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户型住宅空间的优化设计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小户型住宅空间的优化设计简述
摘要:如今,在城市住宅户型选择中,小户型住宅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在小
户型住宅面积受限的前提下,提高空间利用率能提高居住舒适度。
本文阐述了小
户型住宅概念及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的原则,分析了小户型住宅空间问题现状,并探讨了小户型住宅空间的优化设计措施。
关键词: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民居建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使在现阶段的
建筑开发中,民居建筑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小型住宅空间的建设满
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
因此,如何利用小户型的内部空间来提高其
舒适性成为新时期需研究的热点。
一、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介绍
小户型住宅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目前业内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
地域不同,面
积标准也不同:我国北京30至50平方米;上海60至70平方米;福州60平方米左右;广
州50至60平方米;香港的中环40平方米左右,而日本的东京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
简单
而言,小户型就是浓缩版的大户型。
二、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原则
1、平面布局的紧凑性原则。
小户型住宅的室内面积较小,若要设置完整的厨卫宿等功
能空间,相较于大户型住宅,需要相对紧凑的平面布局。
如减少交通面积,尽量少的单独设
置走道,将其与起居室、餐厅等空间合并,扩展功能空间的面积;还可整合相关功能空间,
如将餐厅与起居室合并、书房与起居室合并等,一室多用,提高空间利用率;不采用实墙分
隔相邻房间,灵活运用玻璃、织物、绿植等元素的分隔作用,可增强室内的通透感与层次感;还可学习日本住宅中将如厕、洗漱、洗浴空间分开设置,同一时间能同时使用,以保障小户
型住宅使用的便利性。
2、功能空间的灵活可变原则。
小户型住宅的需求范围较广泛,核心家庭、老年人、外
来务工人员等都是小户型住宅的主要使用者,而不同的家庭结构与住宅使用者对不同住宅的
需求也各不相同。
比如,家中有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年轻人时,便需要住宅内部能有提供其学
习读书的功能空间,而老年人则更注重于采光,幼年孩童则需要较为广阔的玩耍空间。
通常,小住宅的使用寿命为70年,因此,不论何种情况,使用者对其需求必然会发生改变。
为此,小户型住宅必须能拥有较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舒适宜居原则。
小户型住宅虽然面积较小,但其居住品质不应降低,设计师应通过
相应的设计手法保障小户型住宅居住的舒适性。
首先住宅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合理的交通
动线,做到干湿分离、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既能共享空间又不相互影响。
其次,住宅内要
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保证明亮的、通透的、卫生的户内环境。
小户型住宅还应特别注意避
免空间压抑感,小的面积容易让人感到逼仄乏味,设计者应通过合理拓展视觉效果、丰富的
空间层次等方式来使空间更具开阔感与趣味性。
舒适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设计者应全面考虑,以人为本,以打造舒适宜居的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
4、空间的高效利用原则。
因小户型住宅的面积限制,使其内部的活动空间往往受到了
一定的制约,为了确保内部空间的高效性与各项功能的完善性,要使住宅的内部空间得到充
分利用,就需要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对空间布局进行安排配置,注意对家具的摆放,降低死角空间的出现。
三、小户型住宅空间问题现状
小户型住宅发展迅速,在面对资源紧张的现代社会,无疑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减少经
济压力的有效举措。
但小户型住宅的流行必然导致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如住房在开发过
程中单方面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户型不合理导致严重的采光不足等,这一系列问题必然导
致后期的资源浪费,对人们居住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长期的严重影响。
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
较小,所以在设计时不能像大户型一样只考虑使用性能,设计师们更需考虑空间的使用效率,进行合理的设计。
1、户型不合理。
户型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后期的室内设计,若户型设计不合理,会导致
室内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住宅使用率。
2、住宅舒适度较差。
很多小户型住宅大多面临这个问题,居住体验差,面积显得更为
狭小、拥堵,影响人们的起居和心情,在追求人性化的今天,这种环境和尺度的住宅空间,
亟需得到改善。
3、空间配置不科学。
许多室内设计师把小户型住宅空间和普通住宅空间混为一谈,混
淆两者的区别,把小户型等同于普通户型,导致空间不足、用料浪费,产生诸多不便,从而
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在对小户型住宅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追求人性化、可持续性的
住宅空间,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需求,避免不合理的设计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空间配置不合
理等问题。
四、小户型住宅空间的优化设计措施
1、合理分配各空间面积。
小户型住宅空间面积的确定需结合功能特点和使用频率来分配,同时还要考虑家具的尺寸、人体活动范围等因素。
经调查发现,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卫生
间和厨房的空间面积能扩大,其次是次卧和起居厅。
这就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厅小室”
的观念需改变,人们更习惯于在外待客。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电也向薄、小的方向发展,
占用空间的面积也逐渐缩小。
由此可适当缩小起居室的面积,给频繁使用的厨房和卫生间留
出空间。
2、功能性空间的整合设计。
对小户型住宅的室内空间而言,由于受到总面积的限制,
因此需对室内功能进行整合,保证住户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在这一过程中,可使用以下
方式:1)空间的借用。
此时,在空间位置方面,两个空间并不会相互占用,但两者之间也
不存在分隔墙。
在视觉上,空间呈现出通透性与整体性。
例如,起居室空间与敞开式厨房的
空间借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提升小型住宅空间的开阔感。
2)空间的公用。
具体而言,就是将两个及以上的功能性空间在同一空间中设置,例如,餐厅与书房的合并等。
通过这样
的方式,能在满足住户多种空间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空间面积资源的节约。
小户型住宅空间的设置要明确空间的公用与借用关系。
例如,当室内空间相对较小时,
可将餐厅与起居室空间进行整合,实现功能对立的基础上取消两者间的分隔墙,使人在视觉
上产生空间一体的效果。
在增加起居室面积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住宅的通透感与开阔感。
同时,还可将起居室的电视墙设计成可前后推拉的形式,实现起居室与卧室的面积共用。
此时,在白天使用时,可将墙推至卧室空间内,增加起居室的面积;在晚间,可将墙推回,增
大卧室的面积。
另外,小户型空间设计中还需完成交通空间的设计。
受到室内空间面积的限制,小户型
应尽可能少设置走道,并促使其与空间完成合并。
例如,可将洗手台前的空间与进出卧室的
走道空间进行整合,避免卧室空间直接面对起居室的同时,也实现整片面积的提升。
3、增设空间回路。
空间回路的设计方法源自日韩等国家,也就是设计人员通过在墙体合理的位置上开设洞口,把室内不同的房间加以连通的一种建构模式,这个做法可提升空间层次并增加住宅内部回游性。
空间回路的设计方法用于小户型设计上的优势很多,在穿行于各个房间的过程中,这些新增加的洞口能带给人们更多视觉空间,也可享受到不同的穿行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生活乐趣,从视觉及心理上,扩大了实际的住房尺寸,并带来移步异景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其次,空间回路还可提高居住便利性,能达到简化绕行线路的效果,能让住宅环境更加卫生、明亮,所有空间给人更通透的既视感。
空间回路在我国应用相对较少,应对日韩住宅的设计模式进行充分学习借鉴。
综上所述,小户型是根据现阶段城市及人的经济条件、家庭结构、住房需求等各方面综合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购房者的居住问题,也为其减轻了经济压力。
作为室内设计师,要合理利用一切资源,避免出现铺张浪费现象,以减少对室内外环境带来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小户型住宅内部空间设计初探[J].中国住宅设施,2015(11).
[2]白颖.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J].福建建材,2019(08).
[3]李曼.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探析[J].工业设计,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