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基础巩固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某某岛
B.某某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格尔盆地
2.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气温年较差小
3.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
1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故D正确。

第2题,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较少;受大陆影响显著,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故C正确。

第3题,我国的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
风力作用为主。

故C正确。

2.C
3.C
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

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5.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沙粒直径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4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风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搬运作用,在陡坡受重力作用沉积下来,不断推动沙丘移动。

故选A。

第5题,风力越大,迎风坡沙丘坡度越缓;缓坡风力较大,细小的沙粒多被搬运到陡坡,所以缓坡沙粒直径大于陡坡;该沙丘所处具体地点不确定,因而不能确定是西北风。

故选C。

5.C
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以某某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据此完成6~7题。

6.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某某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 )
7.某某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流水侵蚀③冰川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沟槽和垄脊,符合图中条件的是B图。

A图是冰川侵蚀地貌,C图是风力侵蚀地貌。

D图是火山爆发。

故选B。

第7题,某某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风力侵蚀作用强,罗布泊以前是湖泊,该地远离冰川。

故选C。

7.C
右图是某摄影爱好者在某某雅鲁藏布江边拍摄的“佛掌沙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

据此完成8~9题。

8.该沙丘的成因是( )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风力的堆积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人工堆积而成
9.有关雅鲁藏布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丰水期在夏季
B.无结冰期
C.流程较短
D.水位季节变化小
8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强风口地段,每年冬春季节,大风经过的地区植被稀少,加上江面摩擦力小,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B正确。

第9题,雅鲁藏布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中下游地区能够受夏季风影响,降雨量大,主要是雨水补给。

水位季节变化大,A正确,D错误。

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有结冰期,B错误。

全长2000多千米,流程长,C错误。

9.A
素养提升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

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塔克拉玛干沙漠
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题,峡谷中多大风天气,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携带的江边或沙洲上的沙尘受到山的阻挡,在山坡下堆积,形成沙丘。

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成因主要是风力堆积,A 对。

流水堆积形成的沙丘应与河道连接,B错。

冰川堆积物没有分选性,不能形成沙丘,C错。

该地不临海,D错。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附近沙洲和河漫滩,C对。

该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印度洋海滩、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不能吹到,A、B、D错。

第3题,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覆盖率高,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B对。

其他季节江水的水位较低,植被覆盖率低,出露的沙丘、河漫滩面积大,沙源多,沉积多,沙丘增长速度较快,A、C、D错。

2.C
3.B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甲为某某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5.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4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某某状雅丹地貌,故本题选D。

第5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B。

5.B
某某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

据此完成6~8题。

6.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就地岩石风化
D.某某岛上风力搬运而来
7.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
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
8.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B.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6题,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某某附近;景观图和材料中提及此
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形成的,A错误。

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覆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形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错误。

某某岛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天气少,且距某某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错误。

第7题,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错误;此处
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误;该地地处某某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作用,C错误;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山地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

第8题,结合此地盛行北风和沙
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错误;沙丘上的
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误。

7.D 8.D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丹某某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毫米,蒸发量超过3000毫米,
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

该地沙丘广布,最
高在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

图1
为巴丹某某沙漠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沙山示意图。

图1
图2
(1)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2)依据图2,从沙某某北坡和东南坡任选一坡,推断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题,沙丘是随着风力的减弱风中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

从成因来看需要的条件是有大风、有沙源、有障碍物。

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风力大且大风天数多,西北地区以沙漠为主,沙源丰富。

同时题干中“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说明有障碍物使
风力减弱,且使沙丘形成固定沙丘。

第(2)题,风力堆积地貌的特点是具有分选性,风中携带的沙粒,
其颗粒大小与风速呈正相关。

风速大,堆积颗粒越大;风速小,堆积颗粒小。

在沙丘的西北方向是迎
风坡,越往上风速越小,堆积的颗粒越小。

沙丘的东南坡是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风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

(2)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

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或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

原因: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