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赶海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孩子和他的家人一起赶海捞鱼的故事。
本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它有着生动的形象、简单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
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赶海》也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赶海捞鱼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文本内容,准确阅读文本•掌握文本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加家庭情感•培养孩子们的勇敢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孩子们了解赶海捞鱼过程和方法•通过多次阅读和朗读,让孩子掌握文本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如何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认识和态度四、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导入老师首先可以和孩子们谈谈大海的神奇和美妙之处,引导孩子们对海洋产生热爱和探索的兴趣。
然后,老师可以询问孩子们,他们是否听说过赶海捞鱼这样的事情,以了解孩子们的预先知识储备情况。
最后,老师可以请孩子们翻阅一些图片,显示赶海捞鱼的情况,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阅读与理解老师可以将整篇文章分成几个段落进行解析,让孩子们逐段理解文章,掌握文本的大意和关键细节。
在孩子们理解每个段落之后,还可以与孩子们分享与自己相关的类似经历。
老师还可以要求孩子们朗读文章,让孩子们加深理解并增强记忆。
3.情感体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并建立起情感共鸣,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活动,如模拟赶海捞鱼的过程、制作赶海的海报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体验,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赶海捞鱼的方式,还能够增强对家庭团结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也能体验到探索自然的乐趣。
4.知识总结在学习本篇课文的最后阶段,老师可以与孩子们共同总结文本的核心内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
《赶海》说课稿11篇
《赶海》说课稿11篇《赶海》说课稿1《赶海》一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
__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应着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领会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感。
其中捉蟹、捏虾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生动。
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采用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具体设置如下程序教学:一、引出“趣”,切入重点.伴乐引读感受赶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有趣的事。
多媒体出示赶海画面,让学生说说赶海有哪些趣事,体会文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去海边赶海。
快读全文,找出具体写赶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紧扣“趣”,辐射全篇。
1、仔细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赶海的有趣场景,分别加上小标题,理清脉络。
2、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哪个场景最有趣?从那些地方看出这个场景的有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自读感悟能力。
3、导读重点场景,捉螃蟹部分先让学生试读,通过表演体会捉螃蟹给我带来的乐趣。
抓住两个“原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感画面。
通过第一个“原来”使学生体会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的专注神情与“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的鲜明对照,通过第二个“原来”使学生体会到螃蟹作最后挣扎令人忍俊不禁的情形。
导读“捏大虾”时学生品味比喻句的精当,通过朗读想象大虾大摇大摆神气十足的样子,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只一捏”便俘虏了“武将”的那种得胜时的喜悦心情。
4、自读感悟这两个场景的“趣”。
5、学生自由读4、5节。
结合前文,插图,体会大海的宁静美。
三、再品“趣”,整体回归。
师述。
把学生带入情境:“我”迎着柔和的海风,沐浴着夕阳的余挥,踩着软绵绵的沙滩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极了,不由得哼起了最爱唱的歌。
细心的同学最会发现问题,仔细把第一、第五自然段读一读,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这样写更加突出了赶海的乐趣和难忘。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教材基本情况《赶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教材篇目,主要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沿海的沙滩上赶海捞海蟹的故事。
该篇的文本由张仲景所写,朱虹梅所画。
文章通俗易懂,讲述性强,文学特色突出。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本教学活动是依照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要求制定,并结合教材《赶海》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1.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能听懂故事情节,领会文图的基本意义,初步感知文章中的文学形式;2.开发语言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实现阅读与口语表达的有效衔接;3.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丰富其课外生活,引导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与评析3.1 教学前准备1.教师获取教材及相关资源,并认真阅读教材;2.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及目标,并制定教学计划;3.教师检查教学制作、准备课件和教学PPT等教学辅助材料;3.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要旨在学生还未接触教材之前,教师先利用PPT图片或其它语言方式对本故事进行阐述、概括,使学生对于故事情节、主人公、文学特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
3.3 阅读教材与视频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先观看配备海珍品的海滩。
接着,教师请学生深入阅读本文,比较故事中的场景与视频实景的异同,概括文章主要人物和环境,并进行情景复述,以便更好理解本文的特色。
3.4 分角色阅读与剖析文章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在分别出演“海边儿童”“海蟹”“寿水国王”等主要角色的基础上,利用教材,让学生为角色设置形象化的台词,同时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情节规律和形象等情节。
3.5 互动体验并情感交流在理解文章主题及形式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捕捞的规律和技巧,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互动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引导学生情感交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设计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设计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朗读《赶海》课文,理解语文大意,掌握词语“海滨”、“船夫”等,感受节约粮食的正确观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心、节约意识;3.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朗读《赶海》课文,掌握词语“海滨”、“船夫”等;2.教学难点:感受节约粮食的正确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老师为学生展示一张鱼市场的图片,问学生:你们去过鱼市场吗?在鱼市场里你们看到过什么?(在这个问题引导下,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海鲜市场”、“渔民”等概念)2.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渔民,鱼市场会是什么样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出《赶海》的主题)3.引导学生背诵一句话:“生产是第一需要”,让学生了解节约的重要性。
2. 学习课文并理解(30分钟)1.教师读一遍《赶海》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生词:“海滨”、“船夫”等。
3.让学生自主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教师出示PPT展示《赶海》中人物形象,通过图片说明人物所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情感丰富和不同情感的表现方法。
3. 朗读课文(20分钟)1.教师再次读一遍《赶海》课文。
2.让学生分组读课文,进行角色分配。
每组读完之后,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氛围和人物情感表现课文。
4. 感悟节约粮食的重要性(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展示肝脏和两个月内消耗的食物量,让学生了解食物对人身体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节约粮食?3.通过事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餐厅浪费粮食的行为和粮食的浪费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4.让学生召开环保会议,进行讨论节约粮食的方法和社会意义。
四、作业布置(5分钟)1.作业一:默写《赶海》中的生词,并总结出同义词、反义词。
2.作业二:写一篇100字文章,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简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次《赶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语言环境,通过图片、PPT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赶海》中情节,感知课文情感,进而达到掌握词语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赶海的习俗和意义,了解大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赶海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赶海的习俗和意义,感受大海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场景的想象与感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赶海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赶海的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大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海边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赶海的了解和经历。
(3)简介课文《赶海》,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 深入理解(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赶海活动有哪些习俗和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大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赶海的场景和过程,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赶海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观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赶海的乐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赶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与赶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赶海的了解和经历。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小组合作完成与赶海相关的任务,如绘制赶海场景、表演赶海过程等。
4. 课堂讲解与练习:(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语练习。
(3)学生进行赶海主题的写作练习。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赶海经历或想象中的赶海场景。
(3)教师推荐与赶海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与赶海相关的写作练习。
(3)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景色或事物。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设计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设计七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赶海》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故事情节。
2.能在老师指导下朗读课文,为营造生动活泼的赶海场景创造氛围。
3.能根据课文提供的语境,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短语,并能在造句时使用它们。
4.能书写字词:海、桥、岸、钓竿、有趣、社会主义等。
二、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和描述课文的情节。
2.熟练掌握重点词汇及短语的意思,并在造句时使用。
3.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1.对于一些生僻字,如“嵩”,需要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解读。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成语,如“家财万贯”等,为学生理解故事提供帮助。
四、教学材料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赶海》一文,黑板、彩笔、教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口述:“大家都是海边长大的小朋友,一定和我一样喜欢去海边捉鱼、玩耍吧。
你们知道有什么职业是和海相关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故事,讲述的就是和海相关的故事。
”(2)教师出示板书,引导学生思考标题“赶海”的含义。
(3)教师将学生引导到地图上,见于海、山、河、城市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些海边的事情,如海浪、海鸥等。
(4)教师指出在课文中会提到很多与海有关的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讲授(1)教师朗读《赶海》故事,然后让学生跟读,从头到尾的朗读一遍,目的是要让学生熟悉故事背景和情节。
(2)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海边的画面,并向学生介绍钓鱼的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重点关注其中的难点词汇和短语,如“海燕”、“嵩”,并且为学生解释故事中的一些成语,如“家财万贯”等。
(三)小结和评价(1)教师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赶海》故事,故事中让我们了解了钓鱼的方法,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趣和富有想象力的词汇。
同时,在我们阅读故事时,我们也学习到了一些成语,如威风凛凛、家财万贯等。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采用拨轮评价法或其他教学评价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赶海的习俗和乐趣,了解大海的壮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赶海的看法和体验。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赶海的习俗和乐趣,感受大海的壮丽景色。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赶海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说一说对赶海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自然,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美景的作文。
3. 调查了解家乡的赶海习俗,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收集团队讨论的结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海边或渔村,亲身体验赶海的活动。
2. 邀请当地渔民或海边的居民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赶海经验和故事。
3. 开展赶海主题的绘画、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赶海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3.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九、课程资源1. 与赶海相关的图书、杂志、报纸articles。
苏教版三下语文25《赶海》朗读+知识点导学
课文朗读♬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课文知识点一、生字组词舅jiù(舅母、外舅、舅侄、舅公)哗huā(喧哗、哗笑、哗然、哗变)蟹xiè(蟹脚、河蟹、海蟹、蟹爪)捞lāo(捕捞、打捞、渔捞、捞本)捡jiǎn(捡拾、捡漏、收捡、捡点)哦ò(好哦、老哦、饿哦、好气哦)虾xiā(龙虾、小虾、虾仁、虾皮)喧xuān(喧闹、喧哗、喧扰、惊喧)霞xiá(彩霞、红霞、霞光、云霞)最zuì(最好、最后、最终、最近)二、多音字应yīng(应有尽有)yìng(应接不暇)哗huā(哗哗地)huá(喧哗)似sì(似乎)shì(似的)三、近义词故乡——家乡好像——仿佛寻找——寻觅究竟——毕竟喧闹——热闹恢复——还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四、反义词兴奋——沮丧喧闹——安静自由自在——提心吊胆五、理解词语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逃脱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俘虏: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喧闹:喧哗热闹。
恢复:使变成原来的样子。
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
(多指人)东逃西窜:逃到东,又窜到西。
到处逃窜。
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六、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照“赶到海边—抓蟹捉虾—满意而归”的顺序,记叙了“我”赶海的过程。
七、句子解析1.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浪花以人的神态、心理,生动地描述了大海退潮时的情形,以及与赶海人之间的互相依恋、嬉戏的情趣,也表达了“我”赶海时的兴奋与快乐之情。
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总体写出了赶海人的活动情况,概括了沙滩上的热闹景象。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赶海的场景和过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赶海的乐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通过观察、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所见所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感受赶海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观察、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所见所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生字词卡片。
3.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视频,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参加过赶海吗?赶海有什么趣事?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3. 感受赶海的乐趣(1)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赶海的场景。
(2)小组讨论:你们觉得赶海有趣吗?为什么?(3)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场景,试着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有趣场景,分享描绘的语言。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篇关于赶海的短文。
3. 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课件
重点词句解析
关键词解析
挑选文中的关键词,如“波涛汹涌” 、“满载而归”等,解释其在文中的 含义和作用。
佳句赏析
挑选文中的优美句子,如“夕阳西下 ,海鸥飞翔”,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 达效果。
Part
03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总结词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出赶海的场景,让学生感受 到大海的美丽和神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反馈2
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表现出 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 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学生建议2
希望教师能够组织一些课外拓展 活动,如参观海洋博物馆等,以 增加对海洋的了解和兴趣。
学生反馈1
大部分学生对《赶海》一课的内 容很感兴趣,认为课文内容生动 有趣,但部分生词较难理解。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拓展。
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过于依赖讲授 法,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 的机会,应结合更多互动式教学方 法。
教学节奏把握
部分学生在课堂节奏上显得有些吃 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节 奏的把握,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 课堂节奏。
学生反馈与建议
学生建议1
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与海 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Part
02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
历史背景
介绍《赶海》一文的创作背景, 即20世纪50年代的渔民生活,以 及当时的社会环境。
地理知识
介绍文章中提到的赶海地点,如 青岛、海南等地的地理位置和特 点。
课文内容解析
情节梳理
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包括主人公的赶海经历、所见所闻以及情感变化。
苏教版三下_11.赶海【优质教案】.doc
11.《赶海》教案教材分析: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
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到满载而归。
学情分析:“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
“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播放《大海啊!故乡》,出示课文插图)(相机板书:海)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赶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赶海的习俗和意义,了解大海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赶海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赶海的快乐和激动。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坚韧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想象等方式,感受赶海的快乐和激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赶海习俗和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赶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与赶海相关的资料或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赶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回顾赶海的场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享收集到的与赶海相关的资料或故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讨论与想象(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赶海的习俗和意义。
(2)学生运用想象,描述自己赶海的经历或感受。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赶海的意义。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赶海的短文,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想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赶海的习俗和意义,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苏教版《赶海》优秀教案设计瑞文教育文库
苏教版《赶海》优秀教案设计苏教版《赶海》优秀教案设计成为会员免券下载立即下载1下载券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需要1下载券立即下载成为会员,免券下载苏教版《赶海》优秀教案设计【教材简析】《赶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以倒叙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文章处处趣味四溢,洋溢着浓浓的真挚情怀:1、赶海经历描写得生动而具体,富有童趣。
全文内容紧紧扣住“趣”字展开,文章以赶海为引线,抓住“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等几件形象而充满童真的趣事。
2、语句妙趣横生,情景交融,读来回味无穷。
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是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好教材。
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别用了四个语气词、一个比喻句,此外文章还在第四段用了一种平静、和谐的笔调描绘了夕阳西下、满载而归的情景,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给人留下更多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更通过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动人歌曲“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首尾呼应的方式抒发了小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一份依恋、一份浓情、一份长大后挥之不去的真挚情怀。
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颇具所谓圆合之美。
【设计理念】1、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充分留给学生语文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听、说、读、演等活动中主动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2、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顺学而导”,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注重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感受学习的过程,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个性化的学习。
【学情与对策】作者以孩童的独特视角,以孩童的独特体验和孩童的独特话语来叙写赶海的经历,语言活泼,贴近儿童,充满童趣,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喜欢朗读、乐于想象,敏于创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后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后感《赶海》是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海边活动——赶海。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生动的语境中,体会赶海活动的欢乐,了解海洋中的生态以及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赶海活动;2.认识海洋中的生态;3.熟悉描述顺序方法和描述事物的文字表达方法;4.培养观察,联想能力。
技能目标1.学会看图说话,通过图画理解文章;2.学会用描述顺序的方法,把赶海的过程描述清楚;3.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本质。
情感目标1.爱护自然,了解生态保护知识;2.学会分享快乐,体验集体活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1.理解赶海活动,能够用描述顺序的方法精确描述赶海的过程;2.了解并学会利用生活常识,保护生态环境;3.学会分享快乐,乐于和同学们一起参与集体活动。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实物准备:沙滩玩具,塑料袋等;3.课件准备:《赶海》课文及课堂互动小游戏,PPT或者黑板板书等;教学步骤导入介绍赶海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游玩时的趣闻与经历,制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
导入过程如下:1.让学生观看一段赶海的视频短片,引发他们的兴趣;2.通过略带幽默的语言,描述赶海的活动,激发出学生们的阅读欲望,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赶海》。
学习1.学习《赶海》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赶海过程;3.把赶海的过程描述清楚,利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写出自己的文章。
探究1.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学习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拓展1.通过沙滩玩具,让学生们体验赶海活动;2.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赶海经验和其它生态保护知识;3.设计课堂互动小游戏,帮助学生们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体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三年级的小学生们对于海洋和生态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孩子们都对保护环境和动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3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3篇《赶海》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从读中感受“俺”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同学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俺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俺说:老师,俺从没见过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
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2 播放课件,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
同学欣赏。
3 生谈感受。
(大海真美.真壮观等)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是啊,大海真美啊。
今天俺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1 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 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趣3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俺”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4 生边读边考虑问题。
教师巡视。
5 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过渡:通过初读课文,俺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
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
读慢一些,给自身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 同学读、想、说。
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1 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
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 指名交流汇报。
(按同学汇报的顺序来讲)A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
俺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干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 “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示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1课《赶海》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1课《赶海》课文及教案【导语】《赶海》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文章。
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限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4、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赶海》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赶海》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赶海》教学设计 1一、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1、师述:同学们,喧闹了一天的大海退潮了,海滩上留下了小巧玲珑的海星,妙趣横生的螃蟹,神气威武的大虾,以及五颜六色的贝壳、海螺,这时人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来到海滩上“赶海”,今天我们再一次随着作者到大海边赶海。
老师板书课题。
2、赶海必须要抓紧时间,我们就赶紧乘上词串列车前往大海边吧(分行指读,再齐读、拍手读)暑假舅舅去赶海喧闹沙滩抓海星逃窜夹住捉螃蟹长须俘虏捏大虾3、读着这些有趣的词串,我们就来到了喧闹的大海边。
作者主要写了赶海的哪些事情呢?生: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老师相机板书)4、老师:“同学们,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些赶海的事情,可真有趣呀(板书:有趣)4、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课文的2、3小节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再画出关键词语,谈一谈感受。
二、细读品悟:(一)导学追浪花:1、学生谈体会:2、师:回想一下,你追赶过浪花吗?什么感受?生:特别开心、兴奋。
师:孩子们,我们也一起痛快地追赶浪花吧!(二)导学“摸海星”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有趣?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摸到的海星是什么样的?师:怪不得,作者摸到了海星会惊喜、激动,忍不住自豪的喊了一声“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谁来读一读此时你的心情。
(指读)2、小结:短短的一句话,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摸海星画面。
(三)导学:捉螃蟹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有趣?2、师:同学们看,螃蟹可不好惹,举着两把像剪刀一样的大螯,正想办法四处逃窜呢!被大螯夹住手,多疼呀!你还会不会再捉呢?3、练习感情朗读。
师小结:是啊,作者恰当地运用这些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痛中有乐,乐中有痛,而这过程的体验,也许正是它的乐趣所在吧。
(四)导学:捏大虾:1、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有趣?师:你见过戏台上的武将吗?我们来看看,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我会做
暑( 暑假 )
逃( 逃走 )
shǔ
属( 属于 ) 舅( 舅妈 )
táo
陶( 陶冶 )
jiù
就( 成就 )
我会做
须( 必须 )
俘( 战俘 )
xū
需( 需要 ) 虏( 俘虏 )
fú
伏( 伏击 )
lǔ
鲁( 鲁莽 )
填一填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刚巧( 正巧 )
兴奋( 高兴 )
舒服( 舒适 )
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暑假”点明了赶海的 时间 。
这句写出了“我”赶海 的兴奋与快乐。 。
迫切 “闹着”则体现了“我”赶海的心情 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
这些内容则赋予 浪花 以人的神态和 心理 ,生动地描述了大海退 潮时的情景,使浪花奔涌跳跃的形象跃然纸上。
(2)这篇文章抒发了什么情感?
我会读
shì páng xiâ
hēi
qín
似 螃 蟹 嘿 擒
似的 螃蟹 螃蟹 嘿嘿 擒拿
我会读
li
yāo
yǎng xuān huī
哩 哟 痒 喧 恢
正走哩 哎哟 痛痒 喧闹 恢复
助词,类似“呢”
我会读
zhī
shǔ
jiù zhuā táo
支 暑 舅 抓 逃
支持 暑假 舅舅
究竟( 明白 )
答应( 同意 )
束手就擒( 束手待毙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退潮( 涨潮 ) 舒服( 难受 ) 开始( 结束 ) 喧闹( 寂静 )
理解词语
趣事:有趣的事。 究竟:明白,结果。或毕竟到底。 喧哗:喧哗热闹。 俘虏:打仗时捉住敌人或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沐浴:比喻受润泽或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 东逃西窜:窜,逃走、乱跑。四处逃亡躲避。
选择正确的读音
• 暑 (
• 似 ( • 支 (
sǔ
sì
• 擒 ( qín • 抓 ( zuā • 夹 ( jiā •
√ z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shì ) 的 √ qíng ) 拿 √ zhuā ) 住 √
zhī ) 持 jiá ) 住
shǔ ) 假
√ 暑假 (jiǎ
• 舅舅 (jiù
• 拿捏 (niē • 俘虏 ( nǔ
√
√
√ jiu ) √ liē )
jià )
轻声
• 结束 ( sù
• 相似 ( sì
lǔ ) √ shù ) √ shì )
练一练 1.组词 支(支持) 枝(枝条) 2.填合适的词 ( 赶海 )的趣事 ( 迷人 )的浪花 ( 喧闹 )的海滩 ( 轻轻 )地飘荡 ( 自由 )地飞翔 ( 飞快 )地追赶 象(大象 ) 像(画像 ) 浮(悬浮 ) 俘(俘虏 ) 拂(吹拂 ) 佛(佛主 )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每当我唱起这支
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
“每当……便……”这一句式突出赶海给“我”留下了 深刻印象
这段话中,哪一个字统领全篇? 全文就是围绕“ 趣 ”字来写的。
。
精读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 赶海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追浪花
摸海星
捉螃蟹
轻声
抓住
逃跑
我会读
jiā
xū
niē
fú
lǔ
夹 须 捏 俘 虏
夹住 胡须 捏住 俘虏 俘虏
我会读
海鸥 退潮 沙滩 究竟 武将
赶海 浪花 螃蟹 哎哟 捏住
趣事 似的 贝壳 大螯 俘虏 努努嘴儿
暑假 兴奋 伙伴 夹住 喧闹 东逃西窜
舅舅 大虾 抓住 痒痒 恢复
束手就擒
三三两两
读一读词语
自由自在
满载而归
我会读
海鸥 退潮 沙滩 究竟 武将
qí n
●
赶海 浪花
páng xiè
● ●
趣事 似的
●
shǔ
●
暑假 兴奋
●
舅舅
● ●
jiù jiu
轻声
shì
xīng
大虾 抓住 痒痒 恢复
螃蟹 哎哟
●
贝壳 大螯
●
伙伴 夹住
●
yāo
áo
jiā
捏住
俘虏 努努嘴儿
喧闹 东逃西窜
束手就擒
三三两两
注意读准字音
自由自在
满载而归
精读课文
追浪花 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
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我的兴奋与快乐之情。
精读课文
追浪花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
理清课文脉络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所提示的每段大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1 ):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支歌,便想 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第二段(2—5 ):写“我”童年赶海的经过。重点讲四件事。
1.追浪花 2.摸海星 3.捉螃蟹 4.捏大虾
填一填
本文记述了“我”( 童年
)时代跟舅舅去( 赶海
shǔ jià
jiù jiu
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
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 ●
shì
xīng
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 注意读准相关字的字音。
精读课文
追浪花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
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
捏大虾
精读课文
追浪花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
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
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
精读课文
追浪花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
● ● ● ●
我会读
sì
似乎
相似
似
shì
似的 绵绵细雨如母亲的手似(sì shì )的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似(sì shì )乎是要唤醒这沉睡的万物。
√
√
我会读
xīng
兴奋
兴旺
兴
xì ng
高兴 兴趣 xì ng)趣,听到作文在报 xì ng)奋,同学们也都为 李方对作文很感兴(xīng 纸上发表的消息后很兴(xīng 她感到高兴(xīng xì ng)。
赶 海
什么叫
海水退潮时,人们就会去捕拾
海鱼、海蟹、贝壳之类的东西,也 就是人们常说的“赶海”。
?
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
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 (1)在赶海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的事。重点讲
述了追( 浪花 )、捞( 海星 )、捉( 螃蟹 )和捏(大虾 )这四件
事。生动地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 )。表达了作者热爱( 大海 )、
和热爱( 生活 )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每当我唱起这支
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
精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