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时机,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时机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承受教育。
〞“它〞指的是〔〕
A.改革开放B.恢复高考制度
C.科教兴国战略D.恢复“双百〞方针
2.某学校举办?全面建立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展?,以下可以入选的是〔〕A.形成比拟完好的国民教育体系 B.载人航天飞船首发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3.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开展,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②中共中央提出施行“科教兴国〞战略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消费力〞论断
A.①③④②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4.2021年3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恢复高考制度历史的史诗电影?高考1977年?在上海举行首映礼,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 )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完毕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场
C.表达了社会公正的重建D.意味着“三下乡〞活动的兴起
5.20世纪末中国教育获得的世界瞩目的成就是〔〕
A.根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职业教育蓬勃开展
C.素质教育开展迅速
D.高等教育获得宏大成就
6.假设你是国家教育部教育司的一名职员,有幸向前来访问的外国友人介绍“211工程〞方案,你如何来正确解释〔〕
A.国家着手施行该方案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B.面向21世纪,在全国创立一所最著名大学
C.面向21世纪,重点建立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立工程
D.在1993年2月11日提出的方案,故名
7.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指导转变了方针。
为
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详细是指〔〕
A.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B.建立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8.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科教兴国B.双百方针C.引进人才D.西部大开发
9.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该优先开展的思想。
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位置,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即〔〕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启动“希望工程〞
C.施行“科教兴国〞战略
D.施行“863方案〞
10.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恢复高考制度D.施行义务教育11.1977年,国家开场对教育工作进展拨乱反正。
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宏大反响的是〔〕
A.恢复高考制度B.“三个面向〞题词
C.实行义务教育D.开展高等教育
12.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5倍。
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立完好的国民教育体系B.施行“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13.根据教育部规定,1952年下半年高校开场进展教学改革:一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学校的形式设专业。
二是组织老师翻译苏联教材。
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材连同欧美教一育体系完全被否认。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欧美教育不适应新中国需要B.中国开场建立高等教育体系
C.苏联教育较合适新中国需要D.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
14.2021年我们实现了“根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伟大目的。
2021年,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
这一变化说明了〔〕
A.教育现代化已经实现 B.教育相貌彻底的改变
C.新时期教育成就突出 D.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展
15.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消费力转化的才能,进步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为此〔〕
A.建立根本完好的国民教育体系 B.施行九年义务教育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D.施行“科教兴国〞战略
16.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说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这是我国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国家开展战略的需要
17.202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存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
该项规定的本质〔〕
A.稳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表达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C.推进高考制度深化改革 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
18.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开展,主要表现为〔〕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理论和创造才能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③④⑤ B.②③ C.②③⑤ D.①④19.有关研究显示,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
很多开
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兴旺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兴旺国家来开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
对此,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A.深化施行科教兴国战略
B.照搬西方国家经历的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道路
C.将信息化作为我们目前经济开展的战略全部重点
D.先开展后治理
20.“×××,教授。
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
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局工作……2021年至202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1977年恢复高考为别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根底的上层建筑,以利于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 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消费力。
——?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历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
‘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
如今要抓紧开展教育事业。
〞
材料四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开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根底〞。
请答复:
(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做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对待“科学技术是消费力〞这一论断?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4)材料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
1.B2.A3.D4.C5.A6.C 7.A8.A9.C10.C 11.A12.A13.D14.C15.D16.D17.B 18.B19.A20.B
21.(1)错误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后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场面。
(2)信息:高考制度的恢复,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中央进一步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如何对待:“科学技术是消费力〞这一论断,反映了科技开展和社会开展的根本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消费力和社会开展中的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3)教育思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提出“科教兴国〞的开展战略。
指导方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
(4)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都指出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