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疖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相当于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及疖病。
1 诊断依据
1.1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1.2 可有发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1.3.1 石疖(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指头大小的红色肿块,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1.3.2 软疖(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公分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日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1.3.3 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未破如蛐蟮拱头,已破如蝼蛄串穴。
1.4 “疖病”的特点是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应检查有无消渴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 证候分类
2.1 热毒蕴结:常见于气实火盛的患者。
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者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可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
苔黄,脉数。
2.2 暑热浸淫: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
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
苔薄腻,脉滑数。
2.3 体虚毒恋: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
常见于体质虚弱或有某些慢性病患者,并有相应的全身证候。
3 疗效评定
3.1 治愈:疖肿消散或渍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3.2 好转:再发疖肿数减少,症状减轻。
3.3 未愈:疖肿此愈彼起,不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