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庄园制度发生了变化,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巩固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2.西欧中世纪晚期,一些经营者走出城市到农村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他们将统购的原材料分发给有手艺的农户,农户按要求加工,经营者付给农户报酬并收回产品,再将产品运往远方的市场销售。
材料反映了()
A.西欧庄园的兴起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西欧城市的发展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3.12世纪,西欧商人开始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财产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
这一文化的形成()
A.使城市摆脱了王权控制B.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
C.使欧洲进入了法治社会D.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
4.“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
”材料说明()
A.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5.如图是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画家不再呈现圣母头上的光环,却赋予她淳朴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充满了人间的爱。
该作品表现了()
A.圣母的神圣威严B.中世纪艺术风格
C.人们的物质追求D.世俗的人性光辉
6.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宅邸、别墅和花园。
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
这一变化()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7.汪太贤在《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中说: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期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
这强调()
A.“人的发现”的作用B.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D.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
8.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
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
”该“心病”反映了()
A.文艺复兴的兴起B.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C.“三角贸易”的残酷D.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9.观察下面两幅世界地图,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13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570年,荷兰人绘制的《世界天体剧场地图》A.地圆说的流行B.罗盘广泛应用
C.新航路的开辟D.绘画技术进步
10.哥伦布可能不是横渡大西洋的第一个欧洲人,但是新大陆发现者的荣誉应该全归于他。
因为自从他的第一次伟大航行之后,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接触就一直是经常且密切的。
这段话强调了哥伦布的航行()
A.是一次空前的航海壮举B.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时代
C.密切了欧洲和美洲的联系D.导致世界观念开始确立
11.马铃薯、凤梨原产于美洲,16世纪前欧洲人并不认识这些植物。
下图是17世纪早期欧洲一本书上的插图,绘制的是凤梨果实和马铃薯植株。
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传播B.欧洲农业技术的提高
C.欧洲人重视美术教育D.殖民掠夺的残酷本质
12.八里尔银币是一种西班牙钱币(如图),取材于美洲波托西银矿,16世纪70年代在当地首次完成铸造,此后流通于亚、欧、非、美等大洲。
这说明()
A.整个美洲已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
B.资本主义萌芽在世界范围内出现
C.当时西班牙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13.《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指出,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甘蔗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
这旨在说明“甘蔗生产”()
A.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B.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C.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D.折射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叙述:“文艺复兴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比之前中世纪的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
”这段叙述反映了()
A.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B.文艺复兴比中世纪的观点更关注人
C.文艺复兴和殖民扩张的内在联系
D.文艺复兴对人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
15.当欧洲人到来时,他们的种种欺诈、巧取豪夺使印第安人的权益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
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A.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C.给美洲带来深重的灾难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殖民地16.某校九年级历史研究小组计划编写《欧洲百年》。
下框所示内容是该书的部分目录,能入选该书第四章的是()
A.租地农场——雇佣关系B.剑指教会神学——但丁《神曲》C.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D.“三角贸易”——英国主导17.一位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的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18.17世纪早期北美哈德逊河口曼哈顿岛上出现了一座名为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为荷兰首都)的小城,17世纪后期该城改名新约克(约克为英格兰东北部的郡)。
该城名字的变动反映出()
A.殖民争夺中的局势变迁B.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C.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19.18世纪中期,用于制作台球、钢琴琴键、棋子等的象牙需求量和价值暴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每年输入伦敦等地的象牙超过一千吨。
象牙高贵细致的质感是数十万头象和数百万非洲人流血换来的。
据此可知()
A.象牙已经成为贵族生活的必需品B.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C.象牙是“三角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D.欧洲文化伴随扩张传入殖民地20.某同学在阅读时整理了如下笔记,他阅读内容的主题是()
A.古代的亚非文明B.灿烂的古代希腊文化
C.封建时代的亚洲D.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史料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渠道。
请将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史料按
要求进行分类。
文献史料:________;实物史料:________;图像史料:________。
(填写序号,4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填写A、B、C三处的正确内容,(3分)并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变化。
(2分)
材料三
18世纪贩运黑奴船的示意图西班牙、葡萄牙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
西、葡两国屠杀殖民地土著居民,掠夺金银贵金属,建立种植园。
16世纪,英国开始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经过多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1分)
依据材料三文字信息,归纳欧洲国家的殖民方式。
(3分)
22.(18分)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对比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有何不同。
(4
分)
材料二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2)材料二中他们“挖掘古代遗产”的根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
文艺复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的理解。
(2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幅示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并归纳新航路开辟与“三角贸易”的共同点。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因素。
(4分)
23.(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关于“西欧走向近代”的两种观点
观点内容
观点一“西欧走向近代”是自发的结果。
14、15世纪,西欧社会内部出现了反封建的因素,15、16世纪之交,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历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一、1.C 2.B
3. B点拨:根据材料中“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强调私有财产和尊重法律,注
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可知,这一文化的形成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故选B。
使城市摆脱了王权控制与史实不符,排除A;当时的欧洲还没有进入法治社会,依然是人治社会,排除C;城市的兴起促进文化的形成,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
4.B 5.D
6. A点拨:根据材料“热衷于建造豪华……花园”“对各种奢侈品……产生浓厚的
消费热情”可知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追求世俗生活的享受,这是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现世生活的表现,是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A正确。
材料虽体现了拜金主义,但不能说明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排除B;材料现象是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结果,而非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排除C;材料说的是上层居民,而不是广大市民,排除D。
7.A点拨:材料中“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期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体现了“人的发现”促进了人文精神和法治的产生,体现出“人的发现”的作用,A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法治的来源,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法治对人文的影响,排除D。
8.B
9.C点拨:比较两幅世界地图可以看出,图二中出现更多的大陆,包括美洲,这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C正确。
地圆说的流行只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在新航路开辟前并没有被证实,排除A;罗盘广泛应用也是远航的条件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绘画技术进步不是人们对世界认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
10.C
11.A点拨:据材料可知,欧洲人16世纪前对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凤梨还不认识,到17世纪便将其记载在书中,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和美洲往来密切,促进了物种的传播,故选A。
书上只是绘制凤梨果实和马铃薯
植株,并未提及具体的种植技术,无法体现农业技术的提高,排除B;材料主要涉及农业领域,与美术教育无关,排除C;材料未提及殖民掠夺,排除D。
12.D点拨:依据题干信息“此后流通于亚、欧、非、美等大洲”可知,八里尔银币在亚、非、欧、美洲等地流通,说明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D 正确。
美洲大部分地区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但并不是整个美洲,如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在美洲均有殖民地,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排除B;当时西班牙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不符合史实,排除C。
13.A点拨:根据材料可知,甘蔗生产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联系起来,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A正确。
材料并没有涉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排除B;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与材料表述无关,排除C;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的残酷性,排除D。
14.C15. C16. D17.B18.A
19.B 点拨:据“是数十万头象和数百万非洲人流血换来的”可知,为获得象牙,猎捕大象导致了大量的非洲人死亡,说明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B 正确。
象牙并非生活必需品,排除A;“三角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是黑人奴隶,排除C;材料未体现欧洲文化传入殖民地,排除D。
20. D
二、21. (1)图1、图4(2分)图2(1分)图3(1分)(2)A:哥伦布(1分)B:美洲(1分)C:
麦哲伦(1分)
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一点1分,共2分)
(3)影响: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
(1分)
方式:屠杀土著居民;掠夺贵金属;建立种植园;进行殖民战争。
(一点1分,共3分)
22.(1)人员组成不同:封建庄园主要是领主和佃户,而租地农场主要是农场主和雇工;剥削方式不同;封建庄园主要是劳役地租,租地农场是货币地租;
产品去向不同: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而租地农场是供应市场;性质不同:封建庄园是封建经济,租地农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答出任意一点得1
分,共4分)
(2)根源: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或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分)理
解: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但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它反映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内在联系:新航路开辟是欧洲殖民掠夺的开始,它凭借野蛮残酷的暴行拉
开了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序幕;(1分)而殖民扩张中最野蛮、最残酷、最典型的方式就是“三角贸易”。
(1分)
共同点:都属于殖民扩张行为;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都给非洲等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4分)
(4)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海外市场的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
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4分)
23.【示例】观点:“西欧走向近代”是自发的结果。
论述:14、15世纪,西欧社会内部出现了反封建的因素,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4世纪中叶欧洲出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15世纪后,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15、16世纪之交,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
结论:综上所述,西欧走向近代是欧洲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殖民掠夺、扩张的结果,是自发的。
(评分标准:观点1分;论述6分,至少2个论据;结论1分;结构完整,有条理和逻辑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