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考点技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他们是十分警觉的。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二、“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闲话白菜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

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

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能够,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能够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增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

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

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

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来说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

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

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

(3分)
14.第④段中画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

”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很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世界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世界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有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
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当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水准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即使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当前,北方水资源开发水准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水平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分)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