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
******************
摘要:智能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建设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体框架中,既是核心工作之一,也是提升电网智能化运营水平的关键。
智能化技术的实现,
为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维护提供了现代化平台,也为电网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前言
我国的电网不断发展,各种等级的变电站建设也在不断增多,国家加强了智
能电网的建设力度,在现有电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大运行体系,优化电网调
度与设备运行的资源配置,提升供输电设备与电网调度的有效融合,完善调度的
功能结构,提高电网的调度与安全稳定的供输电能力,努力实现电网的调控一体化。
1、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1.1、一次设备的可靠性较高,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绝缘材料对其进行
保护,有利于提升一次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自冷型与大型的主变压器
逐渐优化,可以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节约场地的应用。
1.2、对于电网变电运行二次保护系统而言,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数字技
术与计算机技术等,提升二次保护设备的智能化变革程度,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
速度。
1.3、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已经建设了网络信息系统,可以纠正
一些不正确的工作行为,全面提升作业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减少企业资源整合中
存在的各类问题。
同时,电力企业还能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创新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方式[1]。
2、智能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
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的首要条件就是抓好运行设备维护管理与设备运行操作,只有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才会有保障。
要真正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做到标本兼治,就要将变电站内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做实抓好,认识到每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3.1、智能电网中变电站的综述
从智能电网的概念出发,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是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变电站的基础设施,依托于整个系统的信息库以及传送装置、动态的实时监控等实际的操作来使得整体的系统能够更加的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
而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应用可以使得变电站的功能实现内外方向的联动,保证系统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实现更为良好的自动化控制,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实际操控过程所产生的干扰。
因此智能电网系统下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最为实际的优势就在于其智能性和可操作性[2]。
3.2、智能电网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技术支撑
因为在智能电网的整个系统模式中,对于变电站这样基础设备的控制通常是以集中控制的模式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整体指令的下达和完成能够有效进行,需要在整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实现人工和智能化的有效结合。
因此这对于智能电网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首先是要对于实时的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有效监督,在智能电网的系统监管下对实际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调整。
其次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非线性电器元件的配置较为复杂,其对于电脑控制的相关技术要求是更为严格的。
因此,要实现整体的良好运行就需要技术人员将更多的监测环节放在电力设备的实际运作方面,同时,因为智能化模式的引进,人工方面的分析被自动化的系统分析所取代,在区域内的自动解析也就细化为了
系统的单步操作,在这样一个操作基础上,实现人机的交互以及故障的及时反馈,实际影响着整体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3、智能电网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模式
首先是针对于电网运行的异常情况监察。
智能变电站应该是对于实际系统内
的各个信息,特别是针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识别其
故障和异常信息生成指令进行必要时的故障报备。
在传统的变电站管理模式中,
对于这种异常情况的出现和预警实际的确定范围较大,无法实现对于故障的精准
处理,而目前的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系统当中的实时监测功能,对于实际的异常
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对故障的特殊部位进行准确锁定,使得技术人员在获得准确
的信息预警之后,能够及时排查整个系统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是
二次设备的状态检测。
在智能电网系统当中智能的终端和直流系统能够有效收集
二次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的实际信息,将其进行信息集成,实现对其状态的精准
分析,以避免在电能检测试结果不准确,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最后是远程的顺序
控制。
依托于智能化的技术和实际的系统发展,智能发电站不仅能够在自身方面
做到集中控制,还可以在远程的顺序化控制方面实现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的信息操控,使之与中心调度有效对接,进行高效的遥感操作[3]。
4、促进智能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4.1、重视运行管理,强化设备管理
可以为变电站统一配置录音笔,旨在全过程动态监督操作流程,还要对变电
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找准自身的定位与日后整
改的方向,变电站的运行分析内容要做到数据详实、内容科学规范且具有针对性,还要注重健全运行值班制度,确保变电的安全运行。
另外,所谓的强化设备管理
是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间隔时间,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定期组织维修人员使用红外线测温仪等高精尖设
备加大巡视力度,防止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4.2、应加强对电力变电设备的管理
有关部门应该尽可能筹集资金将设备更新升级工作做好,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电力事业的发展节奏.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工作,查看其中是否有着漏洞或者安全隐患,当发现这些的存在时,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而且要依照设备的情况提前做好的修检规划,在修检过程中,一定得配上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最先进的设备,这件工作关乎着变电运行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必须谨慎对待。
4.3、全面采取新管理模式
由于新旧两种模式的存在实在难以进行管理,所以应该统一使用新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活动。
这种新管理模式更加地注重对新信息的吸收,根据所吸收的新信息来进行接下来工作的安排,增强工作的合理性,而且变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在原有阶段尚且有效的制度,等到了下一阶段或许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用,这要求管理者要随着阶段的不断改变,对制度持续的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
在这种管理模式作用下,让电力变电运行管理的效力大大提升[4]。
结语
目前来看,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对于电力行业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而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决定着实际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因此,应依托于目前的智能化技术,及时对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做出革新,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参考文献
[1]孙永新.浅析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J].卷宗,2015,5(12):853.
[2]赵锐.浅析集控模式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完善[J].中国科技纵
横,2011(23):329-329.
[3]陆施安.浅析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科学与财
富,2014(12):201-201.
[4]李毅.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