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2)
一、课程概述 (2)
1.1 课程的性质 (2)
1.2 课程设计理念 (2)
1.3 课程设计思路 (3)
二、课程的培养目标 (4)
2.1 总体目标: (4)
2.2 职业能力目标: (4)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5)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5)
五:教学单元与学习情境设计 (8)
六、考核标准与方式 (22)
七、实施建议 (24)
7.1 教材编写 (24)
7.2教学建议 (24)
7.3 教学方法手段 (25)
7.4 教学评价细则 (25)
7.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8)
7.6 其它说明 (28)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编码:131208
开设时间:第三学期课时数:60+3周校外实训
一、课程概述
1.1 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电子工程系其它专业的主要课程,可以扩展到校内其它如工业设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
通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和工艺规范;掌握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应用操作;具有组织和从事电子产品加工生产,进行工艺技术管理、解决电子企业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等专业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的小组组织能力和团队分工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在收集整理、制定计划、协调沟通、自我评价、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形成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任务教学为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新型职业课程教学模式。
1.2 课程设计理念
以顺德和珠三角地区家电产品制造企业的岗位与能力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校内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与行业企业共建真实工作环境为条件,以行动导向开发学习领域组织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3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是依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单一的教材为开放的全方位立体资源,变传统课堂讲授为模拟职场环境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变他人管理模式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变个人学习为小组与团队协作学习,变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全过程考核。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了学生今后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需要,并融合现代电子制造技术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项目设计以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为主线,从主线伸展出各知识与技能点,如工艺文件的编写、焊接技术的掌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来料与产品的检验与维修等等。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贯彻工学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校内有条件实施的,让学生多动手实操;校内实习条件无法满足的,安排学生到校外大中型企业现场实习。
学生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考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提高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电子元器件识别检验整形、DIP插件、手工焊接、波峰焊接设备操作、SMT 设备操作、补焊、ICT测试、功能维修、整机装配与检验等。
方法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制定与实施计划能力、创新思考能力。
社会能力: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管理策划、质量、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团队合作。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的培养目标
2.1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充分了解电子产品制造的工艺流程,对流程的各个环节有深刻的了解,熟悉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能进行基本的操作。
具有初步的工艺文件编写和工艺管理能力,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工艺问题。
在职业素养方面,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实际条件决定生产工艺方案的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2.2 职业能力目标:
●全面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原材料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知识,初步学会选用元
器件。
会编写来料检验指导书,指导员工进行来料检验。
●熟练掌握电子企业用的手工焊接、浸焊技术要点与操作,基本掌握波峰焊接、回流
焊接和SMT组装等关键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会组装电子产品,能比较熟
练操作三星贴片机和新泽谷插件机。
●基本了解电子产品的ICT检测、产品调试和成品检验等检测调试方法,以及产品老
化和环境试验知识,能提出产品检测方案,统计分析检验数据。
●基本掌握电子企业的工艺管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编制生产工艺
文件。
能进行IE改善与生产品质控制。
●基本了解产品认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辅助参与产品认证工作。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使学生具备了分析典型的交、直流电路的能力、识别与绘制简单的机械图和电气图的能力以及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使学生具备了分析、测试由分立元件或集成元件组成的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的能力,并掌握了查找和排除电路故障的方法,以及进行必要的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
《元器件采购与检验》了解常用元器件的主要类别、参数、检验方法以及元器件采购的主要方法,品质管控,无铅管控等。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后续的《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电子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现场管理与持续改善》《新产品工艺导入》等课程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设计及课时分配如表4.1所示:
表4.1:项目设计
五:教学单元与学习情境设计
表5.1学习情境1设计
表5.2:学习情境2设计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掌握电子工厂进行原料采购的流程
掌握电子工厂内常用器件的来料检验方法
器件电路板的工厂生产工艺流程
能够根据工人数量依据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的原则,根据员工素质的差异,安排生产岗位
能够独立操作手工浸焊机与剪脚机,注意安全
掌握波峰焊接的理论基础与操作要点
熟悉波峰焊接机的维护与工作原理
掌握补焊,功能测试的主要方法
掌握豆浆机的外壳组装,电路板与外壳的配合●工厂元器件来料检验
●元器件整形(长脚作业与短脚作业)
●纯THT工艺流程图
●插件作业指导书
●手工浸焊与波峰焊接理论要点(温度与原理)●波峰焊接原理与操作
●手工补焊
●功能测试与故障排除
●外壳组装与打包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考核与评价备注
恒温电烙铁具备用万用表检验
THT器件的能力具备焊接理论知识、精通波峰
焊接机的维护与操作。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
本任务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吃
苦耐劳精神,
描述要完成工作任务:依照电子工厂组织生产的方法,组织学生利用流水线生产豆浆机,进行企业化作业。
组织学生分组,轮流体验各工作岗位
回答学生提问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工厂进行来料检验的方法
学习依照器件高矮顺序,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既要提高生产效率也要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
制订生产任务计划、学习编写纯THT产品的流水线作业工艺流程图
查阅波峰焊接技术与波峰焊接机操作与维护的相关资料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检索法
确定要检验和整形的THT元器件
确定生产的工艺流程
确定各人的工作任务,安排好工作岗位,标记重要的产品质量控制点
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按照任务要求列出豆浆机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根据工人数量、安排工作岗位,编写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与各工作岗位作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表5.3学习情境3设计
表5.4:学习情境4设计
表5.5:学习情境5设计
学习情境:分析个人计算机主板(关键词:BGA、无铅、5S、6西格码、可行性测试、产品认证)学时:24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大型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计算机主板上的特殊元器件、BGA与高密度芯片封装技
无铅焊料、无铅工艺与无铅制程
管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组建现代企业架构
产品质量管理、老化试验与产品认证
认证●学习和分析计算机主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观看录像并参观计算机主板和服务器主板的大型生
产线
●上网查阅ROHS及无铅工艺相关的资料
●写出无铅工艺难点与要点,写出常用的无铅焊料配比
与熔点温度
●无铅焊料基础知识(金属工艺理论与共晶点)
●什么是5S管理,5S管理要点
●6西格码与精益生产
●产品老化试验与产品认证,参观美的测试中心
●能源之星与ISO认证
●讲述法
●工作任务教学法
●观看录像与企业参观
●小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主要是理论与实践深
度拓展类知识
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考核与评价备注
无铅恒温电烙铁通过网络自学的能力
概括与归纳能力
具备焊接理论知识、精通无铅
焊接要点。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
本任务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检
索、使用信息的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学时分配(学时)
大型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计算机主板上的特殊元器件、BGA与高密度芯片封装技术Rohs指令与无铅、无铅焊料、无铅工艺与无铅制程
5S管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组建现代企业架构
6西格码管理
产品质量管理、老化试验与产品认证
能源之星与ISO认证组织学生分组
回答学生提问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2
使用电烙铁手工焊接无铅器件
参观企业看企业的5S看板与6西格码看板参观企业老化试验车间
制订本任务工作计划任务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检索法
4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文件
六、考核标准与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从制定加工方案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考核,各教学单元考核方式与占分比例见表6-1、表6-2。
表6-1 教学单元考核评价标准
表6-2 教学单元公共部分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七、实施建议
7.1 教材编写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教材内容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
7.2教学建议
1、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2、创造和设计理论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项目,让学生边做边学,边做边思考。
3、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强化纪律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
7.3 教学方法手段
1.介绍电子产品常用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
2.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汇总。
3.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与选择。
4.让学生动手焊接电路,在硬件调试中学会故障处理。
5.带领学生组织生产,在实际生产中掌握技术要领。
6.维修调试时,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学会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7.4 教学评价细则
教学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占75%)。
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察,以考勤、作业完成、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产品制作质量为依据进行成绩评定,采用过程考察为主、期终适当综合考察的方法。
各部分考查所占比例如下:1-4项目单元的成绩占15%,5-10 项目单元实训成绩占45% ,11-14项目单元成绩占15%,综合考察成绩占25%。
本课程的考核按照平时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物和答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不单独进行期末考试。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综合训练成绩来确定。
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综合训练成绩×60%
综合训练成绩根据实物、试验报告和答辩结果来确定。
综合训练成绩=实物评分×40%+实验报告成绩×20%+答辩成绩×40%
表7.4.1:实物评分标准:
表7.4.2: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表7.4.3:答辩评分标准:
7.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网络资源等,在现有的《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教材、DVD教学光盘和《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强化项目驱动特色,丰富内容。
7.6 其它说明
建设方向: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教学知识点,增强《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的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
2、加强校企联合,校企合作,学院利用企业设备和工程师资源,企业利用学院教育资源,实现社会化,开放式,校企双赢互利的教学。
3、融入工业工程内容,增强电子产品工艺课程的先进性,探索和开拓行业前沿优势技术。
4、建设和完善开放式生产型实习车间,改革创新,探索工学结合的新道路。
课程远景目标:
探索一条工学结合、符合高职教育特色、深受学生喜爱和受到社会好评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新思路,努力使精品课程向示范性课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