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的覆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军脱去了铠甲长袍的装束,换上了仿效英德的军 装,武器也一改淮军落后庞杂的现象,枪械一律改用当 时最先进的奥国步枪,军官一律配六响左轮和挂刀,并 成立专门的炮兵营、工兵营和测绘电报队。 从这个角度看,北洋新军开启了我国军队的近代化。 这时袁世凯早年的结拜兄弟徐世昌也来到小站要求 入伙练兵。 练兵工作需由精通近代军事的教官担任,但是袁世 凯没有让自己的手下去招募军官,而是请办过天津武备 学堂的皇族荫昌推荐。荫昌推荐了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 小站另外招募德国教官13人,每人月薪三百两白银, 每人配一翻译,月薪一百两,统制袁世凯月薪六百两, 为了收买人心,他每月拿出二百两作奖学金。
北洋军的覆灭
新军 集团 阴谋 兵变 内讧 府院 兄弟 反戈 结局
第一节
新军
甲午战争的炮声使古老的中国 诞生了一支新式军队,但谁能料到 这支军队培养了主宰国家命运长达 17年的北洋军阀! 然而北洋新军的成立却是困难 重重、险象环生。
唤醒中国之大梦,始自甲午战争矣——梁启超
甲午战争中国败在向来被自己看不起的日本之手, 这彻底地打击了清政府统治者的自信,国内民众把战 败的矛头指向清政府,而清政府则把战败的责任推向 李鸿章淮军的贪生怕死、贪污腐化,其实甲午战败最 直接的原因是清政府军事管理的落后,这就使新军的 编练提到了日程上。 这时,清政府上下也都恍然大悟,不能只用西方 的武器装备军队,更要用西方的制度来管理军队。
清政府甲午前期的军事力量
• 旗兵
清王朝原始兵力,总称八旗。其中有分出紧 旗八万人,负责北京警卫和国防任务;其余满族 和蒙古族的二十四旗约20万人分驻全国各地,称 为驻防八旗。 到了甲午前期,旗兵已经名存实亡。
绿营
官兵全部为汉族,旗子均为绿色,全国约50万 人。
但到了清末,由于军饷太少,缺额在半数以上, 甲午之前已经不堪一击。
在以后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军政界要人,大 都出自小站,如曾任国务总理的靳云鹏、军阀孙传芳、 张树元等,小站出身后来成为北洋军阀中最为荣耀的身 份和资本。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来的,如蔡锷等教官 反而要靠边站。袁世凯认为日本留学生都是革命党,不 好驯服,绝对效忠是袁世凯任用军官的第一条件。 从此,袁世凯以小站新军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并 以此为资本开始了他翻云覆雨的一生。
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
徐世昌
进士出身,入选翰林学士,按当时的习惯,翰林 院学士下放到地方当知府都认为是很丢脸的事,而徐 世昌甘愿到一个小站练兵处可见此人深谋远虑。
湘军和淮军
早期为曾国藩招募湖南和安徽的乡民编练的勇营, 后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成为清政府镇内御外的主要武装, 驻扎在京津山东半岛地区。 但是这只清政府所依仗的最后武装力量却在甲午 战争中全军覆没。
1894年初冬,总理衙门邀请德国陆军军官汉那根 进京,咨询军队改制事宜。汉那根提议用洋人及西式 武器训练十万新军,但是清政府认为军队不可掌握在 洋人手里。于是,责成李鸿章的亲信淮军官员胡燏棻 在天津小站编练定武军,这就是后来北洋新军的前身。 但是,后来朝廷里掀起了一场问责李鸿章的风潮, 波及到了胡燏棻和他的定武军。这时,皇族奕劻和军 机大臣荣禄保举了袁世凯负责督练新军。 1895年12月,袁世凯负责主持新军事宜。他以定 武军为基础,淘汰老弱病残的士兵,又在河南、河北 山东招募青壮年凑成七千二百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