体的形状不变,当它被举高或倾斜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不变【答案】ACD类型二、弹力的产生及方向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下列两种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方向:(1)小车处于静止状态;(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解析】(1)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2)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假设小球所受杆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F ==θθcos ,sin 两式相除得tan a gθ=. 【总结升华】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与球的运动状态有关,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这与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是有区别的.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各图中A 是否受弹力作用?若有,指明弹力方向,并作弹力的示意图.(图中各物体静止,①、②、③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答案】类型三、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例3、如图所示,小球B 放在真空容器A 内,球B 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 的边长.将它们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向下 B .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向下 C .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 对A 的压力向上 D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 对A 没有压力【答案】B 、D【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B 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因此A 对B 没有作用力,同理,B 对A 也没有作用力,故选项A 错,D 对;若考虑空气阻力,则上升过程中,A 、B 整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则B 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A 对B 有向下的压力,选项B 对;在下降过程中,A 、B 整体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则B 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故A 对B 有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相互性,B 对A 有向下的压力,故选项C 错.应选B 、D.【总结升华】本题易误选A 、C.原因是没有正确判断物体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从而导致不能正确判断A 、B 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则物体b 受力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 对a 的静摩擦力大小F f1=0,否则a 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F f2=F b =5N ,再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 f3=F c ﹣F b =10N ﹣5N=5N ,方向水平向左,所以F f1=0,F f2=5N ,F f3=5N 。
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总结和归纳物理力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力的概念与应用。
一、力的定义和特性力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并使之产生加速度。
力的标量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度量。
力的方向则是一个矢量,需要用箭头表示。
力的特性包括:1.叠加原理: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按照矢量相加的准则合成一个合力。
2.作用与反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重力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是一种基本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数值约为9.8 m/s²。
重力还遵循普遍引力定律,该定律由牛顿提出,公式如下:F =G * (m₁ * m₂) / r²其中,F表示引力的大小,G为普遍引力常量,m₁和m₂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表面间的不平整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涉及的物质。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四、弹力弹力是弹簧或弹性体受到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弹力服从胡克定律,即弹力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成正比。
弹力的计算公式为:F = k * x其中,F表示弹力的大小,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x表示伸长或压缩的位移。
五、引力引力是物体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吸引力。
引力是一种万有力,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并且与质量有关。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引力的计算公式如前所述:F =G * (m₁ * m₂) / r²引力主要应用在天体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场中。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体现。
它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用来描述物体受到的引力、推力、拉力等作用。
力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力的定义、性质和测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力的定义力可以定义为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作用。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力是一种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它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来度量。
二、力的性质1.力的矢量性:力具有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代表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代表力的方向。
2.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物体时,这些力可以按照矢量的几何加法进行合成。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合成方法决定。
3.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这些力称为力的分解力,它们可以按照力的几何分解法进行分解。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表示为希腊字母N。
除了牛顿,我们还常用千牛顿(kN),兆牛顿(MN)等大单位来表示力的大小。
三、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测量来进行确定。
最常见的测量力的装置是弹簧测力计和测力传感器。
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测力传感器则通过电阻、电容、应变等物理量的变化来测量力。
四、力的应用力的应用非常广泛,无处不在。
以下是一些力的应用示例:1.机械力:我们在推动物体、举起重物、推拉自行车等日常生活中都在应用机械力。
2.重力: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引力是重力的典型例子。
重力参与了我们身边的所有物体的运动。
3.弹力:弹簧的伸长和收缩都是由于弹力的作用。
拉伸弹簧会感受到弹力的回弹。
4.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表面上相互作用的结果。
摩擦力可以阻止物体的滑动或减缓它的运动。
5.电磁力:电磁力是电荷和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在电磁感应、电场、磁场等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复习 运动和力
2019/7/26
2
一、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作用点,它们都会影 响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 大小、方向 、 作用点 表示出来的图形叫力的示意图。如果不知力的大小, 可不表示,但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 长。
2019/7/26
9
一、考点:
考点二、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
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原来静止的物体,在 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
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做什么运动, 在不受力作用 时都 将保持匀速直线运状动态
2019/7/26
4
一、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如果不是,则需校零。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估计被测力的大小, 被测力 不能 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 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 垂直 。
原因,而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2019/7/26
10
一、考点:
2、惯性
物体 保持 原来的 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 一种固有属性,一切 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不是 力 ,而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所以不能说“物体受到惯
性的作用”、“惯性力”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只能说“物 体具有惯性”或“物体由于惯性”。 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要(1) 利用 有利的 惯性,如: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 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用力抖动衣服可以除去衣服上的灰 尘;使松动的锤头套紧。 (2) 防止 有害惯性带来的危害,如: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 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限速、限载;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 很厚的泡沫塑料。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力是物理学中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概念由牛顿提出,它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改变方向或形状的原因。
在力学中,力被定义为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作用,它的大小由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方面。
一、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强度,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等测量工具来获得。
在物理学中,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即"F=ma" (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给定质量时,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
二、力的方向力是矢量量,它除了有大小外还有方向。
在矢量图上,力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一致,它遵循牛顿第三定律的规定,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作用点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的,作用力是以作用点为起点、指向物体的力。
作用点代表力作用的位置,通常是在物体的表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必然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点。
通过改变作用点的位置,可以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四、作用方式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物体产生作用。
常见的作用方式包括推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和重力等。
- 推力:推力是指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向前方推动的力。
当我们推一辆停车的汽车,就是施加了推力。
- 拉力:拉力是指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向后方拉动的力。
例如,当我们拉门把手时,就是施加了拉力。
- 弹力:弹力是指物体受到弹性变形后的恢复力。
当我们压缩或拉伸弹簧时,弹簧会产生弹力。
-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表面接触阻碍运动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形式。
-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根据力的矢量性质进行合成或分解。
初二物理力的概念与性质
初二物理力的概念与性质力的概念与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产生运动、变形或者发生其他物理现象的原因。
力可以使物体改变速度、方向和形状,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由物体之间的接触或者远程作用引起,能够改变物体的状态或者运动。
在物理学中,力用矢量表示,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力的性质1. 可叠加性力具有可叠加性,即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将按照矢量加法的原理进行合成。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所有力的矢量和。
2.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特点。
也就是说,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了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以相同大小、方向相反的力进行反作用。
这个定律常常被简化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效果力的作用可以表现在物体的位置发生位移、速度改变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等方面。
具体表现为推动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等。
4. 绝对参照系的无法判断根据相对性原理,不能用一种绝对的标准参照系来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对的,需要通过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5.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传递的,例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远程作用而产生的力,例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三、力的计量力的计量使用的是牛顿计,简称N,是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常用的力的计量仪器有弹簧测力计和电子测力传感器。
使用这些仪器可以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四、力的应用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其应用非常广泛。
物理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天体运动等。
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程、建筑工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
综上所述,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引起物体的运动、变形等物理现象。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二力平衡公理示意图
受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压力作用时绳索不能保持平衡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巧拆锈死螺母
螺母受力分析
巧拆锈死螺母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3.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
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该点上, 其大小和方向可用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人力队伍与大象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若作用于物体 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使物体平衡,则 它们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力的作用效果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二、力的基本性质
1.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 1)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两个物体 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 在、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其作用线沿同一直线,分别 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一、力的概念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弹簧受压后发生压缩变形
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示意图
第1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2.二力平衡公理(公理 2)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同一刚 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且 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的知识点总结图
力的知识点总结图一、力的概念和分类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1)接触力:指物体之间有接触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摩擦力、支持力等。
(2)场力: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场的作用产生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电力、磁力等。
二、力的性质1. 物体的受力情况(1)平衡力: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不平衡力: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下发生加速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的状态。
2. 力的合成(1)平行力的合成:指多个平行力合成为一个合力的过程,根据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2)力的分解:指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的过程,从而可以分析复杂的力的作用情况。
三、力的计算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表示1牛顿的力可以使1千克的物体在1秒钟内产生1米每秒的速度变化。
2. 力的计算(1)力的大小计算:通常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可以求得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计算:通常通过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力的方向。
四、力的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2)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包括拉伸、压缩、弯曲等。
2. 力的应用(1)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它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位置。
(2)机械运动:力是机械运动的基础,包括各种机械装置和机械工作原理。
五、力的研究1. 力的研究对象(1)力的本质:力的本质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规律:牛顿三定律是力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定律、作用定律和反作用定律。
2. 力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来测定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力的效果。
(2)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来探讨力的来源、传递和作用规律。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力的图示表示力;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4、理解重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5、知道摩擦力;6.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7.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力1、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存在。
(3)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的吸引力。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3、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要在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2)画法:首先找到力的作用点;其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最后用箭头标出力的方向。
6、相互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要点诠释: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力的概念与性质
力的概念与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力的概念与性质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下面将从力的概念、力的性质以及力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必然伴随着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力的单位是牛顿(N),它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是N。
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二、力的性质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指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它是通过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或位置来展现的。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作为参考。
2. 力的方向: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方向由箭头指示,箭头的末端指向力的作用方向,箭头的起始端指向力的作用的物体。
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称为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 力的性质:力具有可加性、可分解性、可改变物体状态的作用性、可反作用的反作用性、力和地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性等性质。
三、力的应用1. 力的作用于物体上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物体会加速或减速,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作用还可以导致物体形状发生变化。
例如,当我们用力拉伸或压缩弹簧时,它就会发生形状的改变。
3. 力还可以用于测量质量。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利用质量和引力的关系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4. 力的应用还可以改变物体所在的位置。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辆汽车,它就会改变位置。
5. 力的应用还包括力的传递和传导。
例如,当我们扔一个球时,我们施加力的手臂将力传递给球,使球发生位移。
力的概念与性质对于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力的概念与性质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提供了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力的概念与性质,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于力的概念与性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初中物理知识点专题复习:力学知识体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专题复习:力学知识体系一、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是物体受到的相互作用。
-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常用符号为N。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效果- 力对物体的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或改变速度。
- 施力与受力的关系:施力与受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力的分类和特点-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
- 弹力和摩擦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摩擦产生的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成力是这些力的矢量和。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分解后的分力合成为原来的力。
五、力的大小和方向- 用力矢量表示力:力是矢量,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 力的合力和分力:多个力合成为合力,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六、力的计算- 力的计算公式: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 力的单位换算:1N=1kg·m/s²。
七、简单机械- 潜力和动能:物体具有的由位置决定的能量叫做潜在能,物体具有的由运动决定的能量叫做动能。
- 力的传递和转化:力在物体间的传递和转化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八、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其上。
-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九、摩擦力和重力- 摩擦力的特点和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度有关。
- 重力的概念和特点: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十、简单机械的应用- 斜面、滑轮和杠杆等简单机械的运用原理和应用。
初中物理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教学
初中物理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教学物理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它有方向和大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之一,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力的定义力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通常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N)。
力有方向和大小,是一个矢量量。
在物理学中,力的定义是指一个体系中,如果有两个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那么两个物体之间就存在力。
二、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1. 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摩擦力、拉力等。
2. 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却可以相互作用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三、力的性质1. 力的性质之一是方向性,即力是一个矢量量,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方向由物体对受力物体的作用方向确定。
2. 力的性质之二是合成性,即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这些力的作用。
3. 力的性质之三是分解性,即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具有不同方向的多个力的合力。
四、力的基本概念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任何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力,另一物体必作用同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2. 动静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时由于与表面接触而产生的阻碍力,静摩擦力是物体静止时与表面接触而产生的阻碍力。
3. 弹力:是一种由物体弹性恢复力产生的力,一般指弹簧、气垫等物体产生的力。
五、力的实际应用力是物质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量,它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汽车行驶、建筑物支撑、物体加速等现象都与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为深入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初中物理力的教学有所帮助。
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规律
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规律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对物体的运动和状态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力的基本概念,探讨力的作用规律,并探究力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速度变化或改变物体内部应力状态的原因。
力的基本特征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是力的作用发生的具体位置。
二、力的作用规律力的作用规律有三个重要定律,分别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作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变化,否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所受的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也就越大。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换句话说,如果物体A 对物体B施加一定大小的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等大、方向相反的力。
三、力的应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运动和运动机械:力对物体的加速度产生影响,因此在运动和运动机械中,我们需要考虑力对物体的作用。
比如,在汽车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驱动力使汽车发生加速。
2. 结构和工程:力对物体的形变和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力对建筑物的作用,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3. 自然现象和宇宙研究:力对自然现象和宇宙的运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行星的轨道运动、天体的引力相互作用等,力是解释这些现象的基础。
力知识点总结简略图
力知识点总结简略图一、基本概念1.1 力的概念力是一种作用于物体上的向量量,它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并且是导致物体加速或形变的原因。
1.2 力的分类- 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由于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摩擦力、弹簧力等。
- 场力:是物体在场中受到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1.3 力的表示一般情况下,力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
1.4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1N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秒^2的加速度。
1.5 力的合成若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产生的效果等于一个合力的作用效果。
二、牛顿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存在外力作用于物体。
2.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它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2.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表示:所有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2.4 静力平衡当物体处于静止或静止状态的平衡时,所有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三、力学应用3.1 力的分解在求解物体受力情况时,可以将力分解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分量,这样可以简化问题的计算和分析过程。
3.2 弹力当弹簧或绳索受到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内部的弹力反作用,这种力被称为弹力。
3.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在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它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4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5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如果这种形变能被恢复,则会产生弹性力,如气体压缩时所产生的弹性力。
3.6 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静止物体受力平衡的力学分支,对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问题进行分析。
3.7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状态和加速度等问题的力学分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方程。
物理力知识点基础总结
物理力知识点基础总结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者方向。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停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方向。
二、力的性质1. 力是一种矢量量力有大小和方向,必须用矢量表示。
在力学中,力的大小用标量表示,力的方向用矢量表示。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1牛顿等于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
3. 力的效果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者方向,受到力的物体可能发生加速、减速或者停止。
4. 力的作用点力都是在作用点上产生的,力的作用点可能在物体的任何位置。
5. 力的作用对象力的作用对象是物体,力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三、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可以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1. 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并作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上的力,例如摩擦力、弹力等。
2. 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合力作用,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将由这两个力的合力决定。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加以计算。
2. 力的分解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力作用,那么这个力可以被分解成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和一个水平方向的力。
这可以通过正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五、力的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则称这个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这样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六、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当一个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它将发生加速,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与受力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示是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力的概念和性质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及性质 5.等效力系、合力的概念
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称为力系。如果两个力系对物体 的运动效应完全相同,则该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该 力系中的各力称为合力的分力。
目录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及性质
1.3 静力学公理
建筑力学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及性质
力的概念和性质
1.1 刚体的概念
所谓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 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1.2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 状发生改变。
2.力的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效应。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的效应称为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 称为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力的运动效应又分为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FR
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由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构成的平行 A 四边形的对角线所表示的矢量来确
F1
B
定。其矢量表达式为
FR=F1+F2
有时为了方便,可由A点作矢
量F1,再由F1的末端作矢量F2,则 矢量AC即为合力FR。这种求合力
A
的方法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C
FR F2
F1
B
目录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及性质
目录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及性质
1.4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依据静力学公理,可以推导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
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也通过该汇交点,且此三力的作用
《力》力的定义与性质
《力》力的定义与性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力无处不在。
从我们行走、奔跑,到物体的移动、变形,再到天体的运行,力都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力又具有哪些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秘而又常见的物理概念。
首先,我们来明确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物理意义。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时,就产生了力。
这种作用可以是推、拉、提、压、吸引或者排斥等等。
比如,我们用手推一个箱子,手对箱子施加了推力,使箱子发生了移动;地球吸引着月球,这是引力的作用。
力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而且,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比如,说“一个孤立的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力总是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相关联。
力具有多种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是力的矢量性。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力越大,越容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方向则决定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方向。
例如,一个水平向右的力会使物体向右加速运动,而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可能会使物体向上加速或者克服重力上升。
力的相互性也是其重要性质之一。
当 A 物体对 B 物体施加一个力时,B 物体同时也会对 A 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就像我们用手按压桌面时,手会感觉到桌面给手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手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手的支持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这种相互性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自然界中力的平衡和守恒。
力还具有独立性。
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每个力都独立地产生自己的效果,互不影响。
例如,一个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重力使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则沿着斜面方向阻碍物体的滑动。
这三个力各自独立地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使运动的物体加速或减速、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分析
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F1=5N
F2=5N
F1=3N
F2=5N
A
B
F1=5N
F2=5N
F2=5N
F1=5N
C
D
• 一降落伞重为50N,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
匀速直线下降,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和伞受
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750N ,则运动员重
力为( C )
A、750N
B、800N
C、700N
D、50N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分别作用在两个不 同的物体上。
【例1】细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 悬挂一个电灯,如图所示。这时有几对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天花板对细绳的拉力 F N 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F ´ N
细绳对电灯的拉力F
电灯对细绳的拉力F´
地球对电灯的引力G 电灯对地球的引力G´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 可以认为鸡蛋对
用 力
石头的力小,而 石头对鸡蛋的力 大呢?两个物体
的 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 力存在怎样的关
系 系呢?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二、小实验
• 二个同学,做以下实验: • 两个弹簧称分别做以下实验: • 1)、A主动拉B • 2)、B主动拉A • 3)、A、B对拉 • 思考: • 1、哪一个弹簧称先出现读数? • 2、哪一个弹簧称先出现读数? • 3、两个弹簧称受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F
G1 G2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研究两个物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相互挤压
• 观察:气球的变化
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
用
想一想,以
力
卵击石,鸡蛋 “粉身碎骨”,
和 但石头却“安然
反 无恙”,是不是
即合力为零 (F合=0)
生活中的二力平衡例子:两人推门
F2
F1
F1= F2
悬挂着的电灯
F
G
F=G
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
结论:作用于同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 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 件是 这两个力(同时满足) (1)大小相等 F1 = F2 (2)方向相反 F1 = –F2 (3)作用线共线。(必须共线,平行都 不可以!)
B AF
二、静力学公理:
公理:长期实践而得的结论,并被实践反复验证,无须证 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静力学是研究平衡状态下(静止)物体的特点。(既 不移动,也不转动!
特别注意:本课程学习的对象都是静止状态下的平衡 物体)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或 者说在正常情况下,工程上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在力作用下 发生的变形是很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物体就被看成不 变形的刚体。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是:等值、反向、 • 共线、异体、且同时存在。
即:同时存在,同时 消失,等值、反向、 共线,作用在相互作 用的两个物体上。
[例] 吊灯受力分析: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 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 一作用线,并分别作用于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二力 平衡公理) •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课后思考:讨论与交流
有人认力,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可能分出胜 负。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作业:
• 机械基础练习册: • P7 一、二、2—7、 2—10
1)、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 度。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N)
2)、力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 和指向。
3)、力的作用点。表示力的作用位置。
3、力的图示法
力可以用一个矢量表示。如图所示, 矢量的方位和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矢量 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 矢量常用黑体字母F表示。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引入:初识“力”
• 活动:
• 1、拔河 • 2、挤汽球
• 结论: “力”
一、力的基本知识
• 1、力的定义
• ①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 ②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 • 因此,力不能脱离实际物体而存在。
2、力的三要素
思考:
刚才拔河时获胜小组在用力时,力的作用 效果取决于哪些要素:
【例2】关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 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 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 马拉车不论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等于 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D. 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才有马拉车的力与车拉 马的力大小相等
小节:
• 1、力的三要素 • 2、什么是公理 • 3、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
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
观察与分析:
静止的电灯受到
F
几个力的作用?
这几个力有什么
样的特点?
G
概念: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物体受二个力而处于平 衡状态
★请举出处于二力平衡的物体?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 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结论: • 任何时刻,两弹簧称读数一致!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 失,同时改变。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