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知识点梳理.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知识点梳理
一、字词。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厥(jue)弥(mi)殆(ddi)洎(ji)女啬(qidng)辇(nian)
票(piao)铛(cheng)適迤⑴ yl)镭铢(zl zhu)庾(yti)涡(w6)
骊⑴)鬟(huan)霁(ji)椽(chuan)纶(guan)酹(lei)
榭(xie)舷(xian)梯簇(cfi)新挪(nu6)动拾(sh。
)阶而上翘(qiao)首
半晌(shang)虔(qidn)诚浦(jidn)雪顷(qlng)刻海风轻拂(fii)寒风凛(1 in)冽归咎 (jiu)饶(rdo)恕亚裔(yi)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厥弥殆洎媳辇票铛逋迤锚铢庾涡骊鬟霁椽纶酹榭舷梯簇新挪动拾阶而上翘首半晌
虔诚浦雪海风轻拂寒风凛冽归咎饶恕
3、解释下列词语。
蜀山兀:形象词用如动词,这里指树林被砍光了。
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
”气候不齐:一样。
梳晓鬢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
雷霆乍惊:突然。
秦爱纷奢:豪华。
直栏横槛:栏杆。
可怜:可惜。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用作意动,以之为鉴。
千古:从古到今,极言时间长。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才的人,文中指英雄。
舷梯:上下轮船、飞机等用的梯子。
翘首:抬起头来望。
成仁: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浦雪:洗雪。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
“北”的用法与此相同。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
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
国:地方。
华:花白的。
顾:回望。
堪:能够。
赢:落得。
归咎:归罪。
4、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暴霜露(“暴”通“曝”,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廣”,满足。
)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勿”,不要。
)
(2)一词多义(例)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词)
兵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名词)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形容词)
故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因此,连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得诚不得已(能够,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
亡诸侯之所以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动词)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暴暴秦之欲无厌(凶暴的,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暴霜露(暴露,动词,读暴ph)
终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为”意为“治理”,动词;后“为”是“被”,介词)为至丹以荆卿为计(作为,动词)
邯郸为郡(成为,动词)
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副词)
始速祸焉(才,副词)
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动词)
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表示最小的整数,数词)
一肌一容(所有的,全部、权,形容词)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的,结构助词)
秦人视之(它,指代金玉珍宝)
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他们,指代“秦人”)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往,去,动词)使使负栋之柱(让,动词)使六国各爱其人
(假使,连词)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动词)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动词)
(3)古今异义(例)
率赂秦耶(古义:一概,全都。
今义:率领;不慎重)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在的,事实上)
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丿J)
下而从六国破亡多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直走咸阳(古:趋向;今:行)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精密;今: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天气特征;今: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
括性的气象情况)
韩魏之经营(古:搜集保存;今:策划并管理,计划和组织)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值得怜悯)(4)词类活用(例)
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始速祸焉(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
日削月割(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骊山”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构”的处所:从骊山)
廊腰绳回(名词“腰”“變'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回”的状态: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纟
曼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矗”的状态:
像蜂房,像水涡)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
乘车)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名词“龙” “虹”,受状语“何”修辞,用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鼎” “玉” “金” “珠”分别作
“铛” “石” “块” “砾”的状语:“把鼎” “把玉” “把金” “把珠”。
“铛”“石”“块”“砾”作省略主语“秦人”的谓语,用作动词:“视为铛” “视为
石”“视为块” “视为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
族秦者秦也(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
奈何取之尽镭铢(形容词“尽”带宾语“镭铢”,用作动词,取尽)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动词“收藏”“经营”用作名词:收藏的珍宝,聚
敛的珍奇。
形容词“精英”用作名词,指金玉珍宝)
(5)文言句式(例)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被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战。
洎牧以谗诛函谷举
3)特殊句式。
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辇来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长桥复道)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省略主语)
二、文学常识
1、“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
“赋者,铺也;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扌离文,指赋的形貌。
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
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
这也就是“铺采文”的意思。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
2、作家作品
(1)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2)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
古文俱佳。
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诗表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咏史诗借历史题材讽刺
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清丽生动,为世传诵。
著有《樊川文集》。
(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
其词热情洋溢,慷
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著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开创了豪放词派,在坚持抗战,用诗词抒发爱国感情方面,又与陆游齐名,把南宋爱国主义文
学创作推向高峰。
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
1、《六国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
的历史教训,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
以古讽今。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
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
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2、《阿房宫赋》: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写法的主要特点:想象、比喻与夸张;描写、铺排与议论;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3、《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80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
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
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塵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不禁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我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
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
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写作方法: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落日》:这是一篇事件通讯,对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标志性事件作了即时报道。
结构图示如下:
签字场所8点多
代表到来8点半,8点50分准备(7点多)
仪式开始9时整,9时10分,9时18分
投降书脏了 9时18分以后
写作方法:叙述、描写、说明和议论融为一体。
6、《消息二则》: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下跪
结构感受
影响
《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
编撰的原因、目的及意义
倒金字塔结构新教材内容
教材的使用方式和范围
四、重点语句翻译(例)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译: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
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
胜秦国的形势。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采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啊!
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6、廊腰绳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走廊像绳带一样回环曲折,突起的屋檐上翘,犹如禽鸟仰首啄物。
依随着地势回旋环抱,围绕着中心向外开拓。
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译: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
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適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
一片焦土。
10、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如果秦始皇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如果后代人哀叹它可是不以之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