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六枝特区的文化发展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六枝特区的文化发展调查报告
六枝地区是全国重点的产煤地区,素有江南煤海的美称。

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响应政府把旅游业培植成支柱产业,打造旅游大省的机遇,提出了“一黑二绿三旅游”的品牌口号。

郎岱,周时属牂牁古国;战国,秦汉属古夜郎国,夜郎郡。

郎岱
古镇曾是滇黔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

郎岱不仅拥有夜郎文峰塔,万寿宫这样的遗址也有郎岱清朝七君子这样的轶事以及郎岱凉粉,冲冲糕,猪儿粑这样的美食。

走进静怡古朴的古镇,走在古街上穿过狭窄的巷子,你就会发现热情的老板娘吆喝着你赶快坐下品尝美味的凉粉。

六枝以保存完好的民族异域风情,特色文景旅游为核心,加快推进古镇改造,不断丰富观光、休闲、度假功能,建设名副其实的文化名镇。

旅游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情趣和精神的升华,作为一个高品质,综合性的旅游文化活动,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六枝的旅游经济活动当中,游客向往各区域,各民族独特的文化。

六枝做到了文化跟着旅游走,旅游开发到哪里文化就跟进到哪里。

据《史记》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牂牁江位于六枝特区西部,拥有牂牁江景区、回龙溪景区、洒耳景区三个景区。

2018“翱翔贵州·低空滑翔伞”邀请赛暨六枝特区第六届
牂牁江国际滑翔伞特技大赛将在牂牁江举行。

以及与土耳其德尼兹利省查美利市签订了体育友好交流共识。

当晚在夜郎王宫举行了盛大的晚会,《板盾》《夜郎风》等夜郎古文化节目的表演。

吸引了无数国际友人的赞美,为牂牁江文化走进国际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六枝特区将民间民族文艺作为专项旅游产品和培养,策划出来以当地文学为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

旅游属于文化活动的范围,文化活动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六枝特区民族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强大的旅游潜质。

因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历史品味的提高,促进六枝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自2005年开展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全区共收集到民族文化遗产项目线索16类305项民族文化遗产线索(2014年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邀请了市非遗中心领导到六枝开展了二次非物质文化遗
产知识培训,并在全区进行了民族文化遗产深度调查)。

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线索覆盖全区19个乡(镇、社区)153个村寨,包括经济、伦理、习俗、社交、宗教信仰、传统服饰、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内容较为丰富,发展独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开展深度调查,基本摸清本区民族文化遗产的家底。

根据各乡镇和村寨的具体情况开展民族节庆活动。

如春节期间,
新窑乡桥梁堡、播雨、梭戛乡高兴村开展的苗族“跳花”、陇脚乡和落别乡开展的布依族过小年、中寨乡长寨村布依族“过虎场”、中寨乡小补王村彝族农历6月24日的“火把节”、箐口乡仡佬族农历8月的“吃新节”和月亮河乡“六月六”布依风情文化节等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既做到了传承保护,又能吸引外来游客的青睐。

为推广六枝民族地域风情旅游提供了桥梁。

2018年9月19日在六枝关寨镇开展了居都仡佬族吃新节文艺汇演活动。

节日当天参加了祭祀活动,杀黑牛杀白马祭祀祖先。

祭毕,大家一起分享祀物。

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每当有外来游客的到来都会亲自送上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小布料装饰品作为礼物,也为宣传当地旅游节日活动提供了帮助。

“木叶声声飘苗乡,山山寨寨是我家,座座青山紧相连,寨寨金线牵。

”这是歌曲《果山果者》汉译歌词,该作品属原生态演唱形式,集体创作,根据箐苗传统曲调收集整理提炼而成。

2018年6月《果山果者》以“康养胜地,中国凉都”为品牌唱响了整个广州旅游文化推介会。

吸引了国内外无数专家和友人的目光和赞美,也为六枝旅游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消夏文化节六盘水市保留下来的活动之一,截至目前已经是第十五届了。

每年消夏文化节也是推介,宣传,打造六盘水的一个重要途
径,对六枝特区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旅游发展,展示风土人情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鉴赏,都需要对文化进行解读。

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因地制宜,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辉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

在今年消夏文化节,六枝特区专场演出共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夜郎福地牂牁美》,第二篇章《煤海杨帆三线情》,第三篇章《画廊六枝展新顔》。

通过原生态合唱,布依风情秀,舞蹈歌曲,展现了六枝的文化與特色。

舞蹈《面》通过制作技艺的展示,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六枝岩脚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也把这一项旅游产品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推广向全世界。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资源,在世界性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的潮流下,六枝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区域,运用持续创新的开发利用方式来获取价值最大化的旅游文化。

六枝特区有神秘远古的夜郎文化、无私奉献的三线文化、绚烂缤纷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开放的平台百姓的舞台”为中心,围绕本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创作出一台有文化、有内涵、有思想的群众性综合文艺演出,是六枝特区在本次消夏节活动中
最成功的表现。

为六枝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支撑,在大力促进旅游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要充分依托当地经济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六枝特区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务实之举。

坚持地域文化与旅游融合,箐苗的传统歌曲,牂牁江的夜郎宫,仡佬族的吃新节等。

经过挖掘和整理,开发了一系列地域性和民族性较强的旅游文化产品,比如牂牁江夜郎王宫大型实景演出、郎岱古镇等。

坚持乡土文化与旅游融合。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体验原生态乡土文化,既是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六枝挖掘整理乡土文化,推出了桃花节、油菜花节、跳花节、布依六月六风情节、红樱桃节等为载体的乡村旅游节,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郎岱,月亮河,等乡镇体验原生态乡土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六枝特区全力打造山地特色旅游升级版,推动全区旅游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2018年六
枝特区节假日共接待游客76.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45.5%,一日游、乡村旅游线路等受广大游客欢迎。

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模式延长原有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弱化了因自然景观资源变化而产生的季节性影响,转变了旅游
业态,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增强了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而这一切的转变六枝丰富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六枝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正在整个六枝区域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型。

六枝特区旅游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旅游和文化表现出了一体化的深入,共生的发展趋势。

六枝特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将更加相得益彰,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加强地区的文化繁荣,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