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五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五育”渗
透的有效策略
摘要:班主任老师是小学时期学生知识与发展的管理者、引导者,学生在小
学德育教育渗透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此,根据我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和德育活动的渗透途径,研究了现阶段小学德育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切
实可行的渗透途径,希望在学生的时期可以形成良性的道德品质,发挥学生在小
学德育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五育渗透
引言:
现阶段,很多班主任并没有将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全面,很多家长和班主
任都受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学生在成
绩上优秀就是好学生。

而且近几年虽然一直在宣传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
一直属于形式化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在人
格上缺乏独立性,对于身边存在的一些负面干扰因素无法做到自我约束,这些都
是在考察一个班主任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管理进展的实际效果。

一、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内容
总的来说,小学时期的德育教学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四个层面。

首先,进行
基本思想道德的教育,这也是品德教学中的基础教育部分。

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
精神发展尚未完善,这时期的道德教学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
价值观念和做人理念,以弘扬中华优良的传统美德。

第二,要实施行为道德教育,行为道德教育是指导小学生言行的主要手段,不管在小学内还是日常生活中,学
生都需要相应的行动规范来教育引导,是品德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小
学班主任作为教学负责人和管理者,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政治奉
献精神,并在此教学活动中培养其优秀的道德品质。

其四,在小学治理过程中,
老师也要注意为小学服务渗透集体意识,在学习生活中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热
爱自己的班集体。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工作和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一)真正关心爱护学生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和想法都比较幼稚,对比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
生的心灵更加脆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更需要老师的关心。

所以,班主任在
小学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灵关注,并不断深入掌握学生内心的动向,适时与其交流和询问了解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

班主任不能
仅仅通过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例如,班级中的一名同学,是许多教师都很头疼
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在班级中特别调皮捣蛋。

若在这时班主任对其呵责,一定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班主任教师采取
了与其沟通并对其进行了家访活动,到了这名学生家中只有他一个人,班主任询问:"你的爸爸妈妈呢,就你一个人在家吗?"这名同学说:"我爸爸妈妈都去外地了,爷爷奶奶出去散步马上就回来了。

"等到这名同学的爷爷与奶奶回家时,班
主任们追问有关这名同学家长的问题,但爷爷与奶奶却告知了学生,其实是学生
调皮捣蛋的真正问题,因为这位家长并不在身旁,学生心中也没有关注与爱护,
他想要学生通过调皮捣蛋的途径在小学体上得到重视。

班主任在以后的小学管理
工作实践中,尤其注意给予这名小学生照顾与爱护,并逐步与其形成了良好的友
谊联系,学生对班主任形成了依赖感与信任感。

之后这名同学不再像原来那样调皮,反而乖巧了很多,因此,班主任教师应站在朋友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获得学生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进而在班级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因此,在学习生活
过程中,小学生极其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班级氛围建设。

通过营造良好轻松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感受
到爱和关怀,长期的环境熏陶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

与此同时,
班主任应将培养学生责任心、良好品格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内容,良好的班级氛
围能够促进小学生责任心以及良好品格的形成,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班主任在小学生成长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
是德育教育的主导人,同时也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的引导者。

因此,
想要真正提高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效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在渗透德育教
育知识的同时,应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

班主任应不断反思自身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提高
班级管理效率,在小学生犯错误时,作为班主任教师,不能一味的对小学生进行
责骂,更应注重运用有耐心有爱心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

班主
任应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时,可以邀请学生对班级管理发表自己的
意见,或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学生自主参与制定的过程,有利于日后自主遵守。

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更好的
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四)拓展德育教育活动
小学时代的学生的思维模型一般为主观思维方式,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
校班主任可利用拓展性德育教育活动加以合理渗入。

在具体校园教育实践活动时,班主任应根据现实情况为学生开展具体品德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在浓郁的教学氛
围中向学生灌输品德意识。

如在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假期中,班主任应在
校园中举办"劳动最光辉""爱国主义讲座"等主体教学活动,让学生以此为中心进
行讲座或作文竞赛等,在现实的校园教育实践活动中灌输品德意识。

通过举办演
讲类比赛,学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训练,同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
优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信心,养成学生的优秀品格,在比赛中相互沟通与了解,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说,德育教育渗透事业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急需校领导在日常生
活行政管理实践中的渗透到。

德育课堂作为班主任管理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必
须充分明确德育课堂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

班主任应通过切实关注热爱校园、创设和谐小学环境、提升班主任自我素质、丰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的途径使德育
课堂贯穿到班级管理的活动之中,增强班级管理德育课堂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金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读与写,2018,(08):197.
[2]黄少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课堂教学传播战略初探[J].课程教育
科学研究,2018,42: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