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为人师
2016年对于我是很特别的一年,我结束了20年的学生生涯,迈上三尺讲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当教师前我想象着工作的校园,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完成各种美好的梦想。
可是当我真正踏入学校,来到学生们中间,我突然发现,许多事情并非如我想象的那般,我遇到了各种从没有遇到过的困难。
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与现实产生了差距;而我的优秀教师梦想也瞬间变得无力苍白。
因为我知道梦想如果不被实现,梦想便没有意义。
但是,当我认为梦想因现实而终结时,我开始怀念梦想时的快乐。
所以,我开始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与管理。
我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我为了博得学生的喜欢,我努力俯下身子去做学生的“哥们儿”,盲目地去迎合学生,结果由于我与学生走的太近,学生不把我当老师看待,他们也就不会控制自己在课堂上的违纪行为;对于完不成作业的同学,他们总有对付的理由,我一般都是选择原谅他,告诉他们下次要交上,结果完不成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多;课上学生上厕所我次次允许直到每次课上都有人借口上厕所。
我一直以为是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实际上是我一直在纵容他们,直到局面不易收拾。
我开始发现并反思我的这一认识误区:作为教师的我首先是一个教育者,我的第一职责在于让学生尊重并信服自己;宽容表现在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但不包括纵容学生的一切错误;课堂个人紧急情况实属正常,但不可纵容积小成多的行为妨碍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我应当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让自己随和而不随便;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宽容而不纵容;如果可能,努力做到绝恶于未萌,未雨绸缪,采取措施,防微杜渐。
当然,入职的几个月里,不仅仅有失败的教训,亦有让我欣慰的收获,让我为自己的职业能促进孩子向好的方向变化而骄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每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
”即使是“一无是处”的学生,他们心灵深处,又何尝不充满着珍贵的表现自己的意识?学期初,我所教的一个学生,上课一直处于走神状态,不听课、课上不动笔,老师无论如何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第一次单元测试仅做了3道题,共计考了5分。
最后我都觉得他无药可救了。
但是后来我仔细留意他的相关情况,让我惊奇的是他的家庭作业完成的还算可以。
于是我找他谈话,并与家长做了沟通,话里行间我了解到他是存在学
习依赖性,缺乏学习自主性。
所以,我决定要改变他的学习依赖的毛病。
正好赶上第二次单元测验的契机,我鼓励他说“你要独立完成试卷,不管你做的错与对,只要完全完成试卷老师奖励你5个小印章”。
他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道兴奋的光亮,并用怀疑又期待的语气问我“真的吗老师?”,我用坚定的语气给了他肯定的答案。
他于是一改平时作风,开始写起来,记得那次他考了将近80分,课上我表扬了他的努力和进步,并鼓励他继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从此他上课、写作业从再也没有出现漠不关己的状态。
这是工作以来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情,也使我真正意识到老师对于孩子的鼓励与赞扬是多么的重要。
初为人师的这段时间里,让我感受到教育事业的苦于甜,更多的是欣慰、更需的是学习。
后面的路还很长,享受着梦想的快乐与孩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