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基础培训水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页/共55页
• 试验原理: •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 的时间表示。
•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标准法和代用法)
第13页/共55页
• 试件的制备: • 将用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得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 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 初、终凝时间的测定步骤: •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绪论(熟悉)
• 水泥定义:加水拌合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 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未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 胶凝材料(无机、有机二种) • 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气硬性) • 应用领域广
• 水泥与钢材、木材、塑料统称为四大基础工程材料,由于水泥的用量大、用途广、性能稳定且耐 久性好及其制成品结构性能优良,所以水泥是建筑工程和各种构筑物不可或缺的最大宗材料,而 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会有别的材料可以完全代替它。不仅可用于干燥环境,也可用 于潮湿环境和水中的工程。
• 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标准法和代用法) • 试验方法:标准法
• 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湿布擦拭搅拌锅和搅拌叶后,预估拌和水用 量并准确量取后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
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将搅拌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 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 接着高速搅拌120s后停机。
10mm。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
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第16页/共55页
• 水泥安定性(掌握)
• 试验目的:检验水泥浆在硬化时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 原理:雷氏法是观测由两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外形变化程度。 •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雷氏夹和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准法) • 试验方法:标准法和代用法
第10页/共55页
•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维卡仪标准稠度用试杆至接触玻璃板
时指针对准零点。 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置于玻璃板上的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中,用小刀
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玻璃底板和试模移到维卡仪上, 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 松开,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或释放试杆30s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 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 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即为该水泥的 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 量的百分比计。
第15页/共55页
•
在。完 成 初 凝 时 间 的 测 定 后 , 立 即 将 试 模 连 同 浆 体 以 平 移 的 方 式 从 玻 璃 板 上 取 下 ,
翻转180 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继续养护,并将
维卡仪换上终凝时间测定针。测定时,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
• 材料准备 • 中国ISO标准砂: (1350±5)g • 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在实验室环境下保持24h以上
第21页/共55页
• 胶砂的制备 • 配合比 • 注意事项:见P165 8.6 • 搅拌:低速30s+ 30s高速30s 停90s 高速60s
材料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 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
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临近终凝时间 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
初、终凝测定时均应注意: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
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20且≤50
第二节 水泥的生产工艺(了解)
• 生产工艺:两磨一烧
• 熟料的矿物组成
化合物名称
氧化物成分
缩写符号
硅酸三钙
3CaO·SiO2
硅酸二钙
2CaO·SiO2
铝酸三钙
3CaO·Al2O3
铁铝酸四钙
4CaO·Al2O3·Fe2O3
•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C3S C2S C3A C4AF
• 初凝:失去塑性,尚无强度; • 终凝:开始具有强度时。 • 硬化:强度发展形成水第4泥页石/共5。5页
第17页/共55页
• 水泥净浆拌制 试样制作养护 沸煮测试与判定 • 拌制同标稠 • 试样制作:两种方法不同 • 养护箱温湿度, 24h±2h • 沸煮:180±5min • 测试过程与判定: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 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 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试饼法目测
第2页/共55页
第一节 水泥的品种(掌握)
• 通用硅酸盐水泥定义:
• 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规定的混合材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 料。
• 通用硅酸盐水泥类别(6大)
品种
代号
熟料+石膏
粒化高炉 矿渣
P·I 硅酸盐水泥
P·II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P·S·B 火山灰质硅28d
第14页/共55页
• 测定时,将维卡仪凝结时间用初凝针,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 试针下,降低试针直至与水泥净浆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松 开,使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 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 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 试题
第18页/共55页
• 有D、E、F三个水泥试样,用雷氏夹测其结果如下,请计算结果并作结论判断(单位为 mm)。
项目 编号
D
D1
D2
E
E1
E2
F
F1
F2
A
C
C—A
测定 值
判断
11.0
13.0
2.0
12.0
18.5
6.5
重做
11.0
17.0
6.0 5.75 不合格
12.5
18.0
5.5
11.0
• 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选择性指标,比表面积和筛余表示. 硅酸盐水泥和普硅水泥用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 其他通用水泥用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
筛筛余不大于30%表示.
第7页/共55页
第四节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
• 一般规定(了解)
• 水泥现场取样方法 • 要点:连续或多点取样,总量不少于12kg,过筛,分试验样和封
存样. • 试验前的准备
• 密封存放于干燥容器 • 0.9mm方孔筛过筛 • 试验室温度 • 要点:试验室温度、湿度;养护箱温度、湿度;水养护箱
温度。 • 检测用水:洁净的第饮8页用/共水55,页 有争议时用蒸馏水。
• 试验方法标准
• 试验目的、原理(了解) • 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熟悉) • 试验过程 (掌握) • 试验结果计算与处理(掌握)
100
≥95
≥95 ≥80且<95 ≥50且<80 ≥30且<50 ≥60且<80
≤5 -
>20且≤50 >50且≤70
-
组分
火山灰质混 合材料
粉煤灰
-
-
-
-
-
-
>5且≤20
-
-
-
-
>20且≤40
-
石灰 石 ≤5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60且<80
-
-
>20且≤40 -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50且第<830页/共55页
水泥(g)
标准砂(g)
450±2
1350±5
第22页/共55页
水(g) 225±1
• 试件制作 • 振实台成型:分两层,每层60次 • 试件尺寸: 40mm×40mm×160mm
第23页/共55页
• 试件养护 •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 体分在两个以上的龄期内) • 脱模(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 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 水中养护(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每个养护 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龄期或延迟至 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 28d±8h
第24页/共55页
• 抗折强度试验 • 加荷速率(50±10)N/s •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 每个试件的抗折强度计算(精确至0.1 MPa)
• 判定:三个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 MPa)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 个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如有两 个试件的测定结果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含量% 44~62 18~30 5~12 10~18
第三节 水泥的主要技术要求(掌握)
• 化学指标(%)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烧失量 三氧化硫 氧化镁 氯离子
硅酸盐水泥
P·I ≤0.75 ≤3.0
P·II ≤1.50 ≤3.5
≤3.5
≤5.0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
•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熟悉)
• 试验目的: • 测定水泥浆具有标准稠度时需要的加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试 验、拌合水泥净浆加水量的依据。
• 试验原理:
第9页/共55页
•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 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
≤6.0 ≤4.0
P·S·B -
-
-
≤0.06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
-
≤3.5
≤6.0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
-
• 碱含量:Na2O+0.658K第2O5页计/共算55值页表示,为水泥的一项选择性指
• 物理指标 • 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与其它水泥的终凝不一样 • 初凝都是不小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不大于 390min,其他5大类水泥不大于600min。 • 安定性
• 游离氧化钙:沸煮法 • 游离氧化镁:压蒸法 • 石膏:长期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上两种方法均不适合.
第6页/共55页
• 强度
• 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 • 只有硅酸盐水泥有62.5、62.5R,只有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
泥有32.5、32.5R • R型水泥为早强型
14.5
3.5
3.25 合格
12.0
15.0
3.0
第19页/共55页
• 水泥胶砂强度(重点)
•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的胶砂强度 评定水泥强度等级或判定水泥的
质量。 • 试验室环境
• 试体成型试验室 •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 • 试体养护池
第20页/共55页
• 仪器设备 • 胶砂搅拌机 • 三联模 • 水泥胶砂振实台 • 水泥抗折、抗压强度试验机及夹具
第11页/共55页
• 若试杆沉入净浆后距底板的距离不在(6±1)mm的范围内,应根据试验情况,重新称 样,调整用水量,重新拌制净浆并进行测定,直至满足为止。
• 水泥凝结时间(熟悉)
• 试验目的: • 水泥的凝结时间是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通过试验测定 水泥的凝结时间,评定水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确定其能否用于工程中。
第25页/共55页
• 抗压强度试验 • 加荷速率( 2400±200 )N/s • 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 • 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计算(精确至0.1 MPa) Rc= Fc/A=0.000625 Fc • 判定:六个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 MPa) 。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 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 试验原理: •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 的时间表示。
•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标准法和代用法)
第13页/共55页
• 试件的制备: • 将用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得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 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 初、终凝时间的测定步骤: •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绪论(熟悉)
• 水泥定义:加水拌合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 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未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 胶凝材料(无机、有机二种) • 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气硬性) • 应用领域广
• 水泥与钢材、木材、塑料统称为四大基础工程材料,由于水泥的用量大、用途广、性能稳定且耐 久性好及其制成品结构性能优良,所以水泥是建筑工程和各种构筑物不可或缺的最大宗材料,而 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会有别的材料可以完全代替它。不仅可用于干燥环境,也可用 于潮湿环境和水中的工程。
• 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标准法和代用法) • 试验方法:标准法
• 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湿布擦拭搅拌锅和搅拌叶后,预估拌和水用 量并准确量取后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
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将搅拌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 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 接着高速搅拌120s后停机。
10mm。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
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第16页/共55页
• 水泥安定性(掌握)
• 试验目的:检验水泥浆在硬化时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 原理:雷氏法是观测由两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外形变化程度。 •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雷氏夹和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准法) • 试验方法:标准法和代用法
第10页/共55页
•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维卡仪标准稠度用试杆至接触玻璃板
时指针对准零点。 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置于玻璃板上的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中,用小刀
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玻璃底板和试模移到维卡仪上, 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 松开,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或释放试杆30s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 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 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即为该水泥的 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 量的百分比计。
第15页/共55页
•
在。完 成 初 凝 时 间 的 测 定 后 , 立 即 将 试 模 连 同 浆 体 以 平 移 的 方 式 从 玻 璃 板 上 取 下 ,
翻转180 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继续养护,并将
维卡仪换上终凝时间测定针。测定时,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
• 材料准备 • 中国ISO标准砂: (1350±5)g • 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在实验室环境下保持24h以上
第21页/共55页
• 胶砂的制备 • 配合比 • 注意事项:见P165 8.6 • 搅拌:低速30s+ 30s高速30s 停90s 高速60s
材料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 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
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临近终凝时间 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
初、终凝测定时均应注意: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
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20且≤50
第二节 水泥的生产工艺(了解)
• 生产工艺:两磨一烧
• 熟料的矿物组成
化合物名称
氧化物成分
缩写符号
硅酸三钙
3CaO·SiO2
硅酸二钙
2CaO·SiO2
铝酸三钙
3CaO·Al2O3
铁铝酸四钙
4CaO·Al2O3·Fe2O3
•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C3S C2S C3A C4AF
• 初凝:失去塑性,尚无强度; • 终凝:开始具有强度时。 • 硬化:强度发展形成水第4泥页石/共5。5页
第17页/共55页
• 水泥净浆拌制 试样制作养护 沸煮测试与判定 • 拌制同标稠 • 试样制作:两种方法不同 • 养护箱温湿度, 24h±2h • 沸煮:180±5min • 测试过程与判定: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 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 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试饼法目测
第2页/共55页
第一节 水泥的品种(掌握)
• 通用硅酸盐水泥定义:
• 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规定的混合材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 料。
• 通用硅酸盐水泥类别(6大)
品种
代号
熟料+石膏
粒化高炉 矿渣
P·I 硅酸盐水泥
P·II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P·S·B 火山灰质硅28d
第14页/共55页
• 测定时,将维卡仪凝结时间用初凝针,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 试针下,降低试针直至与水泥净浆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松 开,使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 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 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 试题
第18页/共55页
• 有D、E、F三个水泥试样,用雷氏夹测其结果如下,请计算结果并作结论判断(单位为 mm)。
项目 编号
D
D1
D2
E
E1
E2
F
F1
F2
A
C
C—A
测定 值
判断
11.0
13.0
2.0
12.0
18.5
6.5
重做
11.0
17.0
6.0 5.75 不合格
12.5
18.0
5.5
11.0
• 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选择性指标,比表面积和筛余表示. 硅酸盐水泥和普硅水泥用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 其他通用水泥用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
筛筛余不大于30%表示.
第7页/共55页
第四节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
• 一般规定(了解)
• 水泥现场取样方法 • 要点:连续或多点取样,总量不少于12kg,过筛,分试验样和封
存样. • 试验前的准备
• 密封存放于干燥容器 • 0.9mm方孔筛过筛 • 试验室温度 • 要点:试验室温度、湿度;养护箱温度、湿度;水养护箱
温度。 • 检测用水:洁净的第饮8页用/共水55,页 有争议时用蒸馏水。
• 试验方法标准
• 试验目的、原理(了解) • 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熟悉) • 试验过程 (掌握) • 试验结果计算与处理(掌握)
100
≥95
≥95 ≥80且<95 ≥50且<80 ≥30且<50 ≥60且<80
≤5 -
>20且≤50 >50且≤70
-
组分
火山灰质混 合材料
粉煤灰
-
-
-
-
-
-
>5且≤20
-
-
-
-
>20且≤40
-
石灰 石 ≤5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60且<80
-
-
>20且≤40 -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50且第<830页/共55页
水泥(g)
标准砂(g)
450±2
1350±5
第22页/共55页
水(g) 225±1
• 试件制作 • 振实台成型:分两层,每层60次 • 试件尺寸: 40mm×40mm×160mm
第23页/共55页
• 试件养护 •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 体分在两个以上的龄期内) • 脱模(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 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 水中养护(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每个养护 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龄期或延迟至 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 28d±8h
第24页/共55页
• 抗折强度试验 • 加荷速率(50±10)N/s •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 每个试件的抗折强度计算(精确至0.1 MPa)
• 判定:三个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 MPa)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 个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如有两 个试件的测定结果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含量% 44~62 18~30 5~12 10~18
第三节 水泥的主要技术要求(掌握)
• 化学指标(%)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烧失量 三氧化硫 氧化镁 氯离子
硅酸盐水泥
P·I ≤0.75 ≤3.0
P·II ≤1.50 ≤3.5
≤3.5
≤5.0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
•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熟悉)
• 试验目的: • 测定水泥浆具有标准稠度时需要的加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试 验、拌合水泥净浆加水量的依据。
• 试验原理:
第9页/共55页
•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 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
≤6.0 ≤4.0
P·S·B -
-
-
≤0.06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
-
≤3.5
≤6.0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
-
• 碱含量:Na2O+0.658K第2O5页计/共算55值页表示,为水泥的一项选择性指
• 物理指标 • 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与其它水泥的终凝不一样 • 初凝都是不小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不大于 390min,其他5大类水泥不大于600min。 • 安定性
• 游离氧化钙:沸煮法 • 游离氧化镁:压蒸法 • 石膏:长期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上两种方法均不适合.
第6页/共55页
• 强度
• 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 • 只有硅酸盐水泥有62.5、62.5R,只有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
泥有32.5、32.5R • R型水泥为早强型
14.5
3.5
3.25 合格
12.0
15.0
3.0
第19页/共55页
• 水泥胶砂强度(重点)
•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的胶砂强度 评定水泥强度等级或判定水泥的
质量。 • 试验室环境
• 试体成型试验室 •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 • 试体养护池
第20页/共55页
• 仪器设备 • 胶砂搅拌机 • 三联模 • 水泥胶砂振实台 • 水泥抗折、抗压强度试验机及夹具
第11页/共55页
• 若试杆沉入净浆后距底板的距离不在(6±1)mm的范围内,应根据试验情况,重新称 样,调整用水量,重新拌制净浆并进行测定,直至满足为止。
• 水泥凝结时间(熟悉)
• 试验目的: • 水泥的凝结时间是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通过试验测定 水泥的凝结时间,评定水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确定其能否用于工程中。
第25页/共55页
• 抗压强度试验 • 加荷速率( 2400±200 )N/s • 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 • 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计算(精确至0.1 MPa) Rc= Fc/A=0.000625 Fc • 判定:六个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 MPa) 。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 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