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以“学”为本的“生”动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创设以“学”为本的“生”动课堂【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66-02
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是“学”而不是“教”,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体验、生成建构呢?下面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找规律)的学习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创设以“学”为本的“生”动课堂。
1晤: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个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怎么样?准备,开始!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827,女生0566。
男生和女生齐答。
师:好的,旗鼓相当!加大难度。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82736455463,女生0566********。
师:记完举手!(女生人数多)哎呀,男女人数悬殊咋这么大呢?女生说数字。
女生:0566********。
师:我们一起来校验一下。
我宣布:女生以绝对优势获胜!
男生:不公平!女生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0566,然后重复3次。
师:有道理,委屈男同胞啦!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也尤为重要。
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
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思考:“晤,遇也”,课堂开篇通过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注意,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
快速记忆pk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为新课学习埋下伏笔。
】2焐:探究规律
师:(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把你观察后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与同桌交流。
师:有结果了吗?咱们先从盆花说起。
生:盆花每组的第1盆都是蓝花,第2盆都是红花。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盆花是每几盆为一组呢?
生:每2盆为一组。
点击课件演示分组。
师:同学们规律找得真不错!谁能把盆花的摆放规律完整地再说一遍?
生:盆花是每2盆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是蓝花,第2盆是红花。
师:说得真棒!谁能像这样来说说彩灯的规律呢?
生:彩灯是每3盏为一组,每组的第1盏是红灯,第2盏是紫灯,第3盏是绿灯。
师:照这样的规律,第9组的第1盏灯是什么颜色?
生:红色。
师:怎么想的?
生:因为每一组的第1盏灯都是红色。
师:那第108组的最后一盏呢?
生:绿色。
因为每一组的最后一盏都是绿色。
师:真棒!继续看彩旗!
……
师:再看,它们后面的每一组都和前面的一组怎么样?
生:完全一样。
师:像盆花、彩灯、彩旗每组依次排列,而又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周期现象。
(板书:周期现象)
【思考:“焐,煨也”,《找规律》教学的关键在于“找”,在于“探究”,注意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概括、交流,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形成共性的认识过程,进而自然揭示周期现象的本质特征。
】
3悟:求索策略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
生:(实物投影展示)我是用画图的方法,用圆表示蓝花,用三角表示红花,画到第15个是圆,所以是蓝花。
师:这位同学画得好,讲得更好,掌声鼓励!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盆花左起的第1、3、5、7盆是蓝花,第2、4、6、8盆是红花,也就是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
15是单数,所以第15盆
是蓝花。
师:看来用单双数的知识列举,也是一种办法。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有,我是用计算的方法。
师:好,你说我写。
15÷2=7(组)……1(盆),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共15盆花,每2盆为一组,15÷2得到7组余1盆,就是每组的第1盆,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计算的方法不错。
师:刚才同学们在解决盆花问题时,用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方法,看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那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另外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咱们先来解决彩旗问题。
生:15÷4=3(组)……3(面)。
(板书)
师:余3面,你的判断是?为什么呢?
生:余3面就看每组的第3面,所以是黄旗。
师:谁来解决彩灯的问题?
生:15÷3=5(组)。
(板书)
师:现在结果没有余数,怎么判断?
生: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盏,所以是绿灯。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两个问
题用画图法解决的请举手。
人数不多,为什么呢?
生(大部分):麻烦。
师:(问画图的学生)你觉得麻烦吗?
生:画15个并不麻烦,而且很清楚。
师:是啊,画15个并不麻烦。
认为画图法麻烦的同学有话要说吗?
生:假如画100个不就很麻烦吗?
师:(再问画图学生)假如画100个,你还画吗?(该生连忙摇头。
)是的,数量少画图也不错,数量多了画图确实麻烦。
有用单双数知识列举的吗?怎么都不用啦?
生:因为彩灯和彩旗分别是3个、4个为一组,都不是2个为一组。
师:有道理吗?你的思考真深刻。
看来,用单双数知识来列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什么都喜欢计算的方法呢?
生:简便、通用。
师:请你结合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认真观察、对比黑板上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两道算式的结果有余数,后面一道没有余数。
师:有余数,我们该怎么判断结果?没有余数,我们又怎么判断呢?
生:第一道算式余1盆,就看每组的第1盆,所以是蓝花;余3面就看每组的第3面,所以是黄旗;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
个,所以是绿灯。
师:说得太好了!掌声谢谢小老师的精辟总结!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三道算式的被除数一样,除数都不一样。
师:是呀,同样都是求第15个,为什么分别除以2、除以4、除以3呢?
生:因为按规律,盆花是每2盆为一组,所以除以2;彩灯是每3盏为一组,所以除以3;彩旗是每4面为一组,所以除以4。
师:精彩极了!照这位同学这么说,找到规律,根据每组的个数就能确定谁?
生:除数。
师:是啊,简单的算式背后竟蕴涵着这么大的学问。
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规律解决几个问题。
【思考:“悟,觉也”,上述片段教学通过对不同方法的类比,促使学生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炼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由此可见,以“学”为本的“生”动课堂给我们展示的是“晤、焐、悟”的三重境界,与其说学习是一种对话,不如说学习是一种“会晤”;与其说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不如说教学是一种“焐”的艺术;与其说学习是一种刷新的过程,不如说学习是一种悟彻的过程。
晤,强调的是学习状态,学生活动的主要方式;焐,强调的
是学习规律,掌握知识的渐进过程;悟,强调的是学理,学生的自我建构。
以“学”为本的“生”动课堂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课堂的主体是“生”而不是“师”,“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构成了“学习共同体”;课堂成了学习个体间的相遇、会面、接触、面对的场域,由“晤——焐——悟”,直奔课堂教学的最本质的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