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过程,教育学生热爱五星红旗,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升旗仪式庄严隆重的句子,懂得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为什么总是和太阳同时升起。

教学准备:
升旗仪式的图片,《义勇军进行曲》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播放音乐,感受升旗氛围。

1、说说自己的感受。

2、你联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再按自然段抽查读课文的情况。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三、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四人一组,逐段学习,互相交流读懂的内容。

至于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交流时再提出来,由师生共同解疑。

2、抽查合作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讨论学习的结果,重点帮助学生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写了哪两方面内容?分别是通过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2)画出描写升旗仪式庄严隆重的句子。

(3)为了使国旗和太阳同时升起,国旗护卫队的队员做了哪些工作?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每天为什么总是和太阳同时高高升起?
介绍: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每日清晨都要护着五星红旗从金水桥头到国旗杆下,正步行进138步;护旗兵操枪时,必须是一个声音;每天升旗降旗,必须同太阳升起与降落的时间一样。

守着国旗的哨兵,在哨位上如同雕塑。

作为一名国旗班士兵,在身材、五官、步姿、体重方面都有严格要求,所以往往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被挑中后,首先要接受严格的训练。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旗兵,先要练站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他们经常顶着大风练站稳,迎着太阳练不眨眼。

为了练好走功,士兵们对镜子练摆臂,用尺自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一踢就是成百上千次,所以官兵们个个都有一身硬功夫。

(5)想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无论……还是……无论……还是……”这句话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四、指导朗读。

在帮助学生读懂上述问题的同时,老师可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

重点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语调要激昂,读出对五星红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扩展练习。

让学生谈一谈升国旗时,自己应该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反馈:学生朗读较好,能体会到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战士们付出了许多的辛苦。

同时,明白了维护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和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多音字“鲜”在课文中能据词定音,掌握“晨曦、火热、凝神、纯真”等词语,能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4、了解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严格要求自身,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课时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国旗。

2、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局面的。

3、读课文,说说难读的地方。

4、练习并随机理解有关词语。

(火热、凝神、鲜为人知、摄氏、字行:晨曦、臃肿)
5、出示,练习长句的朗读。

(1)1991年5月1日,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在天安门广场上,数万群众火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雄伟的天安门。

①目光注视着天安门。

②“群众的目光”、“火热的目光”、“凝神注视”
(说明大家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当时激动的心情。


(2)掌旗手擎着五星红旗,34名……正步向旗杆基座行进。

①缩句:掌旗手和护旗队员向旗杆基座行进。

②体会整句话怎样写出了升旗仪式气氛的庄严。

6、作业。

《课堂作业》1—4
第二课时
1、听写词语
2、再读课文,深入体会,说说什么地方令你最感动。

考虑——推荐——补充——朗读
3、读到这里,你最想对护卫队战士说些什么?
过渡:是啊,国旗护卫队战士的高尚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所以一位诗人这样赞美这些可爱的战士。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范读,问:你们知道这些句子的含义吗?谈谈体会。

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真
胸怀——广场——开阔
5、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

6、填空练习,辅助默写。

战士们的形象像一样,战士们的心灵像一样,战士们的胸怀像一样。

7、简单了解书名号的用法。

8、学了__后,我们应该向护卫队叔叔们学习什么?
9、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10、作业。

和:板书
过程:动身——行进——交旗——升旗
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真
胸怀——广场——开阔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多音字鲜在课文中能据词定音,掌握晨曦、炽热、凝神、纯洁等词语,能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4、了解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用单元提示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理解文中的长句子。

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录象、小黑板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晨曦、炽热、凝神注视、鲜为人知
3、找资料:国旗护卫队天安门广场上每天的升旗仪式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__脉络。

3、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理解有关长句子的意思,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感受国旗护卫战士爱祖国爱国旗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看录象,激情并揭题。

1、看录象。

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5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出示课题)。

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场面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
2、反馈,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注意:字音:炽热、凝神、鲜为人知、摄氏、字行:晨曦、臃肿
四、再读课文,理清__脉络。

1、指名读课后题
2、
2、默读课文,依据课后练习2给课文分段。

3、反馈分段结果,说说分段理由。

五、学习第一段
1、回忆本单元阅读提示是什么?(读懂长句子。

)其学习步骤是怎样的?
2、默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中你认为值得深入学习的长句子。

并用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自学。

3、反馈交流自学情况。

(1)1991年5月1日,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在天安门广场上,数万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雄伟的天安门。

①目光注视着天安门。

②结合课后1(1),体会附加成分的含义。

群众的目光、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说明大家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当时激动的心情。


③指导读这一句子。

(2)掌旗手擎着五星红旗,34名正步向旗杆基座行进。

①缩句:掌旗手和护旗队员向旗杆基座行进。

②结合课后1(2),体会其他一些词语的含义。

整句话写出了升旗仪式气氛的庄严。

③知道读句。

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余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
4、讨论,并齐读这一自然段。

六、作业。

作业本第3、6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体会课文第
2、3段,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能背诵并且默写第7自然段。

3、进一步深切感受国旗护卫战士爱祖国爱国旗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
读文划句自学朗读。

2、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二段。

3、小组交流。

4、提出小组学习时没弄懂的问题。

5、齐读第二段,说说战士们的哪些行为最令你感动,请你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些句子。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6自然段,其余划出这一自然段中的反义词。

2、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文中的反义词说明了什么?(为维护祖国的利益。

不怕苦,不怕累。


3、读到这里,你最想对护卫队战士说些什么?
4、过渡:是啊,国旗护卫队战士的崇高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所以一位诗人这样赞美这些可爱的战士。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范读,问:你们知道这些句子的含义吗?谈谈体会。

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洁
胸怀广场开阔
6、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

7、填空练习,辅助默写。

战士们的形象像一样,战士们的心灵像一样,战士们的胸怀像一样。

四、简单了解书名号的用法。

1、找找课文中有书名号的句子。

2、说说它的用法。

五、小结。

学了__后,你们有什么体会,我们应该向护卫队叔叔们学习什么?
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七、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4、5、7题。

延伸阅读
国旗和太阳同时升起教案教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升国旗庄严隆重的气氛,激发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升旗仪式时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以旗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国旗,让学生说说国旗的特点。

2、导语: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

自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后,这鲜艳的旗帜就永远飘扬在祖国大地上。

每天早上,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声像引路,自主识字
1、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谈感受,说说看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或请教别人,把课文读通顺。

4、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拼读。

5、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6、指名读生字词,检查字音。

7、着重指导读准前鼻音:旦、班;后鼻音:京、令;多音字:曲。

8、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读文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自己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集体讨论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如。

人山人海,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场面。

礼服、绶带,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加以理解。

擎着、持枪礼、举手礼、注目礼,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演一演,加深理解。

3、导入:你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体会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体现升旗仪式庄严隆重的词语、句子。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说到哪里,教师相机点拨),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体会“人山人海”。

播放“人山人海”场面录像,指导学生朗读时要重读这个词,体会庄严隆重。

②体会描写国旗班战士的服装、动作的词、句子,通过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句来体会__庄严的情感。

a.请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b.自由读、自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些词,体会庄严的情境。

c.演一演,让学生分小组演一演,加深体会。

③描写人们观看升旗仪式行礼的句子。

出示补充题:国旗护卫队员行,军人和少先队员行,群众。

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人们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

4、再次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看着画面,老师引读,学生补充,合作朗诵课文。

感受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

5、看画面,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让学生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字13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3、语、句发展创造思维编诗句在哪里,太阳是怎样出来的?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
用听读法识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式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有位老公公脸庞红彤彤,晴天早早起,傍晚就收工。

对,今天我们就进入太阳月亮这一单元,学习太阳这课。

[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齐读课题。

[说明:吸引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学生眼睛看着字,仔细听。

2、自由读课文,指着字读,不认识的字,用笔在下面画个小圆圈。

3、分句教读。

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4、同桌互读。

不会读的互相教教。

]
6、齐读课文。

[说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在读中落实听读识字。

]
三、理解课文听读识字,指导朗读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看太阳是怎样出来的吗?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太阳是怎样出来的。

[说明:用语言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求知欲。

]
2、出示课件:这是什么地方?对,大海上太阳是怎样出来的?(学生回答)你能象太阳那样跳一跳吗?谁来读太阳在大海上是怎样出来的。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太阳是从哪里出来的?从水里怎样出来的?齐读整句。

[说明: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在具体情境中识字。

]
3、那么我们来看看太阳还会从什么地方出来呢?点击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太阳是怎样出来的仔细看。

(学生观察并回答)。

谁来读这一句让老师感觉太阳真的是冒出来的。

(指名读)(伴随动作齐读)
[说明:通过观察和动作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达到朗读目标。

]
4、点击课件,问:这是谁?山村里雄鸡在干什么?谁出来了?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谁能读好这一句,把太阳给叫出来?(指名读、分组读)
5、看这是什么地方?对,森林里有什么呀?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唱呀唱,把谁唱出来了?哪组来试试这一句看你们能否象小鸟一样把太阳给唱出来。

(分组读、齐读)
6、注意观察画面会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见的景色)教师:太阳出来了,染绿了草原,叫醒了山村,照亮了森林。

让我们面向太阳赞美这美丽的世界。

齐读最后一句三遍。

[说明: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
7、老师也很喜欢这篇课文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好吗?
8、照样子说一句话。

例如:教室里,太阳是同学们读出来的。

同桌先说一说。

个别说,最后组合成一首新诗。

[说明:拓展学习争当小诗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
四、识字游戏。

1、和字娃娃交朋友。

[说明:字娃娃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字娃娃打招呼的过程中,既熟悉了生字又培养了学生有礼貌。

]
2、字游戏。

[说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之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
五、总结全文。

1、师: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小结: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的世界。

[说明: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2、这儿还有一首儿歌,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来赞美太阳的。

[说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义。

2.能够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过升旗仪式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升旗仪式之前,广场上是怎样的情景?
(重点体会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们静静等候时的期待心情。

)
2.观看升旗仪式的录象,看后发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观看录象后的感受,小组学习4、5自然段。

※学习要求:先读一读原文,体会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可以在书上画一画,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或读书,或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的演示文稿,引导学生感悟。

)
三、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四、再谈一谈曾经参加升旗仪式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18.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庄严肃穆
威武整齐
气宇轩昂
激动人心
课后反思:
《国旗和太阳一同或起》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

写出了人们崇敬、激动的心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导人:我们每周一都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也有参加过或观看过其他场合的升旗仪式的,请谈谈你的感受。

因为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这生也比较踊跃,纷纷谈到了自己记忆中令人激动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天安门前、香港、澳门回归时等等。

此时教师继续引领学生进人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进入课文后,首先引导学生学习l、2、3段,在读中思考:升旗仪式之前,广场上是怎样的景象?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__内容,并能从重点文字和关键的标点符号中体会出广场的气氛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期盼着升旗仪式的开始。

当学生带头自己的这些体会再读课文时,能够看出他们已慢慢地进入角色。

第4、5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当学生们也都期盼着升旗仪式的开始时,教师适时地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实况录相,并配以慷慨激昂的讲解,让学生们亲眼看一看气宇轩昂、英姿疯爽的战士,亲耳听一听有力的脚步声和雄壮的乐曲声,亲身体会一下升旗仪式的庄严、神圣。

以此点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掀起学习的高潮。

但是在当天的课堂上,由于电脑的故障,播放的录相只有画面和微弱的声音,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其实如果将电脑重新启动一下可能会恢复正常,但当时不够冷静,没有灵活处理。

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要学会灵活机智地解决突发情况,学会随机应变。

看完录相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体会人们激动不已的心情。

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始终遵循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懂课文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再带着感受读。

学生都能够比较充分地谈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教师结合课文最后一句发问:国旗为什么要和太阳一同升起?学生的回答谈到了国旗的重要意义,谈到了和太阳一同升起意味着祖国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了各项旗仪式的严神圣,进一步认识了国旗的重要性。

这堂课也激发了学生对国旗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

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

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

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

(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

(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

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