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秋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16秋浙大《有机化学(A)》在线作业

16秋浙大《有机化学(A)》在线作业
A. PhCHO
B. CH3CHO
C. PhCOCH3
D. CH3COCH3
正确答案:
3. 下列各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A. 符合通式(CH2)nO2 的酯
B. 甲酸和醋酸
C. 正丁烷和异戊烯
D. 硬脂酸和油酸
正确答案:
4. 已知甲、乙两种烃的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甲烷与氯气均在黑暗中混合
正确答案:
22.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正已醇
B. 正已烷
C. 1-己炔
D. 1-氯己烷
正确答案:
23. 下列四个试剂,不跟CH3CH2COCH2CH3反应的是:
A. RMgX
B. NaHSO3饱和水溶液
C. PCl5
D. LiAlH4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戊烷
D. 环己烷
正确答案:
31. (R)-2-氯丁烷 与(S)-2-氯丁烷的哪种性质不同?
A. (A) 熔点
B. 沸点
C. 折射率
D. 比旋光度
正确答案:
32. (CH3)3CBr与乙醇钠在乙醇溶液中反应主要产物是:
A. (CH3)3COCH2CH3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芳杂环化合物是平面形的,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卤素取代位置对反应的影响:卤素离羧基越近,诱导效应越强,酸性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因为该溶液中含有甲酸。

浙大控制考研-化工版习题集

浙大控制考研-化工版习题集

浙大控制考研-化工版习题集第一周第一次1.(化工版习题集习题一(P6))A-1-1 图1-8是水槽液位系统的两种不同控制方案。

分别画出两个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分别指出两个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结合这两个系统的方块图,说明方块图中的信号流与工艺流程中的物料流量是不相同的。

A-1-4 如图一热炉,燃料油在炉中燃烧,放出热量以加热原料油。

工艺上要求原料油的出口温度保持在规定的数值上,为此设计a、b两种控制方案。

试分析画出该两种控制方案的方块图,说明它们在控制系统结构上分别属于什么控制系统?当原油的入口温度经常波动时,控制方案b能否使原料油的出口温度保持不变。

第二次1 .《化工过程控制原理》20页2-1(3)图2-11所示为一弹簧阻尼系统,试建立该装置的数学模型。

弹簧上端位移为x,下端位移为y,f为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图2-12所示为一水银温度计,试建立该温度计的数学模型。

To为温度计测量值,Ti为环境温度。

设水银质量为M,比热容为c;忽略温度计的玻璃管本身比热容。

水银温度计的外表面积为F,等效导热系数为α。

1.(胡寿松版教科书P70题2-2)设机械系统如下图,其中是输入位移,是输出位移。

试分别列写各系统的微分方程式。

第二周第一次(控制习题集P51 )A-2-18图2-62所示网络系统中,假设电源内阻为零,外接负载无穷大。

试写出uo与ui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式,以Uc1,Uc2 为状态变量,列写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图2-62网络系统(控制习题集P51 A-2-19)试写出图2-63所示网络系统的微分方程式,能否以Uc1,Uc2 为状态变量写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什么?图2-63网络系统第二次A-2-20 图2-64表示弹簧阻尼器系统。

图中f表示粘性摩擦系数,k表示弹簧刚度。

试列写输入位移与输出位移之间的微分方程式。

B-2-1 图2-65所示为一冷热混合槽。

冷热液的温度恒定,分别为和。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二篇 第1章习题题2.1.1 在图题2.1.1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已知β=60,r be =2 k 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和集电极电压V CQ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 A ;(3)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 o 。

图题 2.1.1答:(1)因恒流供电,所以,V V mA I CQ CQ 5,1=≈;(2).75-=vd A ;(3)8=i R k Ω,10=O R k Ω; 题2.1.2 在图题2.1.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1Q 、I C2Q 和静态电压V CE1Q 、V CE2Q ;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iovd V V A =;(3) 若v I =20sin ωt m V ,写出v O 的波形表达式。

图题 2.1.2答:这是一个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

(1)静态计算和双入/双出相同,输入静态为零时:因为V E =-0。

7后可求得:V V V V V V mA I I OQ Q CE Q CE Q C Q C 58.2,28.3,7.12,57.02121====;(2)1.52.=vd A ;(3))sin 04.158.2(t v o ω+=V 。

题2.1.3 在图题2.1.3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v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v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则T 2管集电极电压v C2是多少?e 点电压v E 是多少?图题 2.1.3答:(1) 求静态工作点:mA 56.0102101/107122)1/(1=⨯+-=+β+-=e b BE EE CQ R R V V IV 7.07.01010056.01-≈-⨯-=--=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若将R c1短路,则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Ω=⨯+=β++=k 9.456.026101200)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5.338.2910100)(22.=⨯=+=be b cd r R R A β(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5.0201019.410101002)1(2.-=⨯++⨯-=+++-=e be b c c R r R R A ββ675.05.332.2.===c d CMR 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mV 109510521=-=-=I I Id v v vmV 100295105221=+=+=I I Ic v v v m V 285100)5.0(105.332.2.2=⨯-+⨯=⋅+⋅=∆Ic c Id d O v A v A v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习题)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习题)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习题)1-4. 两输入1u 、2u ,两输出1y 、2y 的系统,其模拟结构图如下所示,试求其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传递函数阵。

解:状态方程111220312135133442423x a x a x a x b u x x x a x a x a x b u xx x =---+⎧⎪=⎨=---+⎪=+⎩输出方程为{1224y xy x ==整理有1261125342001000000001100001000001a a a b u x x u a a a b y x ⎧---⎛⎫⎛⎫⎪⎪ ⎪⎛⎫⎪ ⎪ ⎪=+ ⎪⎪ ⎪ ⎪---⎪⎝⎭⎪ ⎪⎨⎝⎭⎝⎭⎪⎪⎛⎫⎪= ⎪⎪⎝⎭⎩求传函:1121126153420010000()()00010000001001000000010001100b G s sI A b s a a a b s a s a a b s --⎛⎫ ⎪⎛⎫ ⎪=-⎪ ⎪⎝⎭ ⎪⎝⎭+⎛⎫⎛⎫ ⎪ ⎪-⎛⎫ ⎪ ⎪=⎪⎪ ⎪+⎝⎭⎪ ⎪--⎝⎭⎝⎭125342616122234534213415622346242260100det()det 001100(1)(1)det 0(1)det 1101()()()()s a a a s sI A a s a a s a a s a a s a a s a s a a s s a s s a a a a a s s a s a a s a s a a sa s a +++⎛⎫ ⎪- ⎪-= ⎪+ ⎪--⎝⎭+⎛⎫⎛⎫ ⎪ ⎪=-⋅-⋅++-⋅⋅+ ⎪ ⎪⎪ ⎪---⎝⎭⎝⎭=+-++++++-=+432222346241313441564221313562414232446()()()()a s a a a a s a a s a a s a s a a s a a s s a a s a a a a a a s a a a a s a a a a -+++++++-=+++-+++++-121223141243()b a b a G s b a b a ⎛⎫= ⎪⎝⎭322134a s a s a s =++ 4153(1)a a s a=-+ 236a a s =- 243126a s a s a a =++- 213141622511321222621()det()(1)b s a b s a b a b s G s sI A a b s b a b s a b s a b a b ⎛⎫++-= ⎪--+++-⎝⎭1-5. 系统的动态特性由下列微分方程描述(1)5732y y y y u u +++=+(2)57332y y y y u u u +++=++列写其相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相应的模拟结构图。

20春地大《现代控制理论》在线作业一-13答案

20春地大《现代控制理论》在线作业一-13答案

(单选题)1: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值两两相异,则经非奇异线性变换后,系统可转化为()规范型。

A:对角B:能控C:能观D:约旦正确答案:A(单选题)2:以所选择的一组状态变量为坐标轴而构成的正交线性空间,称之为()。

A:状态空间B:正交空间C:动态空间D:静态空间正确答案:A(单选题)3: —个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

A:惟一B:不惟一C:无法判断D:皆有可能正确答案:B(单选题)4:由状态空间模型导出的传递函数()。

A:惟一B:不惟一C:无法判断D:皆有可能正确答案:A(单选题)5:存在共貌特征值的情况下,系统有振荡,特征值虚部越(),振荡越()。

A:小、缓慢B:大、明显C:小,明显D:大,缓慢正确答案:B(单选题)6:零输入响应渐近趋近原点的条件是()。

A: I X 1 |&gt;1B: | X 1 |<1C: | X 1 |【):|X 1| &]t;l正确答案:D(单选题)7:根据系统物理机理建立状态模型时,通常选择()的输出物理量作为状态变量。

A:贮能元件B:运动部件C:支撑部件D:控制元件正确答案:A(单选题)8: SISO线性定常系统和其对偶系统,它们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

A:不一定相同B: 一定相同C:倒数关系I):互逆关系正确答案:B(单选题)9: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值有重根,则经非奇异线性变换后,系统可转化为()规范型。

A:对角B:能控C:能观D:约旦正确答案:D(单选题)10:基于能量的稳定性理论是由()构建的。

A: LyapunovB: KalmanC: RouthD: Nyquist正确答案:A(多选题)11:下面关于系统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说法止确的是()。

A:特征值使特征矩阵降秩B:特征值只可以是实数或共辄复数C:特征值的特征向量不是唯一的D:重特征根一定有广义特征向量正确答案:A,B,C(多选题)12:下面关于状态空间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A:对一个系统,只能选取-•组状态变量B:对于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经常数矩阵非奇异变换后的模型,其传递函数阵是的零点是有差别的C:代数等价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和稳定性【):模型的阶数就是系统中含有储能元件的个数正确答案:A, B,D (多选题)13:下面关于状态变量及其选取说法正确的是()。

浙大远程控制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浙大远程控制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全部章节】1惯性环节2积分环节3比例积分环节4比例积分微分环节, 其中属于典型环节的是:• A 13• B 234• C 123• D 1234•单选题2.【全部章节】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满足条件不包括:• A 放大倍数为无限大• B 开环输入阻抗为0,输出阻抗无限大• C 通频带无限大• D 输入输出呈线性特性•3.【全部章节】下列不属于测试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的是:• A 劳斯判据• B 输人输出曲线直接记录法• C 李沙育图形法• D 补偿法•单选题4.【全部章节】控制系统性能分析,一般不包括:• A 快速性• B 准确性• C 稳定性• D 可实现性•5.【全部章节】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实验属于:• A 物理仿真• B 半物理仿真• C 数字仿真• D 实物验证•单选题6.【全部章节】伺服电机由于要克服摩擦和负载转矩,需要有一定的启动电压,这反映了电机的:• A 齐次性• B 饱和特性• C 继电器特性• D 死区特性•7.【全部章节】不属于非线性特性的是:• A 齐次性• B 饱和特性• C 继电器特性• D 死区特性•判断题8.【全部章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只有坏处。

•正确错误•判断题9.【全部章节】微分方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逐项微分法。

•正确错误•判断题10.【全部章节】输入信号为单位冲激函数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称为单位阶跃响应。

•正确错误•判断题11.【全部章节】随动系统又称伺服系统或伺服机构。

•正确错误•判断题12.【全部章节】齐次性和叠加性是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正确错误•判断题13.【全部章节】在MATLAB命令窗口内输入a=10:5:20,则a的值是 [10 15 20]。

•正确错误•判断题14.【全部章节】Simulink是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

•正确错误•判断题15.【全部章节】Bode图、Nyquist曲线都是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工具。

16秋浙大《电子技术基础》在线作业-推荐下载

16秋浙大《电子技术基础》在线作业-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作业答案三

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作业答案三

控制理论第五章习题5-1 设一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 4s 20 (s 2 j4)(s 2 j4)5-1试绘制该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解令s j2,代入式(5-1),得10(j2 1)(j2 2 j4)(j2 2 j4)10詣 63.4(,40 71.6 )(.8 45 )上述结果表明,2时,频率特性的幅值G(j2) 1.25,相角36.8。

给出不同的频率值,重复上述的计算,就可求得对应的一组G(j )和()值。

据此,也可由下面的MATLAB函数绘制出图5- 2所示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function exe51G=tf(10*[1,1],[1,4,20] ;X=[];Y=[];w=logspace(-1,1,100) ;[x,y,w]=bode(G);%X=[X,x'];Y=[Y,y'];figure(1),plot(w,x(:)),axis([0,10,0,3]),xlabel( '频率(弧度)'),ylabel(幅值’);figure(2),plot(w,y(:)),axis([0,10,-120,40]),xlabel( '频率 (弧度)'),ylabel('相角')G(j2) 1.25 36.85-2 试绘制下列开环传递函数的奈奎斯特曲线:解该开环系统由三个典型环节串联组成: 一个比例环节G 1(s) K 、两个一阶惯性环G(s)H(s)10(1 s)(1节G 2 (s) 丄和1 s G 3(S )1。

这三个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分别为 0.1sG(j 10G 2(j1e j arctg 一厂2G 3(j1 j0.1j arctg0.1-e .1 (0.1 )2因而开环系统的幅频特性为G(j )H(j10 1 2 .1 (0.1 )2相频特性为() arctg arctg 0.1取不同的频率值,可得到对应的幅值和相角,根据这些值可得图 5-3所示的开环系统的图5-3开环系统的奈氏图Nyquist DiagramsFrom: U(1)Real Axis奈氏图。

16秋浙大《电路原理》在线作业

16秋浙大《电路原理》在线作业

16秋浙大《电路原理》在线作业浙江大学17春16秋浙大《电路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通常所说的220伏和380伏指的是电压的( )值A. 平均B. 最大C. 有效D. 瞬时正确答案:2. 对一个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的电路,当以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列写方程时,根据KCL可以列出()个独立方程。

A. n-1B. b-n+1C. bD. n正确答案:3. 电感元件吸收的能量是以()的形式储存在元件的()中。

A. 电场能量,磁场B. 电场能量,电场C. 磁场能量,磁场D. 磁场能量,电场正确答案:4.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中指出,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所有流出结点的()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A. 回路,支路电压B. 结点,支路电压C. 结点,支路电流D. 回路,支路电流正确答案:5. 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25Ω,将其等分成五段,然后并联使用,则其等效电阻是()A. 1/25ΩB. 1/5ΩC. 1ΩD. 5Ω正确答案:6. 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之路的电路,对其所能列写相互独立的KVL方程为()个A. b-n+1B. n-1C. b+n+1D. b-n正确答案:7. 只具有存储磁场能量特性的电路元件是指()A. 电阻元件B. 电感元件C. 二极管元件D. 电源元件正确答案:8. 在RL串联的正弦电路中,如果电阻上电压为30伏,电感上电压为40伏,那么总电压为( ).A. 70伏B. 50伏C. 10伏D. 50安正确答案:9. 若C = 1F ,某时刻电容两端电压u为2V,则此时流过电容的电流=()。

A. 2AC. -2AD.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10. 将三相对称负载以星形(Y)方式接入对称三相四线制电源,若将中线断开,则()。

A. 三相负载仍能正常工作B. 三相负载中的电流均为零C. 有的负载端电压过高,有的负载端电压过低D. 二相负载正常工作,一相负载不能正常工作正确答案:浙大《电路原理》在线作业二、判断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6秋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

16秋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7. 如果劳斯表出现全零行,那么系统必定不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8. 混合节点不可通过移动支路的方法消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9. 频率特性仅适用于定常系统及元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0. 稳态误差系数和稳态误差只有对稳定系统才有意义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的极点均在s平面的右半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当阻尼比=1时,系统暂态响应中出现周期分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传递函数的概念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C. 峰值时间
D. 上升时间
正确答案:
9. 以下关于根轨迹的绘制原则,正确的是()。
A. 由于根是实数或者共轭复数,所以根轨迹对称与s平面的实轴
B. 当K由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的闭环特征根也一定连续变化,所以根轨迹也必然是连续的
C. 实轴上根轨迹段右侧开环零、极点数之和为奇数
D. 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则在这两个开环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0. 串联支路总增益等于所有支路增益的乘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1. 稳态误差提供误差随t变化的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5章习题剖析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5章习题剖析

第二篇 第5章习题题2.5.1 一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题2.5.1所示,设已知V CC =12V ,R L =16Ω,v I 为正弦波。

求:(1)在三极管的饱和压降V CES 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2)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P CM 至少应为多少? (3)每个管子的耐压|V (BR)CEO |应大于多少?图题2.5.1解:(1) 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V om =12V(W 5.416212222=⨯==L om om R V P ) (2) (W)9.02.0(max)==om CM p P ∴CM P ≥0.9W (3) CEO BR V )(≥24V题2.5.2 在图题2.5.2 所示的OTL 功放电路中,设R L =8Ω,管子的饱和压降|VCES |可以忽略不计。

若要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 ,则电源电压V CC 至少应为多大?(已知v i 为正弦电压。

)图题2.5.2解:W 982)21(2)21(22(max)=⨯==CC L CC om V R V PV CC =24(V)∴电源电压V CC 至少24V题2.5.3 OTL 放大电路如图题2.5.3所示,设T 1、T 2特性完全对称,v i 为正弦电压,V CC =10V ,R L =16Ω。

试回答下列问题:(1)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一要求? (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3)若R 1=R 3=1.2k Ω,T 1、T 2管的β=50,|V BE |=0.7V ,P CM =200mW ,假设D 1、D 2、R 2中任意一个开路,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图题2.5.3解:(1) 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的电压应为5V 。

调整R 1、R 3,可调整上、下两部分电路的对称性,从而使C 2两端电压为5V 。

2016秋 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2016秋 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全部章节】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满足条件不包括:∙ A 放大倍数为无限大∙ B 开环输入阻抗为0,输出阻抗无限大∙ C 通频带无限大∙ D 输入输出呈线性特性单选题2.【全部章节】不属于非线性特性的是:∙ A 齐次性∙ B 饱和特性∙ C 继电器特性∙ D 死区特性单选题3.【全部章节】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实验属于:∙ A 物理仿真∙ B 半物理仿真∙ C 数字仿真∙ D 实物验证单选题4.【全部章节】伺服电机由于要克服摩擦和负载转矩,需要有一定的启动电压,这反映了电机的:∙ A 齐次性∙ B 饱和特性∙ C 继电器特性∙ D 死区特性单选题5.【全部章节】下列不属于测试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的是:∙ A 劳斯判据∙ B 输人输出曲线直接记录法∙ C 李沙育图形法∙ D 补偿法单选题6.【全部章节】控制系统性能分析,一般不包括:∙ A 快速性∙ B 准确性∙ C 稳定性∙ D 可实现性单选题7.【全部章节】1惯性环节2积分环节3比例积分环节4比例积分微分环节, 其中属于典型环节的是:∙ A 13∙ B 234∙ C 123∙ D 1234判断题8.【全部章节】根据系统模型设计的模拟电路图是唯一的。

∙正确错误判断题9.【全部章节】微分方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逐项微分法。

∙正确错误判断题10.【全部章节】随动系统采用的二极管全波相敏整流器实质上是一种开关解调器。

∙正确错误判断题11.【全部章节】Bode图、Nyquist曲线都是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工具。

∙正确错误判断题12.【全部章节】随动系统又称伺服系统或伺服机构。

∙正确错误判断题13.【全部章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只有坏处。

∙正确错误判断题14.【全部章节】MATLAB中函数“bode”的功能是求连续系统的根轨迹。

∙正确错误判断题15.【全部章节】MATLAB中函数“bode”的功能是求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

16秋浙大《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一

16秋浙大《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一
B. 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
C. 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
D. 方案序号、判断规则、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
3.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综合结构中,最下层是( )。
A. 财务子系统
B. 业务处理系统
C. 生产子系统
D. 数据管理系统
正确答案:
4. 数据流的具体定义是()。
正确答案:
19. 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0.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管理人员做决策。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1. 所谓实体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C. 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
D. 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正确答案:
14. 开发MIS的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
A. 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B. 完成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C. 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D. 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分析
正确答案:
浙大《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数据就是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8. 数据库是比文件系统更高级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B. 文件处理程序的简称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1.解:(1).选取状态变量为:x1=y, x2=y’,x3=y’’由题可得:a2=1 , a1=4, a0=5所以x3’=-5x1-4x2-x3+3u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1’=x2x2’=x3x3’=-5x1-4x2-x3+3u输出方程为:y=x1将微分方程表达为矩阵形式即得其状态空间表达式:[x1’; x2’; x3’]=[0,1,0;0,0,1;-5, -4, -1][x1;x2;x3]+[0;0;3]uy=[1, 0, 0][x1;x2;x3](2).选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为:x1=y-h0ux2=x1’-h1u=y’-h0u’-h1ux3=x2’-h2u=y’’-h0u’’-h1u’-h2u 由题可得:a0=0, a1=3/2, a2=0b0=-1/2, b1=0, b2=1/2, b3=0所以:[h0;h1;h2;h3]=[1 0 0 0;0 1 0 0;3/2 0 1 0;0 3/2 0 1]^-1*[0 ;1/2;0 ;-1/2]=[0;1/2;0;-5/4]取状态变量为:x1=y-h0u=yx2=x1’-h1u=x1’-1/2ux3=x2’-h2u=x2’所以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x1’;x2’;x3’]=[0 1 0;0 0 1;0 -3/2 0][x1;x2;x3]+[0;1/2;0;-5/4]uy=[1 ,0, 0][x1;x2;x3](3)由题可得:a2=2, a1=3, a0=5;b3=5, b2=0, b1=0, b0=7所以[h0;h1;h2;h3]=[1 0 0 0;2 1 0 0;3 2 1 0;5 3 2 1]^-1*[5;0;0;7] =[5;-10;5;2]取状态变量为:x1=y-h0u=y-5ux2=x1’-h1u=x1’x3=x2’-h2u=x2’所以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x1’;x2’;x3’;]=[0 1 0;0 0 1;-5 -3 -2][x1;x2;x3]+[5;-10;5;2]u2.经典控制理论是建立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以拉普拉斯变换为基础的根轨迹和奈奎斯特判断理论之上。

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

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

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控制理论》课程作业姓名:郭超学号:年级:2012秋学习中心:华家池—————————————————————————————第一章1-1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1-2 分析一个控制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1-3 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1-4 负正反馈如何定义解:将反馈环节取得的实际输出信号加以处理,并在输入信号中减去这样的反馈量,再将结果输入到控制器中去控制被控对象,我们称这样的反馈是负反馈;反之,若由输入量和反馈相加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则称为正反馈。

1-5 若组成控制系统的元件都具有线性特性,则称为线性控制系统。

1-6 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则称为连续控制系统。

1-7 在控制系统各部分的信号中只要有一个信号是时间的离散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控制系统。

1-8控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结构: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控制系统可进行不同的分类: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_; 恒值系统与随动系统;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1-9请画出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并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前向通道,而反馈装置构成了系统的反馈通道。

1-10 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一般有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常见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有劳斯判据 和乃奎斯特判据。

第二章2-1 如图1所示,分别用方框图简化法或梅逊公式计算传递函数()()C s R s (写出推导过程)。

1 方框图简化(a ) (b) (c) (d)图1图1 闭环控制系(e)系统的方块图化简化过程2 梅逊公式:在这个系统中,输入量R (s )和输出量C (s )之间,只有一条前向通道,前向通道的增益为从图可以看出,这里有三个单独的回路。

控制理论大作业

控制理论大作业

一级倒立摆研究(160232 蒋琴)1. 背景介绍倒立摆装置被公认为自动理论中的典型实验设备, 也是控制理论教学和科研中不可多得 的典型物理模型。

通过倒立摆的研究,可以将控制理论所涉及的三个基础学科:力学、 数学 和电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倒立摆中进行综合应用。

在稳定控制问题上, 倒立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

其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便于 模拟和数字实现多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倒立摆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如 PID 、自适应、状态 反馈、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及神经元网络等多种理论和方法。

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方法来实现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就是设法调整闭环系统 的极点分布,以构成闭环稳定的倒立摆系统,实际上,用线性化模型进行极点配置求得的 状态反馈阵,不一定能使倒立摆稳定竖起来,能使倒立摆竖立起来的状态反馈阵是实际调 试出来的,这个调试出来的状态反馈阵肯定满足极点配置。

2. 倒立摆简介倒立摆可以分为直线倒立摆、平面倒立摆和环形倒立摆等。

3. 模型构建3.1 倒立摆系统运动示意图M 小车质量 m 摆杆质量 b 小车摩擦系数2-3 环形倒立摆3-1 倒立摆系统运动示意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I 摆杆惯量F 加在小车上的力x 小车位置Φ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的夹角(逆时针为正)θ摆杆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考虑到摆杆初始位置为竖直向下,顺时针为正)3.2受力分析3-2 倒立摆受力分析图3.3模型构建1)理论分析应用 Newton 方法来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过程如下。

分析小车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可以得到以下方程:Mx'' F bx' N由摆杆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可以得到如下方程:d22 N md2(x lsin )mx'' mlcos '' mlsin ( ')2dt2合并得:(M m)x'' bx' ml[ '' cos ( ')2 sin ] F摆杆垂直方向:P mg m d2(l cos ) ml[ '' sin ( ')2 cos ] dt2I '' Pl sin Nl cos合并得到力矩平衡方程:Pl sin Nl cos I '' (3)当夹角很小时(小于 1rad ) ,可以做如下近似处理:cos cos 1 ,sin sin ,'' 0用 u 代替 F,可得:(M m)x'' bx' ml '' u(I ml2 ) '' mgl(4)mlx''设状态空间表达式为:1)X' AX Bu y CX Du在( 4)式中对 x''和 ' '进行线性求解,可得:x' x'(I ml 2)b m 2gl 2 I ml 2x'' x' u pp '' '' mlb x' mgl(M m) ml u其中: p I(M m) Mml 2 )2)实际问题实际系统参数如下:M 小车质量 1.096kgm 摆杆质量 0.109kgb 小车摩擦系数 0.1N/m/s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 0.25mI 摆杆惯量 0.0034 kg m 2T 采样时间 0.005s 所以,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 0 1 0 0x0 x'' 0 0.0883 0.6300 0 x' 0.8832' 0 0 0 1u0 '' 0 0.2357 27.8570 0 ' 2.3566 整理后,得到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0x' x'' ''' y 10 0 其中: 1 (I ml 2)b p 0 mlb p 00 1 0 22 m 2gl 2 p 0 mgl(M m) p x 0x' 0 ' 00up I(M m) Mml 2ml 2pmlp6)5)x1 0 0001 3.4 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 能观性矩阵:M [B AB A 2B A 3B]0 0.8832 0.0780 1.49150.8832 0.0780 1.4915 0.26290 2.3566 0.2082 65.66622.3566 0.2082 65.6662 6.1506 rank (M ) 4能控性矩阵:N C CA CA 2 CA 3 T1.0000 0 00 0 0 1.00000 0 1.0000 00 0 0 1.00000 - 0.0883 0.6300 00 - 0.2357 27.8570 00 0.0078 0.0556 0.63000 0.0208 0.1485 27.8570 rank ( N ) 4所以,系统是能控能观的,本身即为最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加速度函数
D.脉冲函数
正确答案:
4.以下关于根轨迹的绘制原则,正确的是()。
A.由于根是实数或者共轭复数,所以根轨迹对称与s平面的实轴
B.当K由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的闭环特征根也一定连续变化,所以根轨迹也必然是连续的
C.实轴上根轨迹段右侧开环零、极点数之和为奇数
D.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则在这两个开环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
B.正确
正确答案:
6.系统对各类信号的误差符合迭加原理,都可用Kp. Kφ,Ka来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稳态误差提供误差随t变化的信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闭环控制又称为反馈控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式d[G1(S)H1(s)]/ds=0给出的分离点条件是必要条件
A.错误
B.正确
A.拉普拉斯变换又称为拉氏变换
B.它是一种函数之间的积分变换
C.它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数学工具
D.它把时域中的微分方程变换为复域中的代数方程
正确答案:
8.以下有关传递函数的说明,正确的是()。
A.传递函数的概念仅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一种数学模型
C.传递函数是系统本身的一种属性
D.它表示联系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的常微分方程的一种运算方法
B.正确
正确答案:
22.凡是趋向无穷远零点的根轨迹,都存在渐近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3.最大超调量可用来度量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4.系统脉冲响应的拉氏变换是系统的传递函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5.调整时间与谐振峰值成正比,与谐振频率成反比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带宽宽的系统可有效过滤高频噪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越大,响应速度越慢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叫混合节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开通路是从一节点出发,沿支路箭头方向通过一些节点到达某一节点的途径
A.错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小于或等于4阶的系统根轨迹不可能其有复分离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全根轨迹的极点(包括广义极点)与零点(包括广义零点)的数目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回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叫回路增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1.带宽反映了系统复现信号的能力
A.错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当阻尼比=1时,系统暂态响应中出现周期分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传递函数的概念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系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系统极点的实部控制时间响应的暂态分量是发散还是收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串联校正装置可设计成超前、滞后、滞后-超前三种校正形式
浙江大学17春16秋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
一、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中,有哪几种基本的建模方法?()
A.解析法
B.实验法
C.数值法
D.随机法
正确答案:
2.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稳
B.快
C.准
D.慢
正确答案:
3.下列属于典型输入信号的是()
A.阶跃函数
B.速度函数
正确答案:
5.控制系统按输入输出变量的多少分为哪两类()。
A.单变量系统
B.多变量系统
C.连续系统
D.离散系统
正确答案:
6.下面有关状态空间分析法,正确的是()。
A.它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B.可以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C.可以描述系统的内部特性
D.特别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正确答案:
7.下面有关拉普拉斯变换,正确的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6.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7.任何闭环系统,当反馈传递函数H(s)=1时,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近似相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8.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变量的选择是唯一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9.前向通道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叫前向通道增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1.阻尼自然频率总是大于无阻尼自然频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2.节点用来表示变量或信号的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3.反馈信号与作用误差信号之比,叫做闭环传递函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4.阻尼比等于0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情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5.线性系统的特性可由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26.最小相位系统对应的单位反馈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发散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7.如果劳斯表出现全零行,那么系统必定不稳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8.混合节点不可通过移动支路的方法消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9.频率特性仅适用于定常系统及元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0.稳态误差系数和稳态误差只有对稳定系统才有意义
A.错误
正确
正确答案:
40.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叫阱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9.控制系统按信号传递的形式分为哪两类()
A.单变量系统
B.多变量系统
C.连续系统
D.离散系统
正确答案:
10.控制系统的基本分类有()。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离散控制系统
正确答案:
浙大《控制理论》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40道试题,共80分。)
1.超前校正网络(aTs+1)/(Ts+1)的零点在极点的右边
正确答案:
10.系统的状态方程可用结构图的方式表达出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过渡过程的形式仅与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有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传递函数是一种以系统参数表示的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的极点均在s平面的右半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