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第4单元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练习 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
1.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使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3.“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
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
”在当时看来,能做的应是()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并给土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4.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其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度的阻碍B.缺乏自由劳动力
C.缺少工业投资D.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
5.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
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没有露面。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有天生的好脾气,天性淳良;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可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
C.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D.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6.俄国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这是因为()
①农民在农业生产之余可以自由地从事家庭手工业②个体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破产③法律上的自由使农民比较容易迁移和流动④政府允许臣民宗教信仰自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7.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出()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8.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司法改革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试图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B.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C.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依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司法程序受审
D.陪审员由政府部门推选产生
9.沙皇政府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这些机构()
A.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
B.贪污腐化,不利于本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
C.保证了城市平民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D.由政府任命产生
10.下列对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促成了沙俄经济的大发展
B.土地改革中严重损害了贫苦农民的利益
C.改革导致社会矛盾愈发激烈
D.改革阻止了革命的爆发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
农奴每周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无偿劳动三四天,然后才能利用其他时
间耕种自己的份地,还要承担很重的赋税。
——《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农民有权赎买他们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861年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为了加强对改变后农民的控制,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地主有权否决村社的任何决议,有权要求撤换村社公职人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
出现了阶级分化,农村中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请回答:
(1)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2)上述变化对俄国现代化有何重大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材料二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一、表格与图二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解析】克里木战争中俄国的惨败充分说明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所以这场战争对俄国的最大影响是D项。
2.B【解析】沙俄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而造成俄国落后的根源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
因此,部分受西方影响的先进人物产生了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想法。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可知当时要给农奴土地,故A、C两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
4.A【解析】农奴制的存在使俄国既缺乏工业革命所需的自由劳动力,也缺少工业投资,更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故A项符合题意。
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D项错在“彻底”二字,B
项是指农民获得土地的形式;C项不符合题意。
A项使农民获得了人权,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自由的人。
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①农民在农业生产之余自由从事家庭手工业,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它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而④不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解放”法令颁布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且通过赎买可以拥有一块土地,变成个体农民,而个体小农经济易破产,从而导致农民流入城市工厂中做工,且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相对可以自由迁移、流动,从这里来看,它们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故②③符合题意。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残暴掠夺,不仅没有缓和阶级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尖锐。
B、C两项说法片面,D 项表述错误,因为当时的农民暴动是自发的。
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陪审员随机抽签选取。
9.A【解析】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等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故B项错;城市杜马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 项错误。
D项应为选举产生,故排除。
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A、B、C三项表述正确,D项符合题干“错误”表述之意,因为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激化了矛盾,革命不可避免地爆发。
11.(1)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拥有私有财产的自由农民;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条件,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现代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与材料相关信息建立正确联系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在学习阅读分析四则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二一九法令”进行回答,要注意语言的简练;第(2)问考查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现代化方面的促进作用,应从俄国社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12.(1)图一反映的是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危机,表格反映
的是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落后。
它引发了图二以“二一九法令”为主要内容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2)俄国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使得工业发展有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贵族地主通过改革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一和表格的内容,可知图一和表格主要暴露了俄国的落后,而造成这种落后的根源是农奴制,因此才有了图二中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的颁布。
材料二中的数据主要说明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应从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