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优选新题:专题组合练06语用+论述类+诗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组合练06语用+论述类+诗歌
(时间:45分钟赋分:38分)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
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
....的好办法。

②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其现状令人大失所望,产业园万人空巷
....,极其冷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③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部署开展了环
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面貌改.头换面
...。

④1949年1月14日,随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郭小川从胜芳来到海河之滨,与黄松龄、范瑾
等同志常常焚膏继晷
....、通宵达旦地工作。

⑤“应急车道”是专为交通救援或发生故障的车辆准备的。

若被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事故,施救
人员就会陷入望尘莫及
....、爱莫能助的境地。

⑥对于这场比赛,主帅佩莱格里尼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
....的比赛,山东鲁能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拥有历史文物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幸运,可文物遗址保护区不断让步于经济开发,说明管理者对于历史文物的珍视程度,还未与历史文物资源的价值相匹配。

B.因为历史文化名人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或者其较高的专业成就,对大众有陌生感,所以大众对历史文化名人形成一定的知识壁垒也是很正常的。

C.新年前后,观众朋友们对正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的《血战钢锯岭》《萨利机长》等好莱坞影片好评如潮,也引发了国人对于英雄与信念的争论。

D.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安全构架理念,不是要推倒现有的安全机制框架,而是对现有亚太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完善,补充基于双边同盟的亚太安全理念的局限和不足。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课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张楞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三的满地爬。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6分)
铝是和铜齐名的一种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

①,在这方面仅次于金和银,在100 ℃~150 ℃时可使之延展做成薄于0.01毫米的铝箔,这些铝箔广泛地用于香烟、糖果等商品的包装。

②,因此工业上常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等,
家庭中使用的许多炊具也由铝制成。

但是,③。

人食用含铝的食物后,铝就会在人体内慢慢蓄积起来,且不易察觉,直到引起病变。

人体每天摄铝量应控制在0.004克以下,如果铝的摄入量太多,就会影响脑细胞功能。

据研究,老年痴呆症患者脑中铝含量约为正常人的5倍。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时下共享经济大行其道,所以共享单车盛行,但“共享单车”伴随着乱停乱放而来的现象也让人头痛。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将施划近600个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域,共享单车的APP中将标注停车区域点位图。

同时,争取试点使用“电子围栏”,如同圈出一个虚拟的停车框,骑车人如果没有正常还车,可能会导致无法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内。

①单车盛行是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表现不是结果。

②。

③。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文学的、日常的和科学的这几种语言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

文学没有专门隶属于自己的媒介,在语言用法上无疑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

要把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别开来还比较容易;然而,仅仅将它们看作是“思想”与“情感”或“感觉”之间的不同,还是不够的。

文学必定包含思想,而感情的语言也绝非文学所仅有,这只要听听一对情人的谈话或一场普通的吵嘴就可以明白。

尽管如此,理想的科学语言仍纯然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

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因此一种符号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代替;语言符号又是简洁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

文学语言有很多歧义。

每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同音异义字(词)以及诸如语法上的“性”等专断的、不合理的分类,并且充满着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

简而言之,它是高度“内涵”的。

再说,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可以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语调和态度。

它不仅陈述和表达所要说的意思,而且要影响读者的态度,要劝说读者并最终改变读者的想法。

文学和科学的语言之间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即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

人们发明出各种文学技巧来突出强调这一点,如格律、头韵和声音模式等。

与科学语言不同的这些特点,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又有不同程度之分,例如声音模式在小说中就不如在某些抒情诗中那么重要,抒情诗有时就因此难以完全翻译出来。

在一部“客观的小说”中,作者的态度可能已经伪装起来或者几乎隐藏不见了,因此表现情意的因素将远比在“表现自我的抒情诗”中少。

语言的实用成分在“纯”诗中显得无足轻重,而在一部有目的的小说、一首讽刺诗或一首教谕诗里,则可能占有很大的比重。

再者,语言的理智化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哲理诗和教谕诗以及问题小说中的语言,至少有时就与语言的科学用法很接近。

文学语言深深地植根于语言的历史结构中,强调对符号本身的注意,并且具有表现情意和实用的一面,而科学语言总是尽可能地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

日常用语也有表现情意的作用,不过表现的程度和方式不等:可以是官方的一份平淡无奇的公告,也可以是情急而发的激动言辞。

虽然日常语言有时也用来获取近似于科学语言的那种精确性,但它有许许多多地方还是非理性的,带有历史性语言的种种语境变化。

日常用语仅仅在有的时候注意到符号本身。

在名称和动作的语音象征中,或者在双关语中,确实表现出对符号本身的注意。

毋庸置疑,日常语言往往极其着意于达到某种目的,即要影响对方的行为和态度。

但是仅把日常语言局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是错误的。

一个孩子说了半天的话,可以不要一个听众;一个成年人也会跟别人几乎毫无意义地闲聊。

这些都说明语言有许多用场,不必硬性地限于交流,或者至少不是主要地用于交流。

(摘自[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
6.下列关于“文学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表现情感、感觉,也包含一定的思想,能够明确地告诉读者它所指称的对象,但它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专属语言。

B.文学语言是高度“内涵”的,准确理解文学语言的意义,必须联系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记忆、联想等。

C.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和语词的声音象征,它还可以表现情意,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语调、态度等。

D.文学语言表现情意的因素,在作者态度比较鲜明的作品中相对较多,而在作者态度不明显的作品中则相对较少。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以“一对情人的谈话或一场普通的吵嘴”为例,能够说明日常语言也有表现情意的作用,从而证明感情并非文学语言所独有。

B.传统抒情诗中常用“月”表达思乡之情,如“月是故乡明”等,这说明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和它的实用成分。

C.从数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看出,理想的科学语言纯然是“直指式”的,可以简洁明了地告诉人们它所表达的意思。

D.文中用“一个成年人也会跟别人几乎毫无意义地闲聊”的例子,说明仅把日常语言局限于交流是错误的,它还有很多用途。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语言追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的一一吻合,而文学语言除了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还要劝说读者改变自己的想法。

B.文学语言植根于语言的历史结构中,而科学语言则尽可能地消除对符号本身的注意,并且避免受到语言情感和实用因素的影响。

C.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有表现情意的作用,也着意于影响对方的行为和态度,但两种语言对符号本身的注意有所不同。

D.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文学语言有时难以区分,它与科学语言一样都有很强的精确性,与文学语言一样在许多地方有着非理性的因素。

三、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9~10题。

感讽(其五)
李贺①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②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③,披书案将朽。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这首诗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而作。

②璺(wèn):玉石上的裂痕。

③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写石。

石头下边秋水澄明,石头旁边秋草枯瘦,景象明丽而又晦涩,这正是作者当时矛
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B.五、六两句从仰视角度写空中美景,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写出了诗人在家中赏月的闲适心境。

C.七、八两句诗人想象月中美丽迷人的景象,与后面家中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零的景象形成对比,写出了幽冷凄清的内心感受。

D.“山璺泣清漏”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仿佛伤心人啜泣的景象。

10.最后两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专题组合练06语用+论述类+诗歌
1.C解析①釜底抽薪:抽去锅底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②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望文生义。

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

感情色彩不当。

④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⑤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近义混用。

应改为“鞭长莫及”。

⑥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A解析B项,主客体颠倒,在前一个“大众”之后加“来说”。

C项,偷换主语,“引发……争论”的应是“影片”,在“也引发”之前加“这些影片”。

D项,搭配不当,“补充”改为“弥补”。

3.C解析A项,“遂”是文言单音词,夹杂在白话文中间,语体色彩不协调,可改为“就”;B项,“从速交还”有命令口气,不符合“失物启事”的写作目的;D项,“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一般用在书面语中,用在口语交谈中不妥。

4.参考答案①铝有较好的延展性②铝的导热能力很强③铝的不当使用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解析第①处是总括句,要注意后面对铝的特性的介绍;第②处可以从“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得知铝的传热、导热能力强;第③处是引出句,要注意后面介绍的副作用。

5.参考答案②乱停乱放是伴随共享单车而来的乱象③没有放在指定区域才会导致没有正常还车
解析从所给的示例看,是不合逻辑,因果关系颠倒。

据此可知,乱象是伴随共享单车盛行而产生的,不是车伴随乱象而产生的;没有放在指定区域才会显示无法正常还车。

6.A解析“能够明确告诉读者它所指称的对象”的是科学语言。

7.B解析论据与论点不吻合。

传统诗中常用的语言不强调“实用成分”。

8.D解析“它与科学语言一样都有很强的精确性”错,对照原文“虽然日常语言有时也用来获取近似于科学语言的那种精确性,但它有许许多多地方还是非理性的,带有历史性语言的种种语境变化”可知。

9.B解析B项,“在家中赏月的闲适心境”理解错误,只是写月色迷人。

10.参考答案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委婉地表达感情,抒发了诗人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的苦闷之情。

“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己满肚子的委屈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表达了不愿局促一隅,碌碌无为,希望见用于时的强烈愿望。

解析这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读书无成,僻处一隅的咏怀之作。

从注释③和“案将朽”看,这是诗人以张仲蔚自况,抒发自己读书无成的苦闷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