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影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影响评价
熊国荣
【摘要】目的评价在湿热型痤疮治疗中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天镇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发现,治疗前2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8(033)023
【总页数】3页(P3506-3508)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湿热型;痤疮;皮肤生理指标;中医药疗法
【作者】熊国荣
【作者单位】天镇县中医院皮肤与性病科山西天镇 038200
【正文语种】中文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于青年少年时期发病,一般在青春期过后可自愈
或显著减轻,临床表现主要为面部丘疹、粉刺、结节及脓疱等多样性皮损,严重者还会出现瘢痕的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3]。
目前临床上常通过给予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是很理想,且对其皮肤生理指标改善效果较差。
清热除湿汤是由龙胆泻肝汤化裁而来,对湿热型痤疮具有显著的疗效。
基于此,本研究对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湿
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抽样法的分配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
和研究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的
14岁,年龄最大的36岁,平均年龄(25.31±2.17)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病程
最长的6个月,平均病程(3.28±0.34)个月。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
19例;年龄最小的14岁,年龄最大的35岁,平均年龄(25.34±2.20)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年龄最长的7个月,平均病程(3.30±0.36)个月。
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3020110)进行治疗,1 g/次,每日3次。
研究组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药方组成:黄芩10 g,龙胆草10 g,六一散15 g,大青叶15 g,生地黄15 g,车前草15 g,生石膏30 g,白茅根30 g;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煎服,每日服用200 ml。
2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皮损消失或是有色素遗留沉着,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皮损情况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皮损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皮肤生理指标采用VISIA面部图像
分析系统和SOFT5.5皮肤检测仪进行测定,分别对其面部毛孔、紫质、红色区及棕色斑的VISIA值和皮肤水分、油脂及PH值进行测定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并用χ2检验。
若P<0.05,则说明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通过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2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011(27.50)19(47.50)10(25.00)30(75.00)对照组
4015(37.50)22(55.00)3(7.50)37(92.50)χ2—0.910.454.504.50P—
0.340.500.030.03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通过对2组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观察发现,治疗前2组患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例,指标时间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tPVISIA值毛孔治疗前2.34±0.212.36±0.310.170.98治疗后
2.17±0.181.91±0.202.730.00紫质治疗前1.51±0.271.53±0.290.140.98治疗后1.06±0.200.64±0.194.010.00红色区治疗前4.34±1.134.36±1.140.030.99治疗后
3.09±0.282.41±0.27
4.640.00棕色斑治疗前6.97±1.386.99±1.410.030.00治疗后
5.37±0.244.87±0.273.940.00水分治疗前48.31±0.9748.34±0.960.060.99治疗后52.31±0.275
6.38±0.1829.330.00油脂治疗前
25.39±1.3225.40±1.340.010.99治疗后23.17±0.5419.87±0.4911.730.00pH
值治疗前4.97±0.394.98±0.400.040.99治疗后4.90±0.274.65±0.172.000.04
3 讨论
痤疮又俗称为青春痘,主导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受到感染后出现的炎症疾病,当人体的毛囊口阻塞时,会因为皮脂代谢产生的脂肪酸对其造成刺激,或是因为在这一封闭的情况下导致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速度加快,使得皮肤出现炎症反应,从而表现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对其的皮肤造成严重的损伤[4]。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皮脂分泌过多等密切相关,因此临床诊疗主要以抗炎、抗菌为主。
丹参酮胶囊是现代医学常用的痤疮治疗药物,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丹参酮,是从丹参这一中药材中提取出来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且还可对人体中的雌雄激素进行调节,使得激素对皮脂腺的刺激减少,从而使得皮脂的分泌减少,使得皮肤对细菌的敏感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5]。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对痤疮具
有一定的疗效,且也可有效的使得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得到改善,但与研究组相比,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均较差,且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应用的是中医疗法,通过给予清热除湿汤对患者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为痤疮诱因有湿热、肾虚、血瘀及痰结等,主要是其肺胃功能失调造成的,因而临床诊治应以内清脏腑湿热和外透肌肤热为治疗原则。
清热除湿汤主要是芩由8
味中药材组成,其中方中的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龙胆草具有燥湿、清热泻火的功效,且可益肝胆气,邪祛正安;六一散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且不会导致留湿、伤阴等情况;大青叶具有凉血消斑、清热解毒的功效;生地黄具有养阴、清热凉血的功效;车前草具有利水、清湿热及清热解毒的功效;生石膏具有除烦止渴、清热泻火的功效,且对于肺胃热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白茅根具有凉血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诸药合用可标本兼治,发挥内清脏腑湿热和外透肌肤热的功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6,7]。
从研究结果也可看出,清热除湿汤对痤疮
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可见该药剂可对患者的皮肤损伤进行有效修复改善,并使得皮肤的水、油脂及PH的失衡状态得到有效纠正改善[8]。
由上得出结论,在湿热型痤疮治疗中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疗效良好,且可有效的对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杨岚,李元文,曲剑华.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1):56-58.
[2] 卢静,刘秀敏,韩晓东,等.清热除湿解毒方治疗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2):125-128.
[3] 祝华.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6,8(2):77-78.
[4] 林春生.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7,36(4):20-22.
[5] 袁航.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9):2677-2678.
[6] 阎重玲.清热解毒汤联合罗红霉素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18-19.
[7] 贾丽梅,韩磊磊.九味消痤面膜联合皮肤病血毒片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5):635-636.
[8] 张景龙,杨慧敏,张景丹,等.清脾除湿饮治疗青春期女性湿热型寻常痤疮疗效及对黄体期性激素水平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