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桦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C贮量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闽南山地西南桦混交林生长和生态效益研究

闽南山地西南桦混交林生长和生态效益研究
样 性指数 最 大 , 西 南桦木 荷 混交林 其 次 , 土壤 理化 性质 以 西 南桦 木 荷 混 交林 最好 , 西 南桦 杉 木混 交林 其 次。 结果
表明: 闽南 山 区西 南桦造 林 以营建 西 南桦杉 木混 交林 或西 南桦木 荷 混交林 为 宜。
关键词 : 闽 南 山地 ; 西南桦 ; 混 交林 ; 植 物 多样 性 ; 土壤 理 化 性 质 中 图分 类 号 : S 7 2 2 . 1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9 4 4 ( 2 0 1 3 ) 1 0 O 0 5 6 0 4
烧炼 , 后 再 次 清杂 即清 理 炼 山的 剩余 物集 中堆 烧 后 穴 垦
整地 , 株行距 2 . 5 m× 3 m, 穴规格 为 5 0 c m ×5 0 c m× 4 0 c m。安 排西 南 桦 分 别 和 杉 木 、 木 荷 及 福 建 柏 混 交 试 验, 西 南 桦 分 别 和杉 木 、 木荷及福建柏按 1 : 1 比例 混 交 , 西南桦 纯林对 照 , 试验林 沿上 、 中、 下 坡 随机 布 设 , 4个 处理 , 3次 重 复 , 每 块试 验样 地 面积 2 0 m×2 0 m, 共 1 2块 样地 , 样 地 间 用 3行 卷 荚 相 思 隔 离 开 。试 验 区外 营 造 大 约 2 5亩 的 西 南桦 和杉 木 、 木 荷 混 交 的示 范 林 。2 0 0 3年 4月 造林 , 西 南 桦 苗 木 为 来 自广 西 的 袋 装 苗 , 高度 3 0 c m
生 态 系统 稳 定 性 有 较 大作 用 。笔 者 在 南 安 五 台 山林 场
径 1 5 . 6 c m, 由于 是 疏 林 , 林木分 化严重 , 林 木 径 级 差 异

西南桦人工混交林及混农林的营造

西南桦人工混交林及混农林的营造
林 中, 山桂花林木生长稍 慢 , 有耐荫蔽 的特性 ,其 1年生混交林 林木 的蓄积 0 量 比 同龄 西 南桦 纯林 多 1 %左 右 , 0 林 下植 物 种类则 较 西南 桦 纯林 少2 %, 9 主要原 因是西南桦纯林林 下透光度较 大 , 内适 生植物 种类较 多 。 林 2西南桦一 高阿 丁枫 。营造此 种 混 . 一 交 林 可形 成 西 南 桦 为 上 层 ,山 桂 花 为 交林 有林木 生 物量较 西南桦 、 高阿 丁 下层 双层 结构的乔木林 。在此 类混交 枫纯 林分别 大4 %、%的优点 。高 旱 稻 , 量则 产 大 幅下 降 ,而此 时林地 杂草 增生 , 花
工量 大 , 已不宜再 种 。 若有 施肥条 件 , 则可 继续 在其林 间混种 上述 中药 材 。 ( ) 种 千 年健 或 棕榈 藤植 物 , 多 2混 如 穗 白藤 、 云南 藤 等 , 于 提高 其 营林 对 管理水 平及增 加效 益都 有显著 效果 。 西南 桦 以2tx 米 株 行距 行 宽种 植 , k:4  ̄ 林 下 种 植 的 药材 藤 蔑 可从 第 一 年起 造 林后 即种入 ,也可在 造林后 第2 3 ~ 年幼林 初步形 成郁 闭后种 入林 下 , 以 小 穴 状 整 地 ,株 行 距视 不 同作 物 而 定 。如千 年健 为05 05 , . ̄ .米 多穗 白藤 为5 5 , x 米 一般在 雨季初 期 , 土壤 已经 被雨 水湿 透后 定植 ,定植后 1 月要 个 铲 草护苗 , 对缺塘 进行 补植 。千年 并
栲胶 , 叶片作饲料 。马尖相思林木根系 可固氮 , 又是蜜源植物 , 是经济价值高 、 生态效益好的多用途树种 , 与西南桦混 交可提高地力 , 并增加育林经济效益。
4西南桦一 肉桂混交林。营造此种 . 混交 林 计 划在 林 分 5 8 生 时采 伐 —年 利 用 混 交林 林 中 的 肉桂 植 株 , 以代 替 林 分 的抚 育 间 伐 ,留下 西 南桦 继 续 生 长 培育 为 大 径 材 ,可 提 高 整体 营林 效益 。 混交林培育 的不利方 面是会增加 经 营成本 ,特别是 当混交树 种的采伐 年龄不一致时 。因此 , 一般只培育采伐 期一致 的混交林 。 二、 混农林 在热区环境 条件下 ,营造西南桦 混农林 , 潜力很大 , 已经过试验 的有下 列两种种植模 式O 1 . 旱稻一 西南桦 。在 营造 西南 桦 纯 林或是 西南 桦一 肉桂 等混 交林 时 , 于造林 当年混 种旱 稻 ,以耕 代抚 , 可 以收获早稻 。在普洱 、 西双版纳 , 每亩 旱稻 约产 20 0 千克 , 草可做 牛饲料 , 稻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于森林的保护和利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合理选取树种和配置混交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几个树种的生长特点1.松树:松树是我国常见的造林树种之一,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其树干粗壮,松针长而茂密。

松树的树枝分叉少,树冠底部较整齐,抗风能力强。

松树耐干旱,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因此在干旱的地区常常可以看到大片松树林。

2.杉树:杉树是我国的一种常见树种,生命力顽强,常见于山地、丘陵及山脊地带。

杉树的树干直立,树冠茂密,所以也常被用于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

杉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因此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栽种的树种。

3.柳树:柳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园林树种,其树冠茂密,适应性强。

柳树对水性要求较高,因此常被用于河岸绿化及水土保持。

柳树的叶子细长,呈柳叶状,叶片垂下,因此柳树也常被用于装饰景观。

二、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比较(1)松树纯林的生长效果松树幼苗生长迅速,成年后树干粗壮,树冠茂密,种植密度大的松树纯林在生长初期可形成一片整齐的松林。

松树的根系深,侵蚀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松树纯林在干旱、沙化地区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对于水土保持、固沙防风有着显著的效果。

杉树适应性强,对于湿润的土壤有比较好的生长效果,其树干直立,树冠茂密,对于土壤的保持有着良好的效果。

将松树和杉树进行混交,在旱地与湿润地交错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利用二者的各自优势,形成相对稳定的植被覆盖,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杉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茂密的树冠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因此杉树纯林在湿润地区有着较好的生态效果。

杉树的根系深入土壤,有利于水土保持,因此在山地、丘陵等易发生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地区有着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柳树对湿润的环境要求较高,树冠茂密,叶片垂下,所以在河岸、湖泊等水域地区有着良好的绿化效果。

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初步比较

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初步比较

CHEN Y o n g ,L I U Ha i - j i a o ,Z HANG J i n . f e n g ,GENG Y u n . f e n
( 1 .S o u t h w e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 i n g 6 5 0 2 2 4 ,C h i n a ; 2 .Y u n n a n A c a d e my o f F o r e s t y, r K u n m i n g 6 5 0 2 0 4 ,C h i n a )
数 量 较 5~1 0 a m 多。
关键词 : 土壤 种 子库 ; 种子 储量 ; 垂 直分 布 ; 物种 组成 ; 西 南桦
中图分类号 : ¥ 7 9 2 . 1 5 91 ; S 7 1 4 . 5; ¥ 7 2 2 . 1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3 1 6 8( 2 0 1 3) 0 2 — 0 0 2 0 — 0 7
Ab s t r a c t :Ta k i n g s o i l s e e d ba n k O Be t u l a a l n o i d e s 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 Be t u l a a l n o i d e s n a t ur a l or f e s t n n a n h o t z o n e b y u s i n g i n d o o r g e r mi n a t i o n m e t h o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 ( 1 ) V i g o r s e e d r e s e r v e s o f

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碳排放的增加,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动态研究变得愈加重要。

而对于森林碳储量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树种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本文将重点研究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与碳储量,以期为碳储量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研究桦树类树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类植物,对于碳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是了解碳储量的重要手段。

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主要包括树干、树枝和叶子三部分。

首先,树干是桦树类树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树干的生物量主要受到树高、直径、树干干重与生鲜重的关系所影响。

以往的研究表明,桦树类树苗的树干生物量与树干直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随着树干直径的增加,树干的生物量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树干高度和比重也是影响桦树类树苗树干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树枝在桦树类树苗的生物量中所占比重不可忽视。

树枝的生物量主要与树冠的大小和形态有关。

研究表明,桦树类树苗的树枝生物量与枝条数量、长度和直径呈正相关关系。

而树冠体积的增加会导致树枝生物量的增加。

此外,树枝生物量还与树枝的比重和水分含量等因素有关。

最后,叶子是桦树类树苗地上生物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叶片的生物量受到叶片面积、叶片厚度和叶片干重与鲜重比值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表明,桦树类树苗的叶片面积是影响叶片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叶片面积的增加,叶片生物量也会相应增加。

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养分含量也会影响叶片生物量。

桦树类树苗的碳储量研究碳储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和开展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桦树类树苗的碳储量研究可以通过测量地上生物量和估算碳密度来实现。

首先,地上生物量是桦树类树苗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测量树干、树枝和叶子的生物量,可以估算整个树苗的地上生物量。

桦树类树苗的地上生物量可以根据树干、树枝和叶子的重量来确定。

以往的研究表明,地上生物量与碳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地上生物量越高,碳储量越大。

纯林与混交林生态效益比较分析

纯林与混交林生态效益比较分析
表 径流 量 。
■__■ 一 一 季 抛 椭 温
3 . 2 杉木 纯林 与混 交林 林 内温湿 度变化
2 5
2 O
p 1 5
魃 1 0
●纯林
口混交 林


图1
9 0 8 0 Βιβλιοθήκη 7 0 6 0 萋5 0
蹦 4 O
3 0
纯林
混交 林
表 1杉木 纯林 与混 交林 各种 土壤 理化性 质 对比
1 永定县 自然 条件
研 究 区位 于 福 建 省永 定 县 金 丰 国有 林场 。林 场现 有 林 地面 积 4 5 4 0 h m2 ,其 中商 品用材 林 地 3 7 3 3 h m 2 ,生 态林 8 0 7 h m。 ,森 林 蓄积 量 3 3 . 6万 m ,森 林 覆盖 率 8 6 . 2 %。本 场 地 形 地貌 属 武 夷 山脉 低 山地 貌 类 型 ,土 壤 多 为 红壤 和 山 地 黄 壤 ,土 壤 呈 微 酸 性 至 中性 ,土 层 深 厚 、疏 松 、腐 殖 层 较 高 :年 平均 温 度 2 0 ℃ ,最 高 温度 3 9 . 2 ℃ 、最低 温 度. 4 . 8 ℃;年 约 降水量 2 0 1 9 m m,相 对 湿度 8 0 %,年 日照 时数 达 2 0 2 1 . 5 h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杉木 纯林 与混 交林对 土壤 理化 性质 的影 响 由表 1 可 以看 出,纯林 和混 交林 在土壤 p H值 方面 没 有 明显 差异 ,但 在 速 效 N 和 K 方面 差 异显 著 ,混 交林 平 均 速 效 N 含量 为 3 0 . 6 1 mg / 1 0 0 g土 中 ,是 纯林 的 7 . 6 5倍 ; 平 均 速 效 K含 量 为 9 . 6 7 a r g / 1 0 0 g土 中, 是 纯 林 的 2 倍; 速 效 P含量 2者 之 间没有 显著 差异 ( 见表 1 )。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树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植被之一,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树种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生长效果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就几个常见的树种,包括松树、橡树和枫树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树种选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与纯松林相比,松树在混交林中的生长效果更为显著。

混交林中会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以提高森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在混交林中,松树的生长速度更快,树形更加优美,因为其根系能够与其他树种的根系形成互补,从而提高了森林整体的生长效果。

混交林中的树木种类更为丰富,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和资源利用效益。

最后要提及的是枫树,它是一种常见的落叶树种,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广泛分布。

在纯枫树林中,枫树生长速度较快,叶片色彩斑斓,叶片落地后能够分解为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但在纯枫树林中,由于树种的单一性,森林的抗逆能力较弱,易受到干旱和病虫害的影响。

而在混交林中,枫树的生长效果更为出色,其根系能够与其他树种的根系相互支持,使整个森林的生长环境更为稳定和丰富。

不同树种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生长效果有所不同。

在纯林中,由于树种的单一性,森林的抗逆能力较弱,易受到天敌的侵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而在混交林中,由于树种的多样性,能够提高森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森林管理中,应该注重树种的多样性,促进纯林和混交林之间的平衡发展,以实现森林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滇南热区西南桦林分生物量研究的开题报告

滇南热区西南桦林分生物量研究的开题报告

滇南热区西南桦林分生物量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滇南热区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典型区域,西南桦是该地
区的主要树种之一。

西南桦林分的生物量评估是了解该地区森林生态系
统碳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目前关于西南桦林分生物量的研究还
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于不同生长阶段和密度下的西南桦林分生物量变化
的了解有待完善。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样地调查、标准测定方法等手段,对滇南热区西南桦林分生物量进行系统研究。

二、研究内容
1. 研究区域的选取
本研究将选取滇南热区的典型西南桦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昭通
市鲁甸县、永善县、镇雄县等地的多个样地。

样地覆盖面积约为50hm²。

2. 生物量调查与测定
选择典型样地进行西南桦林分生物量调查,并采用全林法、样木法、直径式法等标准测定方法进行生物量估算。

同时考虑西南桦不同生长阶
段和不同密度下的生物量变化。

3. 数据处理
对调查和测定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和编辑,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
样地、生长阶段和密度下的西南桦林分生物量变化特征,绘制生物量密度、分布图等。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了解滇南热区西南桦林分的生物量变化、了解其生态系统
碳储量提供基础数据,也有利于促进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经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四、研究期限
本研究计划从2022年开始,历时两年完成。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样地调查、生物量测定方法、数据处理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进行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纯林是指由同一种树种组成的森林,而混交林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树种混合组成的森林。

两者在生长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树种的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比较。

松树
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它在纯林和混交林中都有着广泛的分布。

在纯林中,松树能够形成较为单一的树种群落,由于没有其他树种的竞争和影响,松树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阳光,生长速度较快,形成的林分结构也较为整齐。

纯松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土壤贫瘠等。

而在混交林中,松树和其他树种共同生长,能够形成多样化的林分结构。

不同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土壤养分的利用更加高效。

研究表明,混交林中的松树生长速度较纯林中略有降低,但整体生长效果更加稳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在混交林中,橡树和其他树种共同生长,能够形成丰富多样的林分结构,不同树种之间相互作用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

橡树与其他树种共同构成的森林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减轻病虫害的压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林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结语
纯林和混交林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

纯林具有管理方便、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生态环境单一、抗逆能力差等问题。

而混交林则具有生态环境复杂、抗逆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生长速度慢等问题。

在实际的林木种植中,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经济需求来选择种植方式,充分发挥纯林和混交林的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森林的保护和管理越发重视。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和促进生物多样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森林的生长管理中,纯林和混交林是两种常见的管理模式。

纯林指的是由同一种树种组成的林木,这种管理模式通常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但也存在着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

而混交林则是由多种不同树种混合种植而成,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对于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不同管理模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森林生长管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几种常见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特点及其比较,从而为森林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林型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从而为森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的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选择适当的林型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深入研究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比较,有助于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林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1.3 研究意义纯林与混交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长模式,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比较,可以为合理选择树种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深入了解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对纯林与混交林生长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混交林与纯林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混交林与纯林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3混 交林 与 纯林抵 抗外 界环 境 的能 力
处理过程 , 充分利用不同树种的价值, 改善森林的环境保护净化效果。 针对不同 树种 的 防御 保护 能 力进 行不 同程 度 的区分 , 确 定树 种 的地 域 能力 , 针对 生 态 污 染情 况进 行 区分对 待 。 混交 林 因为树种 多样 , 在 不 同层 冠具有 不 同层级 的 树种 。 搭配种植提高混交林的环境保护防御能力, 提高污染净化效果, 确保防护的可 行性 , 提 高污 染 处理经 济效 益 。 在树 种的环 境 保护 中 , 加 强 城市绿 化 效果 是重 要
引 言
转 变 为肥 料 , 不 同 的树种 具有 不 同的营 养 成分 , 而树 木 生长 所 需要 的微 量元 素 在 不 同的树 种混 合下 , 提 高 了土壤 的营 养效 果 。 因此 , 混 交林 具有较 好 的水 分涵 养 调节 效 果 , 可 以更 大 的减 少 水分 蒸 发 , 减 少水 土 流 失 , 提 高水 土 营养 利 用 率 ,
时, 改善 环境 保护 是主 要 的处理 方法 。 4 . 3 环 境保 护作 用 随着 现代 化经 济 的快速 发展 , 化 工产 业污染 日益严重 。工业化 生 产带 来 了 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森林环境的保护是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果, 改善环境防范
混 交林 与纯林 都属 于 人工 林 。但 是根 据树 种 分布 的 不 同具有 不 同的优 缺 点。 混交 林 因具有 多 种树种 , 分布 的海拔 高 度不 同 , 不 同的林 木在 不 同的层 面可
合理的分析混交林、 纯林的基本特点, 根据环境要求对不同环境进行处理, 完成 种植 。提 高林 木生 长量 , 减 少病 虫 害 , 改善 土壤 营 养环 境 , 实现 林 木 的 良好 发展效果 。混交林在配置过程中, 具有更加重要的培植价值 。

不同林龄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配.

不同林龄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配.
!"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 自然概况 川中丘陵 区 位 于 四 川 盆 地 中 部,长 江 以 北,剑
阁、苍溪、仪陇等县以南,龙泉山以东,华蓥山以西, 包括 5 个市( 地),+5 个县( 市)" 土地面积达 &0 % 1 &). 23% ,其 中 耕 地 面 积 占 %50 -* 、林 地 面 积 占 %&0 ,* 、水域面积占 .0 -* "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 6 .)) 3" 该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冬暖、春 旱、夏热和秋雨的特点" 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川中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 为降低水土流失,%) 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先 后实施了“ 长江防护林”工程,在该区营造了大面积 的人工桤/柏混交林" 目前以桤/柏混交林和纯柏林 为主的人工林广泛分布于丘陵地区" 林下灌木主要 有黄荆( 54+(6 #(.$#7,)、马桑( 0,’4*’4* %4#4&*)、刺梨 ( 8,%* ’,63$’.944)和火棘( :/’*&*#+9* 2,’+$#(*#*)等,
为 &7 &),立地条件相似的前提下,在川中丘陵区的 盐亭和三台两县分别选取了 &)、&-、%)、%- 年生的桤 /柏混交林和 ,) 年生的纯柏林( 由桤/柏混交林演替 而来)作为研究样地" 各样地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 土,且造林前均为荒坡" 根据各样地的具体情况,设 置 & 个 %) 3 1 %) 3 或 &) 3 1 &) 3 的样方" %))+ 年 &&—&% 月间对各样方进行调查,其基本情况见表 &, 由于桤木和柏木的成活率不同,不同林龄的两个树 种密度差异较大" 由于丘陵的下部为农田,故所选样 地多位于丘陵的中、上部" !# $# $ 植被和土壤碳储量调查! &)植被碳储量:用 生物量法分别对群落中乔、灌、草以及凋落物的生物 量进行调查" 其中,乔木层生物量( <’ )调查采用样 方法,测量样方内每棵树的树高( =)和胸径( >),计 算桤、柏 木 的 生 物 量" 公 式 为:桤 木 <’ ? )0 &-4( >% =))0 .,(( ;柏木 <’ ? )0 %)+-( >% =))0 " .&55[&,]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学研究表明,树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效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差异巨大,因此对各种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破坏的今天,如何选择合适的树种种植方式来提高森林生长效果和生态效益,成为生态学家和林业专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发现,不同树种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生长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树种适合单独种植成纯林,能够快速生长且木材质量好,但生态效益相对较低;而有些树种则更适合与其他树种混搭种植,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对几种常见树种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生长效果进行详细比较分析,有助于指导森林管理实践,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几个常见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深入探讨不同林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为森林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几个树种纯林的生长速度、生长周期、材质质量等指标,从而评估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劣势;2. 调查几个树种混交林的生态效益,探讨混交林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作用;3. 对比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效果及生态效益,分析其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和设计林地提供科学依据;4. 探讨影响生长效果的因素,如土壤养分、光照条件、水分供应等,为优化林地管理提供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正文2.1 几个树种纯林生长效果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种的纯林是由同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地,其生长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针对几种常见的树种,我们将分析它们在纯林中的生长效果。

以松树为例。

松树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树种,具有快速生长速度和良好的适应性。

在纯松林中,松树的生长效果往往较好,尤其是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其生长速度能够显著提高。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摘要】本文通过对几个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它们在生态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

在纯林生长效果分析中发现,不同树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存在差异,导致林地生态结构的单一性。

而在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中,不同树种之间存在竞争机制,但整体生长速度和生态稳定性更优。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树种竞争机制分析揭示了混交林中树种间资源利用的复杂关系。

经济效益分析显示,混交林不仅可以提高木材产量,降低经营成本,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

最终结论指出,混交林在生长效果、生态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方面均优于纯林。

【关键词】关键词:树种、纯林、混交林、生长效果、生态环境、竞争机制、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综合评价。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树种选择和植被结构的构建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森林经营中,人们常常会选择种植纯林或混交林,以期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

纯林是指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森林,而混交林则是由多个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

在选择种植方式时,需考虑到各树种的生长习性、所需养分、树种竞争等因素,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生态环境影响、树种竞争机制和经济效益,探讨最适宜的森林经营方式,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树种组合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树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树种竞争机制,揭示不同树种之间的竞争关系,为林木种植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深入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探讨纯林和混交林的差异,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木种植效益提供科学支持。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树木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了对树种生长环境的破坏和种类单一化的现象。

纯林和混交林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林地,其生长效果和生态环境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进行纯林和混交林的比较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树种纯林和混交林生长效果的比较分析,探讨纯林和混交林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纯林和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管理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几个常见的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不同树种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表现。

通过比较分析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本研究旨在深入挖掘不同树种生长特点,探讨混交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通过研究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效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2. 正文2.1 纯林的定义及特点纯林是由同一树种组成的纯净林地,其特点包括树种单一、生长环境单一、树冠封闭、地上植被简单等。

纯林的定义主要是指该区域内树种种类单一,种群结构单一,生境环境单一,由于生长环境一致,同一树种的个体形态和生长状态相对一致,整体看起来统一而整齐。

纯林中的树木种类相同,树冠笼罩在一起,形成一片独立的树林区域。

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模式评价

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模式评价

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模式评价郝建;莫慧华;麻静;农友;谌红辉;蔡道雄【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2【摘要】为了评价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与红椎(Castanopsishystrix)混交造林模式的优劣,以单株形质指标、胸径分布、生长量、蓄积量、虫害和林下植被为指标,对25年生西南桦与红椎异龄混交林及13年生西南桦与红椎同龄混交林和相应的西南桦纯林的林分结构、生长量及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有利于西南桦干形塑造,提高西南桦生长量及单位面积总蓄积量,减少西南桦的感虫率及单株的虫孔密度,避免恶性杂草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总页数】5页(P135-139)【作者】郝建;莫慧华;麻静;农友;谌红辉;蔡道雄【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5326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5326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5326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5326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5326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53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5.2【相关文献】1.西南桦纯林与西南桦×红椎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J], 何友均;覃林;李智勇;邵梅香;梁星云;谭玲2.西南桦纯林与西南桦+肉桂混交林幼林期的生物量研究 [J], 梁妮;王卫斌;倪金碧;田昆3.关于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模式的评价分析 [J], 方焕忠4.4种混交比例对桉树-红椎人工混交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杨嘉麒;邓海燕;张港隆;胡中洋;莫晓勇5.杉木、马尾松与红椎混交造林模式探讨 [J], 覃宋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西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研究林秀群;葛颖【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32)005【摘要】为了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本研究根据2004-2013年相关农田生产投入以及主要农作物产量估算和分析了西南地区5个省市自治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和碳吸收。

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农田碳吸收总量、碳吸收强度明显高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但与2004年相比,2013年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的增幅分别是碳吸收总量、碳吸收强度增幅的2�4倍和7�7倍。

西南地区农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基本上逐年增加,而碳吸收总量和碳吸收强度总体呈增长趋势,波动较大。

西南地区农田碳排放量最多的农田生产投入是化肥,碳吸收量最多的农作物是水稻。

西南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农田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吸收量、碳吸收强度都有明显的差异,2013年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从高到低均是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西藏,2013年碳排放强度和碳吸收强度从高到低均是西藏、云南、四川、重庆和贵州。

【总页数】6页(P1088-1093)【作者】林秀群;葛颖【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1【相关文献】1.中国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时空差异 [J], 赵荣钦;秦明周2.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研究 [J], 颉鹏;蔺海明;黄高宝;王龙强;柴强3.基于碳足迹的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 [J], 张精;方堉;魏锦达;林佳壕;陈培彬;朱朝枝4.张掖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分布特征 [J], 师银芳;赵军5.临沂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梁;赵杰;秦利;郭娜;安静;姜永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纯林和混交林优缺点

纯林和混交林优缺点

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纯林和混交林的优缺点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林培育姓名:王佳慧学号:10202032二○一一年六月纯林和混交林的优缺点通过人为的方法营造的森林叫人工林。

人工林的组成,是指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一般把由一个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叫纯林,而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称为混交林。

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混交林和纯林进行对比:㈠营养空间的利用:通过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地进行混交,能够比较充分的利用空间。

与混交林相比,纯林对外界空间的利用得不够充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纯林就不能很好的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因为从经济角度分析,恰恰是纯林可以把全部林地用来培育最有栽培价值的树种。

㈡立地条件的改善:混交林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还能保持地力。

混交林结构复杂,树冠层厚,林内光照的垂直梯度变化明显,光照强度减弱,散射光比例增加,分布比较合理,因而其他生态环境因素也呈现同步的梯度变化,温度变幅较小,湿度大而且为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

纯林改善林内小气候的作用与混交林相比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混交林积累的森林枯落物数量比纯林多,成分较纯林复杂,土壤微生物增加。

森林枯落物分解后,可以改良土壤,并有效地提高肥力。

混交的某些固氮树种更可以直接给土壤补充营养物质。

纯林也有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但是有时在同一地块上连续长期栽培某一树种,会导致地力衰退,土壤养分消耗单一,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引起地力衰退,理化性质恶化,不利于林木的生长。

㈢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的产量质量:混交林林木生长迅速,提早郁闭,早见效益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树种搭配合理的混交林,能够较充分的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和树中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其木材总蓄积量大于高于纯林,而其中主要树种的蓄积量又常低于同一树种的纯林。

特用经济林由于经营上的特点,多不实行树种混交。

但经验证明,一些特用经济树种在采用适宜的树种与其混交时,同样可以收到促进生长,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以及改进品质的良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福建林学院学报 2 0 ,8 2 :5 —15 0 82 ( ) 11 5
Jun l f uinC l g f o sy ora o Fj oeeo r t a l F er
第2 8卷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西南桦纯林 与混交林生态 系统 C贮量 的对 比研究
4 1 2.8,4 . 1, o.2,a d 2 . 8 t・h ~ r s e t e y I1 o t s se c b n d n i e f t e e 4 sa d r . 3,1 0 56 4 1 n 30 m e p i l . 1 ro y t m a o e st s o h s t n swe 9 7 c v e r i e 4. 6, 8 1 n d 84 . 0,a . 1 t・h ~ r s e t ey m e p c i l .n l l t rc b n d n i e e 4 sa d r . 3,8 8 ,3 0 v e i e a o e st o t s t s we e 6 0 t r yf h n .1 . 3,a d 2 6 n . 1 t・h m
( .ntu f rp a F r t ,Y na cdm f o s , igog Y n a 6 12 C ia 1 Istt o oi o s ie T c l e r u nnA ae yo r t J hn , un n6 6 0 , hn ; y F er n y
2 Y na cd m f oet ,K m ig Y n a 5 24, hn ) . u nnA ae yo rs F y r u m n , u nn60 0 C ia
杨 德军 王 卫斌 耿 云芬 邱 , , , 琼
( . 南省林 业科 学院热 带林 业研 究所 , 南 景 洪 660 ;. 南省林 业科 学院 , 南 昆明 600 ) 1云 云 6 122 云 云 524
摘要 : 利用测定生物量 的方法对 1 3年生西南桦人工 纯林 、 西南桦 +肉桂混交林 、 西南 桦次生林和热带次生林进行 了 C贮量
p r nd m i e t ds o t l l i s u e a x d san fBe u a a node
Y N e u WA G We.i , E G Y nfn I in A G D  ̄ n , N i n G N u — g ,Q U Qo g b e
Beua a n le n c t r ,mie ln a o i i n mo m t l lo d smo o u u e l x d p a t t n w t C n a mu c i h , dn i e o d r oe t d t p c e o d r o e t B. o  ̄s s c n ay f r s a o ia s c n a f r s. n r l y
1.6 81 、.1 h 40 、.0 84 m~; 分凋落物 C密度分别 为 60 、 .1 30 、.1t・ m~; t・ 林 .3 88 、.3 26 h 林地 土壤 C密度分别 为 8 .8 7 .4 23 、99 、
5. 、 . ・ m~。结果表 明西南桦 是开展以固 C为 目 的生态造林 项 目 70 9 2 t h o 58 标 的适合树种 。 关键词 : 西南桦 ; 人工林 ; 混交林 ; 西南桦次生林 ; 热带次生林 ; C密度 ; 固 C量 年
中 图分 类 号 ’ 785 :s 1.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3 9 ( 0 8 0 0 5 —0 10 — 8 X 20 ) 2— 1 1 5
Co p r tv na y i fe o y t m a b n so ks f r m a a i e a l ss o c s s e c r o t c o
的对 比研究 。结果发现 4种林 分 的 C密 度分 别为 184 、4 .3 182 、2 .8t・ m~; 固 C量分 别 为 40 、 .9 4 .2 103 、 0 .5 193 h 年 .1 45 、 37 、 .2t h .124 ・ m~ ・ ~; a 地上生物质 C密度分 别为 4 .8 4 . 14 .2 2 .8t m~; 下生 物质 C密 度分别 为 97 、 2 1 、5 6 、0 1 、30 ・h 地 .3
Ab t a t s r c :Bima sme s r me tme h d wa p l d t o d c o a aie su y o a b n so a e c p ct ew e 3 y as o d o s a u e n t o s a pi o c n u tc mp r t t d fc o t rg a a i b t e n 1 e r l e v r y
e rs lss o e h tte c b n d n i n mo o ut r e u t h w d t a a o e st i n c u e,mie l t t n,B a n ie e o d r oe t a d to ia e lo d s s c n ay fr s n r p c s c n ay l fr s r 4 . 2。1 0 3 oe twee 1 8 4 4 . 3,1 8 2 n d 1 9. 8 t・ m ~ r s e t ey 0 . 5,a 2 3 h e p c i l .T e a n a ae o a b n s q e t t n o e e4 f rss v h a r t fc o e u sr i ft s oe t n l r ao h w r . 1 4. 9,3 7 e 4O , 5 e . 1,a d 2 4 n . 2 t・h _ m 。・a_ r s e t e y 。 p ci l . e v e c r o e s y o b v ru d p r o h s t d r ab n d n i f a o e g o n a t ft e e 4 sa s we t n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