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有碱性
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中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参考答案:
C
解:A.喷泉实验是利用压强差产生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导致烧杯中液体通过导管进入烧瓶而产生喷泉,故A正确;
B.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使其溶液呈碱性,碱遇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
C.一水合氨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更容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小,导致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导致烧杯中液体通过导管进入烧瓶而产生喷泉,故D正确。
2. 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③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④向AgCl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①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开始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CaCO3+H2O+CO2= Ca(HCO3)2,沉淀溶解,正确;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开始胶体的胶粒的电荷被中和,胶体聚沉形成沉淀,后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溶解,形成FeCl3溶液,正确;③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Ba(OH)2+ H2SO4= BaSO4↓+2H2O,硫酸过量,沉淀不能溶解,错误;④向AgCl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胶体胶粒的电荷被中和发生聚沉现象,硝酸过量,AgCl沉淀不能溶解,错误。
3.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
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原子序数:Y>X>Z>W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 金属性:X>Y,还原性:W2->Z-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Z>W,所以原子序数Y>X>Z>W。
A.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X>Y,W>Z,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X>Y>W>Z,故A错误;B.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Z>W,所以原子序数Y>X>Z>W,故B正确;C.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Z>W,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X、Y形成阳离子,Z、W形成阴离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Z>W>Y>X,故C正确;D.X、Y处于同一周期,形成阳离子,原子序数Y>X,所以金属性:X >Y;Z、W处于同一周期,形成阴离子,原子序数Z>W,所以非金属性Z>W,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W2->Z-,故D正确。
故选A。
4. n滴水其质量为m g,则1滴水所含水分子的个数为
A. B. C.18mnN A D.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图所示是短周期的一部分。
已知B原子与C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 A 原子核外电子数
的4倍,则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B,C三者一定不是非金属元素
B.A,B,C三者核电荷数之和为40
C.A与B,A与C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A与B元素存在同素异形现象
参考答案:
A
略
6.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我国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参考答案:
A
略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以便隔绝空气和水
B.150 mL 1 mol·L?1NaCl溶液与75 mL 1 mol ·L?1 Na2CO3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样品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看见黄色火焰,说明样品中含钠元素
参考答案:
B
略8.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参考答案:
AB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mol
C.1gH2和lgN2含分子数相等
D.等质量的N2、CH4、CO、H2O中,CH4含分子数最多
参考答案:
D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质量的单位是g;
C、摩尔质量越大,分子数越小;
D、摩尔质量越小,分子数越多.
【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mol,故A错误;
B、质量的单位是g,所以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故B错误;
C、摩尔质量越大,分子数越小,氢气和氮气的摩尔质量不等,所以等质量的两种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不等,故C错误;
D、摩尔质量越小,分子数越多,而在N2、CH4、CO、H2O中甲烷的摩尔质量最小,所以等质量的
N2、CH4、CO、H2O中,CH4含分子数最多,故D正确;
故选D.
10.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参考答案:
B
略
11.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参考答案:
B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因此a、b、c、d分别为O、Na或Mg、Al、S。
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顺序是Na(Mg)>Al>S>O,A 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因此Na或Mg在4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B正确;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S的氧化性比氧气弱,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先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
1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 原子个数比是
A.6:5 B.5:6 C.11:5 D.11:6
参考答案:
A 略
13.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B比A反应激烈.将A与D用导线相连后浸入盐酸溶液中,发现A逐渐溶解,D上有气泡生成.将铜浸入D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而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 A、B、C、D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D B.B>A>D>C
C.C>D>A>B D.B>A>C>D
参考答案:
B
略
14. 100mL 0.3mol·L -1K2SO4溶液和100mL 0.2mol·L -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0.30 mol·L -1 B.0.25mol·L -1 C.0.50mol·L -1 D.0.45mol·L -1
参考答案:
D
略
15. 无色孔雀石绿(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曾被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虫剂(鱼药)。
因为具有潜在致癌性,已被禁止用作鱼药。
下列关于无色孔雀石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无色孔雀石绿属于芳香烃
C.无色孔雀石绿可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1 mol无色孔雀石绿可以和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一样,盐酸均过量),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
请回答:
(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500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
(2)实验________和______是研究铁的状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实验编号,下同);实验______和
______是研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则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设计了下列一组实验:所用铁块的形状、质量均相同,所用酸的体积相同,其浓度如下,你认为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
A 18.4mol·L-1硫酸
B 5.0mol·L-1硝酸
C 3.0mol·L-1盐酸
D 2.0mol·L-1硫酸参考答案:
(1)收集500 mL氢气所需的时间(2)1 2 1 4
(3)1 3 (4)D
【分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和2铁的状态不同,目的是研究铁的状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3盐酸的浓度不同,目的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4反应温度不同,目的是研究反应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还需要测定收集到标准状况下500mL氢气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收集500 mL氢气所需的时间;
(2)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和2铁的状态不同,目的是研究铁的状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4反应温度不同,目的是研究反应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1;2;1;4;
(3)由图可知,曲线c、d的反应速率较慢,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1和2相比,1的反应速率较慢;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1和3相比,3的反应速率较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1和4相比,1的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1和3,故答案为:1;3;
(4)铁在18.4mol·L-1硫酸中钝化,无氢气生成;铁与5.0mol·L-1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无氢气生成;铁与3.0mol·L-1盐酸和2.0mol·L-1硫酸反应生成氢气,3.0mol·L-1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为3.0mol·L-1,2.0mol·L-1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4.0mol·L-1,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2.0mol·L-1硫酸,故答案为:D。
【点睛】探究实验设计的关键是变量唯一化,分析表格数据时,注意分析各实验的数据,找出不同数据是分析的关键,也是突破口。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
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6.72L(标准状况)NO和NO2的混合气体,并测得溶液中H+浓度为1mol/L。
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试计算.
(1)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0.3mol (2)36.0%
18. (14分)分别称取质量为m1 g的NaHCO3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两份,置于密闭容器中,在300℃条件下充分加热,排
尽气体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m2g 。
小林
和小芳两同学对加热后的剩余固体进行研究,为
研究方便,令,两同学分别作了如下分
析和实验:
(1)小林作了如下分析:
①该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多个,
请你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二个即可)
② a的取值范
围
当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当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③若m1=58.4,m2=56.6,则原固体中NaHCO3 g,
NaOH g
(2)小芳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剩余固体配成500mL 的溶液,逐滴滴入0.5mol/L的硫酸产
生的气体与所加硫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参考答案:
(1)(2分)①NaHCO3+NaOH== Na2CO3 +H2O
2 NaHCO
3 △Na2CO3+ H2O+CO2↑
CO2+ 2NaOH== Na2CO3+ H2O (只要写对二个给2分,只写一个给
1分)
②(2分) ; Na2CO3 (1分); Na2CO3、 NaOH (写全给1
分,其他不给分)
8.4 g(2分) 50 g (2分)
(2)解:由图可知,剩余固体为NaOH 0.1mol,Na2CO3 0.2mol
剩余固体的质量=(21.2+4.0)=25.2g (4分)
19. (6分) 准确称取6g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mL 稀H2SO4溶液的烧杯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去掉沉淀,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mL)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铝土矿中Al2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若b=2.6,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铝土矿中Al2O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2)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75mol/L(各3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