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
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出或 漏出到血管以外组织,称药物外渗,可造 成局部组织肿胀、缺血、无菌炎症或感染、 溃疡、甚至坏死等反应或并发症。这是临 床护理经常遇到并常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 的问题,因此要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
2
一、局部组织损伤原因及药物分类
1. 局部组织损伤的原 因
①给药期间刺激或 毒性药物刺激静 脉内壁造成静脉 炎。(变-渗-增)
2. 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 可出现疱疹、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 斑块,斑块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织坏 死
3 .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 痂外周红斑肿胀
18
三、临床表现
4. 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 动受限、受累部位灼痛
5. 病理表现 溃疡下面可见全层表皮及皮下组 织坏死;溃疡外侧有明显表皮增生,成纤 维细胞及内皮细胞有丝分裂
35
②刺激性化疗药物 氮芥等烷化剂---硫代硫酸 钠局封可加速烷基化;卡氮芥---碳酸氢钠局 封,起化学灭活作用
③局部强刺激性药物长春碱类药物,应避免 在于外周血管使用
36
2 )通用性解毒封闭 若无上述解毒剂,患处均可注射利多卡因5ml
加生理盐水10m1或氢化可的松50~100mg
37
3 )封闭方法 从漏出部位外2倍范围向中心缓缓皮下注射
43
44
1)发疱性、刺激性化疗 药物 外渗后可致局部灼伤 (烧伤样改变)、组 织坏死。如阿霉素、 表阿霉素、长春新 碱、卡氮芥、氮烯、 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顺铂等
6
7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2)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外渗后可致沿静脉走向 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 发红、肿胀、灼热、疼 痛。
8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15
4.业务水平因素
②操作穿刺技术不过硬,不能做到一次性穿 刺到位,在穿刺时过程中反复拍打或反复 穿刺划伤血管致其损伤 ③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到位,或不能正确判 断药物外渗与否 ④习惯于钢针穿刺和反复按压针头(莱), 外渗几率增加,
16
三、临床表现
1 . 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
疼痛
17
三、临床表现
10
二、外渗原因
1 .生理解剖因素 ①年老体弱患者常血管硬化或脆性变大、血
液流速减慢,输液药物起始局部药液浓度 相对高,刺激作用增强
11
二、外渗原因
②小儿血管壁薄,血管腔细小,比成人更容 易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两者均引起炎性 介质释放,致血管损伤并液体外渗
③输液部位血管过于表浅 或仅能提供输液的血管 畸形
38
考题
1 怎样处理药物外渗 画线处
2 举出5个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41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42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常见药物 TPN、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5%碳 酸氢钠、氨基酸、脂肪乳、50%葡萄糖、 KCL、VC、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
等,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 刺激性及化学毒性有关。
9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3) 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胀且很快吸收或经热敷吸收, 无明显局部刺激作用。但个体有差异。
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由技术娴熟的护士执行。 中心静脉置管由专业人员(执证)执行,非 置管病人必须每天更换输液部位
26
6 检查 在接入化疗、刺激性强或高浓度药 物前,必须检查输液通路是否有回血,如 输液不畅,一定另选部位
7 冲管 注上述药物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液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拔针
27
五、处理
19
20
四、预 防
1、 识别
输液前应①识别发疱性化疗药、胃肠外营养液 (尤其>600mosm/l 毫渗透摩尔每升)②高浓度、 刺激性强药物③普通药物,若是前两类药物应给 予高度的重视,严格按说明书以适当稀释液溶解 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21
四、预防
2. 选择穿刺用具 ①长期胃肠外营养、化疗 药物依次为:PICC—cvc —留置针;钢针零 容忍,如果患者拒绝用中心静脉,应签署外 周静脉营养、化疗同意书。
③配合药物局部封闭。
29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时,该怎么办?
• 轻者用25%硫酸镁湿敷30min,每天2~3次, 并在损伤处涂抹0.5%碘伏,若半径大于损 伤部位2.5cm,没2h涂抹一次,有水疱者, 在无菌操作下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内液, 再涂抹碘伏
30
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外渗的患者经常用 酚妥拉明10mg、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 闭,同时用山茛菪碱针剂外敷效果良好
31
3.化疗药物、TPN、20%甘露醇及5%碳 酸氢钠渗漏
①立即停止输液, ②早期局部一般冷敷使血管收缩,
物吸收
③应用拮抗剂 ④局部封闭
减少药
32
4.防感染
小水疱未破溃的应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 可用碘伏涂抹,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 出疱内液体,不剪去表皮,再用碘伏外敷。 凡感染、溃疡或坏死创面应按外科换药处 理
已发生外渗,应做以下处理: 1.当药物浓度低,外渗少 如输入的药物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不明显,但
发红、苍白、疼痛明显,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用热敷的方法(用25%硫酸镁湿敷30min)可以缓 解血管收缩而引起的循环障碍,从而防止皮肤组 织苍白和坏死
28
2.渗漏范围较大且药物刺激性强
①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患肢制动、抬高至少48小时, ②用50%硫酸镁或75%的酒精持续 湿敷,
33
5.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1)设法吸出或去除渗出液 如果保守治疗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考 虑早期手术切除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34
(2) 积极行针对性解毒处理(封闭) 1 )对应性解毒封闭 ①发疱性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碳酸氢钠,
减轻炎症反应;丝裂霉素可致严重溃疡,硫 代硫酸钠局封可起直接灭活作用
3
1. 局部组织损伤的原因
②药物由脉管系统渗 出扩散至周围组织, 致局部炎症反应可 形成红肿硬结形成 脓肿,称化学性蜂 窝组织。
4
1. 局部组织损伤的原因
③局部炎症进一步发 展、药物毒性作用 过强或致局部血管 严重收缩均可造成 局部组织糜烂坏死, 称为渗出性坏死。
5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22
2. 选择穿刺用具
②普通常用药物,根据病人血管状况及意见 选择用具 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无中心静脉管道时 应尽量选择留置针
23
3. 选择输液部位
①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 划。
②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弹性好、 粗直的血管。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射, 同时应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 部及肘窝。
12
2.疾病因素
①昏迷、休克、肺心病、病危患者,由于微 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癌症患者长期输液及反复使用化疗药物, 静脉脆弱
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 周血管病变
④静脉压增高的患者等
13
3. 药理学因素
用于治疗的药物刺激强、浓度高、局部与药物 接触时间长
14
4.业务水平因素
①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嘱,一些护理人员经验 不足,对输液的适应性不做综合分析,如不 了解患者、病情、局部血管,不主动了解药 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甚至在手腕及手背上 注射化疗药或在腕关节内面等非常表浅出处 输注刺激性强的药液
③胃肠外静脉营养、化疗药物应避开手、肘 窝及行过广泛切除性手术的肢体,多选前臂 近端
24
4. 输液前教育
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严重后 果,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如出现局部隆起、 疼痛或输液不通畅,应立即关闭输液器并 呼叫护士
25
5.穿刺
①穿刺前不拍打静脉,尽量用力度适中的压 脉带。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一次穿刺成功 率,避免反复穿刺。
定义
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出或 漏出到血管以外组织,称药物外渗,可造 成局部组织肿胀、缺血、无菌炎症或感染、 溃疡、甚至坏死等反应或并发症。这是临 床护理经常遇到并常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 的问题,因此要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
2
一、局部组织损伤原因及药物分类
1. 局部组织损伤的原 因
①给药期间刺激或 毒性药物刺激静 脉内壁造成静脉 炎。(变-渗-增)
2. 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 可出现疱疹、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 斑块,斑块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织坏 死
3 .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 痂外周红斑肿胀
18
三、临床表现
4. 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 动受限、受累部位灼痛
5. 病理表现 溃疡下面可见全层表皮及皮下组 织坏死;溃疡外侧有明显表皮增生,成纤 维细胞及内皮细胞有丝分裂
35
②刺激性化疗药物 氮芥等烷化剂---硫代硫酸 钠局封可加速烷基化;卡氮芥---碳酸氢钠局 封,起化学灭活作用
③局部强刺激性药物长春碱类药物,应避免 在于外周血管使用
36
2 )通用性解毒封闭 若无上述解毒剂,患处均可注射利多卡因5ml
加生理盐水10m1或氢化可的松50~100mg
37
3 )封闭方法 从漏出部位外2倍范围向中心缓缓皮下注射
43
44
1)发疱性、刺激性化疗 药物 外渗后可致局部灼伤 (烧伤样改变)、组 织坏死。如阿霉素、 表阿霉素、长春新 碱、卡氮芥、氮烯、 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顺铂等
6
7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2)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外渗后可致沿静脉走向 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 发红、肿胀、灼热、疼 痛。
8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15
4.业务水平因素
②操作穿刺技术不过硬,不能做到一次性穿 刺到位,在穿刺时过程中反复拍打或反复 穿刺划伤血管致其损伤 ③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到位,或不能正确判 断药物外渗与否 ④习惯于钢针穿刺和反复按压针头(莱), 外渗几率增加,
16
三、临床表现
1 . 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
疼痛
17
三、临床表现
10
二、外渗原因
1 .生理解剖因素 ①年老体弱患者常血管硬化或脆性变大、血
液流速减慢,输液药物起始局部药液浓度 相对高,刺激作用增强
11
二、外渗原因
②小儿血管壁薄,血管腔细小,比成人更容 易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两者均引起炎性 介质释放,致血管损伤并液体外渗
③输液部位血管过于表浅 或仅能提供输液的血管 畸形
38
考题
1 怎样处理药物外渗 画线处
2 举出5个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41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42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常见药物 TPN、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5%碳 酸氢钠、氨基酸、脂肪乳、50%葡萄糖、 KCL、VC、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
等,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 刺激性及化学毒性有关。
9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3) 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胀且很快吸收或经热敷吸收, 无明显局部刺激作用。但个体有差异。
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由技术娴熟的护士执行。 中心静脉置管由专业人员(执证)执行,非 置管病人必须每天更换输液部位
26
6 检查 在接入化疗、刺激性强或高浓度药 物前,必须检查输液通路是否有回血,如 输液不畅,一定另选部位
7 冲管 注上述药物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液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拔针
27
五、处理
19
20
四、预 防
1、 识别
输液前应①识别发疱性化疗药、胃肠外营养液 (尤其>600mosm/l 毫渗透摩尔每升)②高浓度、 刺激性强药物③普通药物,若是前两类药物应给 予高度的重视,严格按说明书以适当稀释液溶解 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21
四、预防
2. 选择穿刺用具 ①长期胃肠外营养、化疗 药物依次为:PICC—cvc —留置针;钢针零 容忍,如果患者拒绝用中心静脉,应签署外 周静脉营养、化疗同意书。
③配合药物局部封闭。
29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时,该怎么办?
• 轻者用25%硫酸镁湿敷30min,每天2~3次, 并在损伤处涂抹0.5%碘伏,若半径大于损 伤部位2.5cm,没2h涂抹一次,有水疱者, 在无菌操作下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内液, 再涂抹碘伏
30
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外渗的患者经常用 酚妥拉明10mg、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 闭,同时用山茛菪碱针剂外敷效果良好
31
3.化疗药物、TPN、20%甘露醇及5%碳 酸氢钠渗漏
①立即停止输液, ②早期局部一般冷敷使血管收缩,
物吸收
③应用拮抗剂 ④局部封闭
减少药
32
4.防感染
小水疱未破溃的应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 可用碘伏涂抹,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 出疱内液体,不剪去表皮,再用碘伏外敷。 凡感染、溃疡或坏死创面应按外科换药处 理
已发生外渗,应做以下处理: 1.当药物浓度低,外渗少 如输入的药物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不明显,但
发红、苍白、疼痛明显,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用热敷的方法(用25%硫酸镁湿敷30min)可以缓 解血管收缩而引起的循环障碍,从而防止皮肤组 织苍白和坏死
28
2.渗漏范围较大且药物刺激性强
①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患肢制动、抬高至少48小时, ②用50%硫酸镁或75%的酒精持续 湿敷,
33
5.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1)设法吸出或去除渗出液 如果保守治疗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考 虑早期手术切除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34
(2) 积极行针对性解毒处理(封闭) 1 )对应性解毒封闭 ①发疱性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碳酸氢钠,
减轻炎症反应;丝裂霉素可致严重溃疡,硫 代硫酸钠局封可起直接灭活作用
3
1. 局部组织损伤的原因
②药物由脉管系统渗 出扩散至周围组织, 致局部炎症反应可 形成红肿硬结形成 脓肿,称化学性蜂 窝组织。
4
1. 局部组织损伤的原因
③局部炎症进一步发 展、药物毒性作用 过强或致局部血管 严重收缩均可造成 局部组织糜烂坏死, 称为渗出性坏死。
5
2.药物分类—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22
2. 选择穿刺用具
②普通常用药物,根据病人血管状况及意见 选择用具 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无中心静脉管道时 应尽量选择留置针
23
3. 选择输液部位
①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 划。
②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弹性好、 粗直的血管。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射, 同时应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 部及肘窝。
12
2.疾病因素
①昏迷、休克、肺心病、病危患者,由于微 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癌症患者长期输液及反复使用化疗药物, 静脉脆弱
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 周血管病变
④静脉压增高的患者等
13
3. 药理学因素
用于治疗的药物刺激强、浓度高、局部与药物 接触时间长
14
4.业务水平因素
①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嘱,一些护理人员经验 不足,对输液的适应性不做综合分析,如不 了解患者、病情、局部血管,不主动了解药 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甚至在手腕及手背上 注射化疗药或在腕关节内面等非常表浅出处 输注刺激性强的药液
③胃肠外静脉营养、化疗药物应避开手、肘 窝及行过广泛切除性手术的肢体,多选前臂 近端
24
4. 输液前教育
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严重后 果,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如出现局部隆起、 疼痛或输液不通畅,应立即关闭输液器并 呼叫护士
25
5.穿刺
①穿刺前不拍打静脉,尽量用力度适中的压 脉带。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一次穿刺成功 率,避免反复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