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 出滤膜,接种至 100 mL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
于 30~35 ℃倒置培养不超过 3 d(操作方法同试验组), 30~35 ℃培养 18~24 h,备用。
·110·
生物化工
2021 年
1.7 回收率计算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验证(平皿法)结果见表 2,控
需氧菌总数检查验证(薄膜过滤法)结果见表 1,
菌种名称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批次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菌种名称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批次
1 2 3 1 2 3
表 1 需氧菌总数检查验证结果
各组菌数
试验组 菌液组 供试品对珠菌 [CMCC(F)98001]、黑曲霉 [CMCC
1 材料与方法
(F)98003]、大肠埃希菌 [CMCC(B)44102],北京
1.1 仪器与试剂
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LRH - 150、MJ150-1 生化培养箱,上海索谱仪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器有限公司;XG1.G 脉动真空灭菌器,山东新华医疗 北京三药;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液体
前体,曾用作黏液溶解剂和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治 疗 [1]。其在调节免疫、抗感染、抗毒素等领域中也具
1.2 菌种与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铜绿假单
有独特优势。本文基于《中国药典》2015 版对该药 胞菌 [CMCC(B)10104]、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
作者简介:王淑玲(1983—),女,江苏沛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工。
第3期
王淑玲等:乙酰半胱氨酸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109·
1.3 溶液制备
点计菌落数。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 1.5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验证(平皿法)
胞菌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 30~35 ℃ 1.5.1 试验组
液,用缓冲液稀释制成 1 ∶ 50 的供试液。
1.5.4 阴性对照组
1.4 需氧菌总数检查验证(薄膜过滤法)
取缓冲液 1 mL 加入平皿中,加入 45 ℃的沙氏葡
1.4.1 试验组
萄糖琼脂培养基 15~20 mL,混匀,凝固,于 20~25 ℃
取 1 ∶ 50 的 供 试 液 9.9 mL 和 ≤ 10 000 cfu/mL 倒置培养不超过 5 d,点计菌落数。
器械股份有限公司;1384-A2 生物安全柜,赛默飞; 培养基,青岛日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麦康凯液体培
PL202-L 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EZ 自动微 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BD;pH 7.0 无菌氯化钠 -
生物过滤检验装置,密理博。
蛋白胨缓冲液(以下简称缓冲液),扬子江药业集团。
第7卷 第3期 2021 年 6 月
生物化工 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2096-0387(2021)03-0108-03
Vol.7 No.3 Jun. 2021
乙酰半胱氨酸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王淑玲 1,2
(1.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2.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Keywords: N-acetylcysteine; Microbial limit methodology; Validation
N- 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是含
乙 酰 半 胱 氨 酸(批 号 201904014、201905008、
巯基(-SH)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201908005),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 1.6 控制菌 - 大肠埃希菌检查验证(薄膜过滤法)
白 色 念 珠 菌 等 菌 悬 液、黑 曲 霉 孢 子 悬 液 0.1 mL 混 1.6.1 阳性对照组
匀后,取 1 mL 加入约 50 mL 缓冲液过滤(滤膜已用
取 1 ∶ 10 的供试液 10 mL 和缓冲液 50 mL,用已
0
97
95
0
100
97
0
90
60
0
93
62
0
88
60
0
51
42
0
47
43
0
50
45
0
38
26
0
37
27
0
33
28
0
51
42
0
50
42
0
46
43
0
表 2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验证结果
试验组 47 49 50 48 45 44
各组菌数
菌液组
供试品对照组
53
0
49
0
55
0
46
0
43
0
45
0
阴性对照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摘 要:目的:建立验证乙酰半胱氨酸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方法:用薄膜过滤法、平皿法验证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该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需氧菌检查、控制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采用平皿法,试验菌的回收率 均在 0.5~2.0 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乙酰半胱氨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批次
阳性对照组
1

2

3

注:+ 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供试品对照组 -
阴性对照组 -
3 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的需氧菌检查、控制菌检查采用薄
膜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采用平皿法,试验菌 的回收率均在 0.5~2.0,方法可行。 参考文献
[1] Elbini D I, Jallouli M, Annabi A, et al. A minireview on N-acetylcysteine:an old drug with new approaches[J].Life Sci,2016,151:359-363.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
Validation of Microbial Limit Methodology for N-acetylcysteine
WANG Shuling1,2 (1.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Nanjing Ha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gsu Nanjing 210000;
阴性对照组 0 0 0 0 0 0
回收率 /%
1.0 1.0 1.0 1.5 1.5 1.5 1.2 1.1 1.1 1.5 1.4 1.2 1.2 1.2 1.1
平均回收率 /% 1.0 1.5 1.1 1.4 1.2
回收率
0.9 1.0 0.9 1.0 1.0 1.0
平均回收率 0.9 1.0
表 3 大肠埃希菌检查验证结果
大肠埃希菌培养物制成含菌数≤ 100 cfu/mL 的菌悬 1.5.2 菌液组
液。接种黑曲霉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于
取缓冲液 9.9 mL,其他均同试验组操作方法。
20~25 ℃培养 5~7 d,加入含 0.05% 的聚山梨酯 80 的 1.5.3 供试品对照组
缓冲液,制成含菌数≤ 10 000 cfu/mL 的菌悬液。
50 mL 缓冲液润湿),冲洗 5 次,每次 100 mL。取出 润湿滤膜过滤、冲洗(每次 100 mL,冲洗 3 次),在最
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于 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不大于 10 000 cfu/mL 的菌悬液
30~35 ℃倒置培养不超过 3 d,过滤白色念珠菌菌悬 1 mL,冲洗结束后,取出滤膜,接种至 100 mL 胰酪
取 1 ∶ 10 的 供 试 液 1 mL 加 入 平 皿 中,加 入
取样品 10 g,加 90 mL 缓冲液,再加入 6 mol/L 的 45 ℃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15~20 mL,混匀,凝
氢氧化钠溶液 10 mL,充分混匀,制成 1 ∶ 10 的供试 固,于 20~25 ℃倒置培养不超过 5 d,点计菌落数。
液、黑曲霉孢子悬液的平皿于 30~35 ℃倒置培养不超 大 豆 胨 液 体 培 养 基 中,于 30~35 ℃ 培 养 18~24 h,
过 5 d,点计菌落数。
备用。
1.4.2 菌液组
1.6.2 供试品对照组
取缓冲液 9.9 mL,其他均同试验组操作方法。
取 1 ∶ 10 的供试液 10 mL 和缓冲液 50 mL,用
培养 18~24 h;接种大肠埃希菌液体培养物胰酪大
取 1 ∶ 10 的供试液 9.9 mL 分别和白色念珠菌
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 30~35 ℃培养 18~24 h,接种 悬液(含菌数≤ 10 000 cfu/mL)及黑曲霉孢子悬液
白色念珠菌液体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 (含孢子数≤ 10 000 cfu/mL)各 0.1 mL 混匀,吸取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于 30~35 ℃倒置培养不超 18~24 h,备用。
过 3 d(操作方法同试验组),点计菌落数。
1.6.3 阴性对照组
1.4.4 阴性对照组
取缓冲液 50 mL,用滤膜(已用缓冲液润湿)过
取缓冲液 50 mL,过滤、冲洗 5 次,每次 100 mL。 滤、冲洗(每次 100 mL,冲洗 3 次),冲洗结束后,取
于 20~25 ℃培养 18~24 h,分别将金黄色葡萄球菌、 1 mL 加入平皿中,加入 45 ℃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
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培养物 基 15~20 mL,混匀,凝固,于 20~25 ℃倒置培养不超
用缓冲液制成含菌数≤ 10 000 cfu/mL 的菌悬液,将 过 5 d,点计菌落数。
2.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Nanchang 330000)
Abstract: Objective: Establishment of microbial limit test method for N-acetylcysteine. Methods: The membranefilter method and plate method were used to verify whether the method adopted is suitable for the microbial limit test of the drug. Results: The total aerobic bacteria count and the control bacteria adopted the membrane-filter method,the total molds and yeasts count adopted the plate-count method.,The recoveries of the strains were all in the range of 0.5~2.0.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microbial limit test of N-acetylcysteine.
1.4.3 供试品对照组
滤膜(已用 50 mL 的缓冲液润湿)过滤、冲洗(每次
取缓冲液 50 mL 和 1 ∶ 50 供试液 1 mL,过滤、 100 mL,冲洗 3 次),冲洗结束后,取出滤膜,接种至
冲洗 5 次,每次 100 mL。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 100 mL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 30~35 ℃培养
根据公式(1)计算回收率。
制菌 - 大肠埃希菌检查验证(薄膜过滤法)结果见表 3。
各菌株回收率(%)= 试验组菌数-供试液对照组菌数 ×100 菌液组菌数

2 结果与分析
(1)
回收率数据表明,需氧菌检查、控制菌检查采用薄膜 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采用平皿法,试验菌的 回收率均在 0.5~2.0,方法准确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