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2014秋•屏东县校级期中)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平均速度B.加速度C.路程D.位移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解:平均速度、加速度和位移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要注意矢量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
2.(3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的长度较长,所以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
B.研究百米运动员跑步过程中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大型客机在高空中飞行快慢时,可以把大型客机看成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火车的长度较长,但是研究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所用的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出质点,故A错误.
B、研究百米运动员跑步过程中的动作时,如果把运动员看成质点,运动员没有大小,
就没有动作了,故此时运动员不能看出质点,故B错误.
C、大的物体有时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例如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时,
原子核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大型客机在高空中飞行快慢时,飞机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故可以把大型客
机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3.(3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江水为参考系的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研究钟表指针的转动是以表盘为参考系的
D.“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考系的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于地面的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A错误;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
C、研究钟表指针的转动是以表盘为参考系的.故C正确;
D、“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层的运动,以云层为参考系的.故
D错误;
故选:C
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4.(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弹性球从5m高处落下,接触地面弹起的高度是2m.此过程小球的位移是()
A.3m,向上B.3m,向下C.7m,向上D.7m,向下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
解答:解:小球的起点在A末点在C,由图可知AC的长度为3米,因此其位移大小为3m,方向由A到C,向下.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评:对于物理中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充分理解其内涵本质,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
5.(3分)(2012•海南学业考试)在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是0,加速度不变.速度﹣时间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这些知识进行选择.
解答:解:A、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表示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图象问题,考查识别、理解图解的能力.对于图象,往往用数学知识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如面积、斜率、交点、截距等方面,分析图象的物理意义.
6.(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C.有的物体自己将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③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
力物体,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另一个力的施力物体;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产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是成对出现的,故AD错误、B正确;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7.(3分)(2014秋•会宁县期末)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答:解:A、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故A正确;
B、速度大,加速度可以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
就会很小,故C错误;
D、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火箭发射的瞬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8.(3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行车道上标示的8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车速度表指针指示的数值,指的是瞬时速度
C.汽车速度表指针指示的数值,指的是平均速度
D.公路旁警示牌标注的限速70公里,指的是平均速度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表示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
解答:解:A、高速公路行车道上标示的80﹣100,指的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
B、汽车速度表指针指示的数值,指的是瞬时速度.故B正确,C错误.
D、公路旁警示牌标注的限速70公里,指的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知道平均速度研究的是“段”,瞬时速度研究的是“点”.
9.(3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两个物体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2s末甲、乙两物体会相遇
B.在第2s末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
C.在2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第2s末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平均速度可由公式=分析.
解答:解:
A、B由图看出,在第2s末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都是10m/s.
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在第2末乙的位移较大,而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所以在第2末甲还没有追上乙,故A错误,B正确.
C、在2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m/s=5m/s,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0m/s,故C错误.
D、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乙的加速度为零,而甲的加速度大于零,
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和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10.(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3N、7N,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3N B.6N C.7N D.9N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夹角180°时合力最小,并且|F1﹣F2|≤F≤F1+F2
解答:解: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F1﹣F2|≤F≤F1+F2;
故4N≤F≤10N;
所以不可能的是A.
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的范围:|F1﹣F2|≤F≤F1+F2.
11.(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为x=2t+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2s末该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是()
A.1m/s2,4m/s B.1m/s2,2m/s C.2m/s2,4m/s D.2m/s2,6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求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
速度时间公式求解速度.
解答:
解:由题意x=2t+t2,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得到: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为 a=2m/s2.
则2s末该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v0+at=2+2×2=6(m/s)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和速度时间公式v=v0+at.
12.(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物块的重力
C.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物块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D.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重心.
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弹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但压力不是重力.
解答:解: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不是垂直向下;故A错误;
B、桌面受到的压力不是物体的重力;压力是弹力,而重力是引力;故B错误;
C、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弹力的产生条件,注意弹力是由施力发生形变而产生指向受力物体的力.13.(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第1s下落的位移是5m,那么该物体第2s下落的位移大小是()
A.10m B.15m C.20m D.25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2s内的位移,而第2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
解答:
解:根据h=得:
前2s内的位移
则第2s下落的位移h=h2﹣h1=20﹣5=15m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第2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
14.(3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辆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和开始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A.30m;0m B.30m;15m C.30m;10m D.30m;4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求出刹车后2s内和开始刹车后6s内的位移.
解答:
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t0==s=4s.
汽车在2s内的位移 x=v0t2+=20×2﹣=30(m).
汽车在6s内的位移等于在4s内的位移.x=v0t0+=20×4﹣=40(m).故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以及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在6s内的位移等于在4s内的位移.
15.(3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同方向运动,汽车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为6m/s2,该汽车不碰到自行车,那么x的大小至少为()
A.9.67m B.3.33m C.3m D.7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汽车和自行车速度相等之前,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小,速度相等时,若不相撞,则不会相撞.临界情况是速度相等时恰好相撞,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不相撞时s的最小距离.
解答:解:当两车速度时,经历的时间为:
t=.
这段时间内的汽车的位移为:

自行车的位移为:
x2=v2t=4×1=4m.
恰好不相撞时,有:
x1=x2+s
解得:s=3m.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恰好与自行车不相撞时的临界状态,通过运动学公式,抓住位移关系进行求解.
二、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6.(3分)(2008•汕头校级模拟)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物理意义分析速度变化情况.
解答:解:A、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在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加速度减小,汽车的速度增加由快变慢,但速度仍在增加,当加速度为零时,
汽车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加,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17.(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瞬时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是
()
A.匀加速时,v1<v2B.匀加速时,v1>v2
C.匀减速时,v1<v2D.匀减速时,v1>v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和速度位移关系分别求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和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根据数学关系比较其大小即可.
解答:解:令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位移为x,时间为t 则由速度时间关系有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
v1为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由速度位移关系有:

由数学关系可知,当v=v0时取等号
因为题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v≠v0即,即v1>v2
所以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和速度位移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数学基础也很重要,构建物理模型用数学知识解答是中学物理基本能力之一.
18.(3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小为F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A.F•sinαB.F•cosαC.μmg D.μ(mg﹣F•sinα)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摩擦力专题.
分析:物体匀速运动,说明物体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由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分别列方程,加上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就能求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物体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Fcosα﹣f=0
竖直方向:Fsinα+N=mg
其中:f=μN
解得:
f=Fcosα
f=μ(mg﹣F•sinα)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物体受力分析,由水平和竖直方向平衡并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基础题.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9.(8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依据图象可知:
(1)物体在前5s运动的加速度为﹣0.4 m/s2
(2)物体在5s末的瞬时速度是0 m/s
(3)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 1 m/s
(4)物体在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是0 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物体在前5s运动的加速度a===﹣0.4m/s2;
(2)物体在5s末的瞬时速度是0m/s;
(3)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4)物体在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是:′==0m/s;
故答案为:(1)﹣0.4;(2)0;(3)1;(4)0.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两个数学意义来分析和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另外要注意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20.(8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研究匀加速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图中已标出,单位为cm.
由图可知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左端(填“左端”或“右端”)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是0.2 s,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0.42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重物拖动纸带下落的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所
以相等时间内运动的位移越来越大,由此可判断纸带那端与小车相连;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逐差法可求得加速度.
解答:解:纸带做加速运动,相等时间内运动的位移越来越大,由此可判断纸带那端与小车相连,因此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
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每两个测量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因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T=0.1s,故从打A点到打C点的时间间隔t=0.2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B===0.42m/s
根据逐差法求得加速度a===1.0m/s2
故答案为:左;0.2;0.42;1.0.
点评:提高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四、论述、计算题(共30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结果单位.(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8分)
21.(7分)(2013秋•房山区校级期中)已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1=12N,另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2=16N.在虚线框内用力的图示方法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sin37°=0.6 cos37°=0.8)
考点:力的合成.
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
分析:根据力的图示要求进行作图,注意表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的大小.
解答:解:F1、F2的图示及力的合成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比例关系可知合力大小为25N,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答:合力的大小25N和方向37°.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目,对于这类问题不可忽视,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提高.
22.(7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辆在平直公路上正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前方道路路口突遇红灯需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7m/s2,求:
(1)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2)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3)刹车后3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速度.
(2)、(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求出刹车后2s内和3s
内汽车的位移.
解答:
解:(1)汽车速度减至零所需的时间 t0==s=s.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t0=s>2s,所以2s末汽车还未停止.
则刹车后2s末的速度 v=v0+at1=(20﹣7×2)m/s=6m/s.
(2)刹车后2s内的位移:x1=v0t1+=20×2﹣×7×4=26(m).
因t2=3s>s,所以前3s内的位移等于前s内的位移.
则x2=v0t0+at02=20×﹣×7×()2≈28.6(m)
答:(1)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是6m/s;
(2)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是26m;
(3)刹车后3s内汽车的位移约是28.6m.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所以前3s内的位移等于前s内的位移.
23.(8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2s内速度减小到零.求:
(1)质点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是多大;
(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3)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是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5s末的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3)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解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解答:
解:(1)根据x=v0t+at2得质点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x=;
(2)匀加速5s末的速度为:
v=at=2×5=10m/s,
则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所以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得:
2a′x′=0﹣v2
解得:x′=
答:(1)质点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是为25m;
(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是5m/s2;
(3)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是10m.
点评:本题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考查,掌握好公式,利用规律直接计算即可,注意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即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4.(8分)(2014秋•房山区校级期中)一辆卡车沿着平直公路以速度v=2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十字路口时,恰好有一辆小汽车从该处从静止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4m/s2.求:
(1)小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追上卡车;
(2)追上卡车时小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3)在小汽车追上卡车前的过程中,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两车同时经过十字路口,小汽车追上卡车时两车的位移相等,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列式求解.
(2)由速度时间公式求解追上卡车时小汽车的瞬时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