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87年前 ——随记者视角四渡赤水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越87年前——随记者视角四渡赤水心得体会
穿越87年前,随记者视角重走长征路——记《穿越红军四渡赤水》心得体会。
我们跟随着解说员走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渡赤水出奇兵。
在毛泽东同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游击战略思想指导下,具有长期革命斗争经验的中国工农红军巧妙地将游击战术和运动战相结合,充分发挥红军将士勇敢善战、机智灵活等优势,大胆实施“调虎离山”之计,跳出包围圈,取得胜利。
四渡赤水出奇计。
1935年1月,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在贵州省遵义市,党中央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张国焘公开背叛党中央,调转矛头攻打红军。
红军总司令朱德果断作出决定:迅速西进,寻求新的落脚点。
党中央的安全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不仅需要有力量对付国民党反动派,还必须面临川黔滇三省交界处的险恶环境。
1月29日,红军先遣部队按照预定方案进入云南威信县扎西镇与中央红军汇合后,即分左右两翼纵队向赤水河西岸疾进。
但此时,前卫红4团却被国民党军包围。
危急关头,当时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命令红2师4团为左翼前锋,由团政委杨成武率领,冒着浓雾突破拦阻敌人的江防阵地,抢占了四川省古蔺县二郎滩渡口。
紧接着,红2师也赶到二郎滩,并从红2团手中接管了阵地。
2月5日至7日,国民党30
多个团陆续抵达赤水河西岸,企图在此堵截红军。
红2师和红4团沉着应战,乘敌立足未稳,猛烈反击,与敌肉搏拼杀。
经过两天浴血奋
战,终于化险为夷,成功摆脱了追敌,保证了中央红军主力的北上。
从此,开始了北渡赤水的漫漫征途。
四渡赤水建奇功。
乌江是红军北上必经之地,横亘于黔川边界,素称黔北屏障。
在三十年代初,蒋介石为了消灭红军,曾悬赏五万元购买刘伯承头颅。
敌我双方都加强了防守,构筑碉堡,掘壕据守。
经过一天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四渡赤水第一渡口,沿途风景秀丽,绿树成荫,一派生机盎然,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黄陂河畔,映入眼帘的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热闹非凡的街道,真让我耳目一新啊!此时正值雨季,桥下不停往上涨的河水冲刷着黄泥土的河堤,掀起层层巨浪,震耳欲聋的声音好像要把整座桥都给淹没似的。
顿时,一股气愤填膺的感觉油然而生,河堤那么高,怎能让洪水给吞噬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