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状况分析与护理质量管理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状况分析与护理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21-12-10T07:38:24.88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2期作者:吴明星吴良风
[导读] 目的实验旨在分析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吴明星吴良风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实验旨在分析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
方法实验将选取我科的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共计选取20例。
并对2020年1月之2021年1月期间我院的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选取80例。
在护理会上进行讲述护理的护理判断以及对应的处理方式,由4位资深的医师、护师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对应的标准,并对20例护士的护理方式进行评判,进而评估其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统计不同职称、学历护士的处理水平。
结果经过实验数据统计,全日制本科、大专的护理思维能力优良率分别为(96.0%)、(77.0%),其中全日制本科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要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优良率分别为(92.0%)、(75.0%)、(68.0%),其中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要显著的高于护师、护士(P<0.05),而护师和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不同学历、职称的护理人员在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做好不同层次的针对性教学,进而改善护理人员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护理管理;学历;职称;重症护理;思维能力
传统的护理管理主要注重当前的护理内容,其中包含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等,该类护理虽然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当前的健康需求,但是缺乏前瞻性的护理观念,对于患者疾病的变化掌控能力较差,无法有效的预见即将出现的护理风险。
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容易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就当前的临床报道来看,不同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不同,其思维能力存在差异,但是对于此深入报道较少,为了了解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状况,本实验将分析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将选取我科的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共计选取20例。
并对2020年1月之2021年1月期间我院的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选取80例。
其中护理人员中有8名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其中包含4名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还有12名为大专,其中包含4名护师、7名护士。
患者中有43例患者为男性,有37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67岁,平均年龄为(48.2±7.3)岁。
1.2 方法
本次实验将由科主任、护士长以及两名自身护师组成重症讨论小组,在患者死亡或者好转出院之后进行讨论,由参与救治的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场景进行回忆,并讲述患者当时的总体情况,对于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整体的评估,模拟当时的护理场景,同时由护理人员进行讲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护理的重点,如对患者的家属怎样进行指导,怎样向医生进行反馈,怎样和医生进行协作诊疗,怎样判断和把握最关键的护理问题并及时的处理。
由重症讨论小组对参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护理评估、急救处理进行评判,根据是否能提前发现病情变化、是否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是否把握患者护理重点、是否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应对,并进行打分。
1.3 观察指标
本实验将观察我科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对比进行X2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全日制本科、大专的护理思维能力优良率分别为(96.0%)、(77.0%),其中全日制本科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要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优良率分别为(92.0%)、(75.0%)、(68.0%),其中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要显著的高于护师、护士(P<0.05),而护师和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重症护理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护理,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以及技能,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知识[1],可以有效的预见性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并且在工作当中要不断的补充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有研究指出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其重症护理思维也有一定差异,例如本科护士其分析和表达能力较强,能够把握住患者的护理重点,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配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本文的实验数据表示,全日制本科、大专的护理思维能力优良率分别为(96.0%)、(77.0%),其中全日制本科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要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优良率分别为(92.0%)、(75.0%)、(68.0%),其中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要显著的高于护师、护士(P<0.05),而护师和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 >0.05)。
综上所述,不同学历、职称的护理人员在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做好不同层次的针对性教学,进而改善护理人员的中正护理思维能力。
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从学校的教育开始,对于临床而言,应当从护生的实习期开始,在进实习的期间实施医护共同查房,让护士能够学习评估患者疾病情况,思考护理的重点所在[2],从护生阶段就开始培养护士的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
全方面的提高护理人员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3]。
参考文献
[1]胡少芹,林姝恬.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 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3):80-81.
[2]朱瑛.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 智慧健康,2020,6(30):116-117.
[3]陈春艳,梁晓燕.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