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看第一轮复习
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6b98f9ba0d4a7302763a97.png)
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雄县雄州镇二中杨欣涛一、试题评价我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做了做试题,感觉今年在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上与去年中考数学试卷有很大不同,试题整体难度比去年降低了,很少有无从下笔思维短路的地方。
中考数学试卷一直在改变、创新,考查形式的继续变化还是会让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试题展现出一定的跳跃性和综合性,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在平时学习中多思考、理解数学定理、公式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真正理解知识点的运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是很大的挑战。
在做题过程中感觉最大的就是没有了函数应用题和动态几何问题。
整套试题没有了应用题,学生们已经习惯了有个应用题的大题。
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训练了这类题型,中上等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
而今年试卷是将应用题以小问的形式呈现,在选择题第9题、解答题第22题第3问、解答题第26题第4大问都用到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出现了应用题的形式。
此题为空间图形动点题,但是是以生活实例的形式呈现的,抓住两车位置关于CA的相对对称性确定同一时刻两车位置是关键,第一问注意审清题目分类讨论,第2问在理解运动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两车关于CA对称可求解,第3问需要分别求出在游客刚好错过2号车时1号车的位置和刚好错过1号车时2号车的位置,进而得到1号车、2号车到达A点的路程,路程长则时间多,第4问要理解刚好与2号车迎面相遇的意思,确定1、2号车大概位置和剩余路程就能比较,根据PA求出步行和乘1号车需要的路程和时间分类讨论进行方案选择。
此题梯度明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将生活实际问题问题转化为路程时间问题,同时考查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模型的能力。
这种考查形式知识覆盖面广,涉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应用题,涉及利润类、行程类、运输类应用题,考查全面而基础。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评析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2c5211fad6195f312ba6e2.png)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评析语文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试题形式丰富多样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试题选材注重名家名篇,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形式丰富多样,难易比例搭配合理。
卷面布局美观大方,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也有利于发挥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考查语文素养又关注学生人品素质。
第4题(2)是试卷亮点,让学生就“孝”字谈自己的看法,这道开放题的设置既考查语言表达,又能考查学生对“孝”这种中华传统美德的领悟。
“百善孝为先”,要学好语文先学会做人。
第5题修改“请假条”是今年新题型,试题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今年默写没有理解型默写,学生反应难度不大。
二、文言文阅读注重迁移,体现课内知识课外用的原则,鼓励学生灵活运用。
文言文阅读共甲、乙两段,甲文出自《出师表》,乙文为课外。
题型变化不大,分值增加到15分。
考查了断句、虚词“之”、实词、翻译及概括能力。
文言文课外迁移阅读的大趋势,避免了部分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含义和用法,忽略对文本的分析和欣赏的做法。
诗歌赏析考查的是《己亥杂诗》,命题兼顾了常识、表现手法及思想内涵理解,难度不大。
三、现代文阅读命题选材考究,注重名著阅读,旨在弘扬大家风范。
阅读文本为《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第18-22题分别考查了题目作用、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写作方法的分析等知识能力点。
题型均为简答题,都是平时各校训练到的能力点,学生做起来感觉得心应手。
今年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试题之外,它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
今年试题对阅读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议论文阅读所选文本浅显,设题比较灵活。
其中第15题考查俗语“坐冷板凳”的语境意思,第17题考查论据选择和使用,有一定难度,但客观上能促进学生多方面思考,积极应答。
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55b502844769eae009ed90.png)
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1、听力题共2节,共20分,第一节5分,5个小题每题1个小对话,根据问题(已给)选图片,图片都是一些常见的生活、学习图片及建筑标志图片,问题简单,图片特征明显,录音只有1遍。
第二节15分,共8段录音材料,每段材料录音读2遍。
其中6-10题分别为5个小对话,根据内容选问题的答案,类似于2013年听力部分的第二节,其中问题都比较简单,都是目标语言,备选答案容易辨析。
11-12和13-15题分别为两个较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答案。
类似于2013年听力部分的第三节,其中11和13小题的题干较长,备选答案容易混淆。
16-20小题类似于2013年听力部分的第四节,根据听力内容选择问题的答案,有5个问题,前面3个比较简单,题干均为目标语言,备选答容易辨析,后2个题比较综合,需要整体把握才可能正确选择,且19小题题干本身容易理解错误。
2、基础知识运用共2节,共35分,第一节为单项填空,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最佳答案,15个小题,每题1分,其中,重点考查了名词词义,表时间的介词、时间段作主语、比较等级、不定代词、固定动词短语、时态、(现在完成和一般过去)、习惯用语、被动语态、定语从句(关系代词)、情景交际用语、连词意义、why not的用法、形容词副词辨析、宾从(语序、引导词)各1分。
主要考查的是重点语法、词法、词义及交际习语,题干简单,有10个小题为小对话形式,答案区别明显。
第二节为完形填空,共两篇短文,A篇7个小题,B篇8个小题,共15小题,每题1分,A篇是一篇关于保护弱小的小短文,内容较简单,分别考查了动词词义、疑问词辨析(后文提示)、连词辨析、动词词义(后文提示)、动词短语意义用法、介词辨析、不定代词辨析。
B篇是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一篇短文,篇幅较长,内容较难,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生词和较难理解的句子。
重点考查了介词意义、固定短语的意义、句子作主语选be动词、动词词义、代词辨析、动词用法辨析、名词词义、固定动词短语等。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9007130dbed5b9f3f90f1c2e.png)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014年中考已经结束,先对今年的中考及初一初二调研试卷,做一个简要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学科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试卷分析统观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中学教科书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和对基本能力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教学的衔接起到了稳定和积极的促进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试卷中有不少亮点,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做简要分析。
1、试卷强调了书写的规范性,在大作文注意事项中加入了4分的书写分数,这与《新课程标准》中“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的要求相吻合。
2、试题选材很好。
《大师治学》、《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语段都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对照大师,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很令人受到启发和鼓舞。
对于逐渐成熟的中学生,告诉他们“希望就在你们身上”鼓励他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就显得更为必要,就连探究活动都注意到了它的潜在内涵和教育意义。
3、题型有创新。
今年的试题中出现了小作文和大作文并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并行,而且古诗文赏析选用的是理解选择赏析的形式,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对赏析题目不再感到畏难。
特别是小作文和课外文言文的出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覆盖面比较全。
从写字、解词、背写、翻译,到古诗文赏析、文言文、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再到语法、修辞、仿写,最后到写作,覆盖了对语文的主要知识面和学习能力的考查。
5、试题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使试题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特别是大作文,写一次初中语文活动,内容可以选择,时间可以选择,收获不同,感悟不同,不同的学生都有话说。
6、命题应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能做到更方便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佳。
比如18题林语堂的那两段名言就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不但与答题主干关系不大,就是与正文关系也不大,并且还就造成了误导,本来学生写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各人有各自的标准。
2014年中考文综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文综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136a0beff9aef8941e0634.png)
2014年中考文综试卷分析2014年中考文综试题在继承我省近几年中考命题整体思路的基础上,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文综思想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文综基础知识和基本材料分析能力和文综综合分析及知识迁移能力,整套试题充满着人文关怀。
一、试题分析本套试题覆盖面广,题量适当,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在考查方向上,体现了突出基础,注重能力的思想;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1、总体题目数量和分值量变化不大。
今年的文综试卷选择题23个;非选择题历史三个、政治三个,政史结合一个。
2、全面考查,突出重点整套试题覆盖面广。
历史部分中:中国近现代史当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近代化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苏关系、中国军队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大国崛起等重大事件和重要知识点都有所涵盖。
政治内容:未成年的权利和权利的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文化及中华文化对公民的要求网络与生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制度的作用等知识点都进行了明确的考查。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分析(二)成绩分析(三)学科现状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部分:1到10题为政治试题,前4题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时政知识,其余试题考查到科教兴国、少数民族的政策等知识点。
学生错选的主要体现在时政部分知识面不够宽泛和基础知识不牢固方面。
从11到20题为历史题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近代史鸦片战争、经济改革、党的成立、科技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和平与发展等,侧重于中国史考察,学生做错的题主要包括邓小平南方讲话、俄国农奴制改革。
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以及无法正确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
24题有关法律和精神文明建设。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道德建设认识也加强了考察。
25题有关依法治国和环境保护(雾霾)及对现象的评价。
深圳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试卷分析(含解析版试卷)PDF版
![深圳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试卷分析(含解析版试卷)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1f1c04bb68a98271fefaf7.png)
【考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函数经过 ( 1 , 3 ) 和 ( 0 , 2 ) ,所以 【答案】D 7.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A. x 2 4 x 10 ) C. x 2 2 x 3 0 D. ( x 2)( x 3) 12
a 5 3 a b ,解得 ,所以 a b 7 b 2 2 b
3 3 3 3 3 3 3 3
填空题
k 与面积 找规律 根式、负指数、三角函数、零指数 化简求值 条形统计图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相关计算 分式方程及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切线证明及轴对称距离问题 求解析式、图象平移、相似 3 3 5 6 7
解答题
8 8 9 9
三,试题特征及对比 此试题仍然是遵循往年的“稳中求变” ,必考知识点在试题中仍然有考察,各题型中均 有明显体现,如选择题 1、2、3、4、5、9,填空 13 和 16,解答 17,18,19 都是连续五 年必考知识点,题型和分值保持不变。而部分内容虽不是高频考点,但也属于学生掌握的重 点内容如选择题第 6 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第 7 题判断一元一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第 8
B. 3x 2 8x 3 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判别方法
【解析】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 相等的实数根;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经过计算易得 C 的 0 . 【答案】C 8.如图, ABC 和 DEF 中, AB DE , B DEF ,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 法证明
五,写在最后的话 近几年深圳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试题依据课标和考纲, 全面考察考试大纲 中的一级知识点, 重点考察核心内容。 而作为新一届初三学生, 被称为改革中的 “小白鼠” , 未来形势仍是未知数。但大家不必焦虑和担忧, “万变不离其综” ,只要我们能够贴近考纲, 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全年规划,在知识和能力上不断积累和储备,则一定能够在 明年的浪潮中成为幸运儿。
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57e910a76e58fafab003b8.png)
名 学校 A 百分 次 (2013年名次) 人数 比(%)
0
0 0 0 0
难度结构分析
图4:2005—2014年海南省中考数学整卷难度变化情况
0.6 0.57 0.49 0.43 0.50 0.48 0.52 0.48 0.46 0.39 0.43
难度(得分率)
0.5 0.4 0.3
0.2 0.1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年
541 2.0 0.5 0.0
18
回顾 图8:海南省2013年中考数学分数段人数分布图
16000 14000
人数
14791 13.5 13028 11.9 9360 6433 5.9
百分比
14844 13.5 11496
16.0 14.0
12.0 8166 7.4 1 E 20 D 40 C
73.5
C B
94 A
82.5 98.5 B A
0
20
40
F 0 0 0
60
E 9 9 0
80
100
120 分数
等级 2014年分数线(分) 2013年分数线(分) 差值
D C B A 19 37.5 73.5 94 20 40 82.5 98.5 7 -1 -2.5 -9 -4.5
85.5 66 35 22 12
41
24 11
F
20
0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物理
化学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f6670779563c1ec5da715e.png)
2014年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分析2014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结构稳定,考试内容在考纲之内,试卷整体题型与数量无大变化,试题与生活紧密结合,考察学生知识与能力,课内外兼顾,难易适中。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总体分析:中考语文试卷仍然是由四个模块组成:语言积累与应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古诗文阅读,材料作文。
综观这四个模块,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第一,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并重。
语言积累与应用模块,涉及字音、字词、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语句衔接、综合性学习、等内容。
其中字音、字词、默写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而语句间的衔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则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
文言文、古诗阅读模块中的课内文言文和古诗均来自九年级课文,着重考查基础知识,考生只要认真研读课本,就不易丢分。
文言文【乙】文,则属于扩展,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第二,社会与试题紧密联系。
国学热并被渗透到试卷中。
语句衔接考查到了汉字的发展历程,标题新闻则将微电影大赛加入其中,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与提炼能力。
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第三,美育,德育渗透其中。
《看自行车的女人》呼吁社会对弱者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阅历与读书》则重点说阅历与读书二者不可偏废;《出师表》《容斋随笔》则考察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掌握,对诸葛亮、郑公的鞠躬尽瘁有了更深的理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让学生感受到古人“海内存知己”珍贵友情。
二、试题分析,现代文阅读占23.3%,古诗文阅读占12.5%,作文41.7%,,其中写作与阅读所占分值较大。
三、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土附着在大地上,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42014年中考试题分析
![20142014年中考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1516b0f121dd36a32d8244.png)
• 3对学习方法的考查,表现在考试了解历史的途径、分类的方法、 作图示和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 • 2014年22题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1)观察上述四副图片,请把它们分成两类,并指出这两类图片 内容分别承载了什么文化?(3分) • (2)请根据你分类的情况,任选其中一类,说明其建筑之间有什 么传承关系?(1分) • (3)请再举一例河南境内与图三文化渊源相同的遗存。(1分)
2014年中考试题分析 和2015年中考试题展望
非选择题
• 就能力考查而言,近三年来特别注重考察从所给材 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包 括分析能力、概况总结能力、归纳能力、历史表述 能力等。对学习方法的考查,包括了学习历史的途 径、分类方法等。同时,非选择题较以前,更加显 现基础性,除21题综合考查中外古代史外,其他四 大题都是考查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知识跨度较 小。 • 下面举例说明非选择题部分考试能力和方法的具体 表现。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 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 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 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2分)
城镇人口、城市数量增加。(1分)洋务运动。(1分)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3分) 农业税收减少,工商业税收(工商杂税收入及其它收入)增加;工商业税收所占比重超过 农业税收。(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案必须体现农业税收和工商业税收的比较。) 洋务运动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1分)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2分) 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出其它 义务民用企业也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促进 了近代工业的发展。(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成理也可。)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7bd8a4915f804d2a16c143.png)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蓝茂福◆媒体评价:题型丰富,难度不大,作文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和本土文化。
◆考试结果:1.平均分:69.9(去年72.7)2. 试题难度0.58(去年0.61)报考率从2010年的88.6%提高到2014年的96.5%今年的平均分和难度值有所下降(试题相对有点难度,我们是用考试成绩来判断试题的易难度,而不是按知识的深浅来判断试题的易难度),再加上报考率逐年提高(增加的只是厌学的学生人数)的情况下,按理说,零分人数应超过去年,但事实上今年零分人数却比去年减少了144人。
这说明老师们在复习备考中加大了对厌学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力度,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贡献。
◆答题情况: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2分)书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要问题是写错别字:谁(少一横),春(日字多一横),晖(日字多一横或光字旁),春(寸),报(板)原因分析:在态度上不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父母或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或措施不得法,形成不良书写习惯(写错别字、笔顺笔画不规范);学生一看到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就仅凭记忆和平时的书写习惯(有些字错写成了习惯)书写,写完以后也不校对。
如果给出的是一句陌生的句子,学生就会多看几眼,或许得分率更高。
给教师的建议:好记性能背书,烂笔头能答题,在考场上,只有写对才是王道。
要加强诗词书写(默写)训练。
2. (2分)拼音、字形主要问题:拼音、字形颠倒位置;全改拼音或词语;改的是没加点“篷”、“萧”字;把正确的(huì、禁)改为错误的(huǐ、襟、经);胡乱填写词语。
原因分析:不认真读题,不理解题干意思;字词基础差,未能正确书写常用字的拼音和字形;考场慌乱,看错题,答错位置。
给教师的建议:重视3000个常用字的教学3. (2分)关联词运用主要问题:(选择题)不写答案代码,直接写答案;不理解句意,判断错误;原因分析:没有形成关联词思维;不理解分句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014中考试题分析
![2014中考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39686827284b73f2425020.png)
资阳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卷分析一、2014年中考试题概说今年资阳语文中考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精神,贴近初中教学,考查了初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及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
试卷格局基本稳定,难度适中,难度系数为0.65。
在考点、选材、试题命制思路以及整体架构上与去年保持了相当大的承继关系。
试卷梯度合理,没有偏题、怪题,切合学生备考实际,有利于高中选拔人才,对初中语文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全卷分为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本卷最值得推荐的的是第Ⅰ卷第5题和文言文阅读第20~22题。
课内文言文的考查第5题体现了重点词语和译句进行综合性考查的趋势。
这是资阳市中考试题的一大创新,明年的中考备考复习应该引起重视。
第Ⅱ卷课外文言文,注重考查勤学主题的文言材料,难度呈梯次铺开,考点涉及文言词语、内容概括、译句三个考点,复习时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点的迁移和拓展。
本卷的第2题D项为新信息,题料为“钓鱼岛”,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信息。
第10题突出了地方特色,以“三农代表人物”叶富源背父上学为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真善美。
易错题有第4题,议论性语段的排序,学生对语段内部的逻辑关系把握不到位;第9题的(3)小题,根据名著材料考查续写对联,学生易在对联的表达特点上失误,第二个失误之处是对文中人物性格概括不当,导致失误;第23题,学生对诗歌类型的理解,尤其是握别诗和送别诗的区别。
本卷较难题有第21题,考查文言文评估内容的概括,对古文内容阅读理解不深刻,易导致概括要点不全;第24题考查古诗词的意象及表达作用,学生不易联系诗歌主诣,从而导致失误。
本卷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就分值而言,“积累与运用”由往年的23分减少为19分,“阅读理解”由往年的31分增加为35分;就题量而言,“积累与运用”由5个题减少为4个题,“阅读理解”由12个题增加到14个题;就题型而言,“诗词鉴赏”由2个简答题变为1个简答题和1个选择题;就考点而言,5题考查了实词和语句翻译;9题(3)小题考查续写对联;10题(3)小题策划主题教育活动;21题考查概括课外文言语段内容和人物品质。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7615207375a417866f8f4b.png)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014年中考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就九年级的中考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一、试卷结构本卷为标准版的中考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是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古诗文阅读与记忆、字词检测、名著阅读、综合实践、口语交际及仿写),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两篇现代文阅读、一篇文言文阅读),第三部分是写作。
综合整套试卷,试题以新课标和中考考纲为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际能力运用,并进行恰当迁移,难度系数较低。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稍微有点难度,其它题目难度较小。
作文题是命题作文,难度也较小。
综上所述,本次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阅读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九(1)班参考人数12人,九(2)班参考人数25人,九(1)班及格率67﹪,九(2)班及格率100﹪,九(1)班最高分124·5,九(2)班138,两班成绩相差很大。
三、试卷得失分析从学生的反映来看,第一部分的古诗文默写、字词、文学名著等得分较高,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个别表达能力差的同学可能稍微有点难度,第一部分的失分可能也就是这里了。
因为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材料设计是以诗歌的形式,虽然题目不算难,但这种诗歌的呈现形式是我们平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常涉及的。
第二大项的阅读理解,共三篇,第一篇是记叙文阅读《红书包》,文章内容很好理解,题目总的来说也比较简单,据学生反应,也就是第9题,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6分)这个题目有个别同学答不完整,输在概括能力上。
第二篇议论文《学者的态度与精神》,议论文可以说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的,枯燥难懂,但这篇议论文却让很多考生都舒了一口气。
首先,篇幅上就比较短小,大家都有耐心逐字逐句读完。
其次题目设计也比较简单,尤其是结构层次的划分竟然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大大降低了难度,让很多同学都乐开了花。
由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看第一轮复习
![由2014年中考试卷分析看第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af1b7d8f12d2af90242e6e3.png)
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 ②弼马温 ③齐天大圣 ④孙行者 ⑤斗战胜佛
延续13年考法,难度再上台阶: (1)《西游记》课本上没有导读;真正读的人少; (2)指定考察情节更具体,且要与人物性格或名称相
天、思乡、书信等信息,就不会混淆。
近三年名著考题
(2012)5.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 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4分) ①《水浒》 ②《骆驼祥子》 ③《安徒生童话》
④《名人传》 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 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 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答案】示例:施耐庵的《水浒》滋养了我:从吴用身上我看到 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 悟到了率直的可贵。
考察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与仿句结合。 难度较小:抽取要点,组合仿句即可。
(2013)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 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
出猎》) (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
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 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 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 的感悟中。
• 建立正确的第一印象; • 准确书写课本上所有词语; • 注意搜集习题、考题中自己易错字形; • 增强对生活中易错字的敏感性; • 关注中考易错字形表。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全册试卷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全册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791a4dc9e3143323868930e.png)
龙溪中学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第一轮七年级全册综合姓名座号班级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1.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这句话告诉我们()A.个人的生存只能靠集体B.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C.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2.邓小平的女儿邓榕说:“父亲邓小平的政治生涯遇到的坎坷、不幸或者说磨难是很多的,年轻人不顺心的时候,要看看领袖传记。
”上述材料说明,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与不幸,我们应该()①通过网络宣泄自己的情绪②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③学习伟人坚忍不拔的品质④勇敢面对挫折、战胜自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小强与朋友们的聊天记录中,能够体现正确认识自我的是()A.小宇:我身上只有优点,没有缺点B.小刚:我脑子笨,再努力也没用C.小强: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小明:长得帅最重要,不学习没关系4.九年级学生肖某砍死了一名7岁的小学生。
提起此事,老师们无不感到震惊。
一些老师说:“这孩子平时学习不错,看起来也很老实,不爱说话,很少与其他同学来往,也不打架惹祸,没想到犯下这样的大事。
”这警示我们()A.性格孤僻内向容易犯罪B.学习没有友谊重要C.要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多交各种朋友D.把自己封闭起来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5.(2011年四川内江)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被老师误解时,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B.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C.教师节送上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D.在老师有过失或犯错误时,以对立的态度冷淡、疏远老师6. 2011年9月8日《广州日报》报道,留学生彭斯回国割肝救母,称母亲生我养我就该报答。
彭斯的言行告诉我们()A.父母给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B.孝敬父母只是道德要求,没必要牺牲自己C.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割肝救母是必须履行的义务D.孝敬父母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7.小茜和同学小明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很好,且经常一同进出教室。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4中考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eda96848d7c1c708a14592.png)
2014年安徽省淮北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分析报告朱维东一、试卷总体评价今年安徽语文试题总体格局不变,但在不变中又有求新求活的变化。
在新活的基础上主客观题目的形式也有变化。
因此在侧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理解概括及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题目出得既灵活又有新意,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段赏析有新题考查到了句式转换,这在往年的安徽中考题中极少出现。
但是,这道将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的题目,难度适中,学生可以从容应答。
2、综合实践“新材料”提供的材料新。
相较于往年考查社会热点事件,今年提供的材料是诗歌。
不仅如此,这道题考查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考到了诗歌的节奏划分。
这应该算是今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最大的一个转变了。
其余的几小题也是围绕这首诗歌而来,如仿写、自由表达经历感悟和口语表达。
3、记叙文题目的新变化今年的记叙文,考查到了“从情节角度分析修改的好处”,这在往年是没有出现过的。
往年的试题更多地侧重考查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与赏析,而今年这道题却是结合全文的内容,从情节角度来分析,这就对学生的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应变新题能力的考查。
4、议论文阅读考查有亮点近几年来的安徽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开始考查句子的表达作用,从2010年到2012年的议论文再到今年的《学者的态度与精神》无一不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这种题原来基本上都是放在记叙文阅读中考查,现在这也成为安徽中考议论文阅读题的一个特色。
这有淡化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及常规题型机械地考查,更注重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与欣赏。
(二)主客观题目的形式也有变化1、选择题增多,而且分值较大纵观历年的安徽中考语文试题,选择题出现地较少。
但是今年考到了两道,而且分值较大。
这使得学生易因失误而丢分,从而也拉大了学生分数的差距。
同时安徽的“6”分题今年仍有几题。
2、词语题增多今年的试卷有两道题纯粹考查词语。
一道是语段赏析中的填词题,一道是记叙文阅读中的选择题。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c6631ecc7931b765ce15cb.png)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谢秋香一、试卷特点: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总分不变,但是考试题题型结构与往年相比有一点变动。
总分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
过去,A卷选择题为6道,共18分,相应的A卷现代文阅读分值降低了三分,由过去的12分变成现在的9分。
B卷一切不变。
总体上来看,本次中考难度适中,试卷比较贴近生活,作文和诗歌鉴赏体现本土文化,语言运用也是今年的热门话题。
既关注了大部分同学,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又有一定的区分度,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也拥有了克服难题的自豪感,学生成绩比较突出。
二、具体分析:1、全卷立足基础,涉及的知识面广,较好地考查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A卷的复习都比较到位,甚至有类似题出现。
B卷平时练习的虽少,但是很多答题的方法是讲解过的。
2、这张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如A卷,知识点简单,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知识与方法灵活运用的能力。
B卷则具有一定难度,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语言运用也让学生能在已学得的知识上灵活运用,并且关注自己的生活。
三、学生答题出错原因的分析:易错一:选择题第5题。
这篇文言文相对其它文言文来说,非常简单,所以没有重点复习,学生对这个“本”的意思还不扎实,容易选错。
易错二:B卷课外文言文。
选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未能灵活运用知识。
对生活中的热点关注的不够全面。
对课外文言文有先天性的“怕”,并且不能举一反三,联系过去所学知识。
四、反思:1、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我重视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和历届中考试题。
处理好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
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要讲什么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水平,都有预知性。
因此,在这张试卷中,我也猜中了一部分题。
例如选择题前四道和古诗默写,以及语言运用中的“汉字大听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2014中考试卷分析看2015年第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单列•字音(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B.嫉妒/疾病高亢/引吭高歌持之以恒/恃强凌弱C.果脯/胸脯提防/提心吊胆方兴未艾/自怨自艾D.沧桑/悲怆榜样/依山傍水贻笑大方/心旷神怡【答案】 C (2014)【分析】1.极易弄错的字音:果脯(音同辅,意:肉干)自怨自艾(音同易,意:治理,改正)2.较易弄错的字音:自吹自擂、擂鼓助威(二声表示动作;四声表示事物,如擂台)字音(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载体/载重模范/模式泥土/拘泥反省/省亲B.扁舟/偏旁惆怅/绸缪嘹亮/潦倒奴婢/裨益C.勉强/强迫曲径/曲解处理/处境车轴/压轴D.缅怀/腼腆任务/烹饪顷刻/倾诉维护/帷幕(2013年)答案B【分析】(1)4组词语;(2)区别全在声调上,如:多音字泥土/拘泥车轴/压轴;形近音异字顷刻/倾诉。
四声的准确正是河南话与普通话区别的难点。
(3)拘泥的“泥”读音是四声,极易忽略。
均0.31分•字音(三)字音题考查学生辨识读音的能力,尤其重点考查日常生活中经常用错的字音。
从2011年至今,中招一直在对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音异形异字(易混淆字音)进行考查。
所选词语以二字和四字词语为主。
字音复习方法•课本上所有词语读音准确;•注意搜集习题、考题中自己易错字音;•增强对生活中自己易错字音的敏感度;•关注中考易错字音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奥秘分水岭高瞻远瞩步步为赢B.颠簸逻辑学循规蹈距千钧一发c.震憾管弦乐老生常谈枕戈待旦D.裁缝四合院两全其美食不果腹(2014)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2013)字形复习方法最重要方法:以义辨形例如:化妆品以逸待劳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仗义执言专心致志不胫而走黄粱美梦•建立正确的第一印象;•准确书写课本上所有词语;•注意搜集习题、考题中自己易错字形;•增强对生活中易错字的敏感性;•关注中考易错字形表。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选词填空(包括关联词语)(河南12、11年考过,13、14年未考,15年有可能回归)•选择成语使用是否恰当•重视日常学习中解词背诵,正确理解词义;•注意区分近义词(词义、程度、范围、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如“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字词:字音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字形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2014年古诗文默写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锦帽貂裘,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3.(1)折戟沉沙铁未销(2)千骑卷平冈(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第(4)题很有时代感,由去年春晚的一个令人难忘的节目的名字《时间都去哪了》引入,把经典诗词中描写时光的句子串联起来,题目出得很美,很妙。
•出错类型:(1)难写字写错,如“戟”,把右边的“戈”写成“弋”(2)形近字写错,如“冈”写成“岗”,“销”写成“消”(3)同音字写错,如“燕”写成“雁”•目标:消灭错别字。
•复习建议:(1)难写的字要建立正确的第一印象,要多练习。
(2)明确字义,就不会把“冈”写成“岗”、把“销”写成“消”。
(3)理解景物暗含的信息,如“燕”字常代表春天;“雁”常代近三年名著考题(2012)5.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4分)①《水浒》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答案】示例:施耐庵的《水浒》滋养了我:从吴用身上我看到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悟到了率直的可贵。
考察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与仿句结合。
难度较小:抽取要点,组合仿句即可。
(2013)5.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
①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②三打祝家庄(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
难度较大:(1)课本上没有导读;重视不够;(2)指定考察情节更具体;(3)选择性、灵活性强。
(2014)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延续13年考法,难度再上台阶:(1)《西游记》课本上没有导读;真正读的人少;(2)指定考察情节更具体,且要与人物性格或名称相匹配;(3)选择性、灵活性强。
•选作《西游记》中孙悟空名号得来缘由的学生,答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好好阅读名著,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使得情节混淆,表述混乱,错误百出;再者,《西游记》情节和得名原因不匹配。
0分卷例:两个名号没解释对一个。
分析:没好好阅读名著,胡编乱造。
1分卷例:要么只举一例,另一例还没有说全对;要么举两例,一错一半对。
解释不够准确。
2分卷例:要么只说对一例,另一例没有说对;要么举两例,每一例都太过简单。
3分卷例:只说对一例,另一例解说不够准确。
•选作结合情节分析李逵性格的,出错原因有以下几种:0分卷例:情节没有展开描述,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也不准确。
1分卷例:没有结合情节分析,且只写出一种性格特点。
2分卷例:只写出部分情节,性格特征只写对一种。
3分卷例:情节结合较好,得两分,只是性格只谈到一方面。
•复习建议:(1)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外泛读名著,还要在课堂上精读精彩篇章,结合中招题型,自主设计问题,深读文本。
(2)加强审题训练,不要漏读题意,审错题意。
名著复习范围:课标要求的名著《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传记:《名人传》《童年》《格列佛游记》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名著的五个基本面1.作者2.人物形象3.主要内容4.精彩情节5.艺术特色另外:经典语言、我的启示。
学会一句话概括(重要人物、重要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情节核心:人物+事件+结果名著与对联或仿句结合考查时,很有用。
如:《名人传》中任选一位说说如何体现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性格特征:注意多面性。
《西游》《水浒》《骆驼祥子》名著复习方法•课本《名著导读》要点全熟记;•表格式整理作者、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题、艺术特色等;(可以分体裁进行)•14部(《克雷洛夫寓言》不要忽略)名著试题全训练。
•《中考专家》14部名著全覆盖,全省唯一。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汉字经历了古文字、今文字两大发展阶段。
这里讲的“古”“今”有特定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汉字就是古文字,①。
事实上,这里的“今”是相对于汉代而言的汉代通用的字体是隶书,多数文字学者就把②,而把晚于隶书(包括隶书)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今文字。
如果细分一下,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问题:逻辑不清,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
关于句子的题型•病句修改(12年)•情景对话(口语交际,10年写串联词)•句子的选用(10年)•句子排序(11年、13年)•句子仿写、拟写•拟写对联、标语、宣传语等特点:综合性、逻辑性较强•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共7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2)右边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5分)•答案•6.(1)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
(2分。
若附加其他信息,不超字也可)•(2)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
(2分)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
(2分)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1分)(意思对即可。
共5分)•主要问题1、主谓结构不完整,容易丢失谓语动词“启动”。
2、审题不清:不能准确理解“说明性文字”,表述成图形寓意、图形含义;层次结构不清晰,不按照总分的结构和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
例如:(2)说明宣传画•1分卷例:只介绍了电影胶带的形状、形象。
没采用总分结构,没有总体介绍画面的概括性语句,没有介绍大小两种文字,没有说明顺序。
不审题,没要求解说寓意,解说了也是做了无用功。
•2分卷例表述中元素不全,不准确。
(图画和文字都要注意)•3分卷例缺少总体介绍画面的概括性语句。
复习建议•(1)多找时政文段,训练学生拟题能力;•(2)加强审题训练,不要审错题意。
看清楚题目是要求说明画面内容,还是写出寓意。
•(3)专题训练写作片段,学会有顺序地介绍事物或画面。
《中考专家》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题介绍•汉语拼音(必考)•汉字字形及书写(必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交替)•句子的选用、仿写及拟写(交替)•病句修改(选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必考)•口语交际(选考)•新闻阅读与信息概括(常考)•图文转换(常考)•综合性学习•古诗文默写(必考)11个专题全面古诗文阅读和赏析•明确范围及2015年重点篇目•逐篇、逐个要点过关——理解并熟背•逐篇精选试题训练•重点篇目“二次训练”16篇课标1.《桃花源记》(2013年)2.《爱莲说》3.《邹忌讽齐王纳谏》(2012年)4. 《曹刿论战》5.《鱼我所欲也》(2008年)6.《三峡》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马说》9.《送东阳马生序》10.《陋室铭》11.《记承天寺夜游》12. 《出师表》(2014年)13.《论语十则》14.《醉翁亭记》(2009年)15.《岳阳楼记》(2010年)16.《小石潭记》(2011年)古文考点1.解词(字):重要实词、通假字、活用字2.译句:主旨句、特殊句式句、总结句、写景句等重点句(注意:课下注释中重点实词和整句翻译)3.课内篇目的理解、分析从内容理解、主旨、思想感情这三方面对文章整体把握;牢记特色写作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