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中的电子》优秀教案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中的电子》优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理解离子的形成及表示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3.培养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以及离子的形成。

2.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三、教学过程I.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原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其中原子不显电性。

并提问学生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表达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段和第二段并思考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知识】在原子中,电子是体积小、质量轻的一种小粒子。

不同的原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不同。

例如:1个碳原子含有6个电子,I个氯原子含有8个电子。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问题】我们用什么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呢?【知识】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外也子排布。

【问题】那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怎样的含义呢?教师展示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

【知识】为了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阅读课本中的“多识一点”【问题】一般情况下,哪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哪些原了•容易得到电子?哪些原子比拟稳定?【知识】在化学反响中:有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如多数金属原子;有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如许多非金属原子;也有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如缴、家、氮等稀有气体的原子。

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问题】在化学反响中谁是不改变的?谁是改变的?【知识】化学反响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是指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是原子核外电子。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物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钠原子(Na)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氯原子(C1)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1-) o【问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知识】
除分子、原子外,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3.巩固提高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一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作业:完成课后习题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