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质量改进在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使
用时间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维护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短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计划,有效延长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对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压疮
与传统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柔韧性更好,可有效避免输液治疗时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在保证药物输入的同时也能促使输液的长期性和顺利性,一般浅静脉留置针可在患者的静脉中留置72~96h。
我院儿科秉承“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住院患儿100%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不仅大大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恐惧和痛苦,也有利于保护外周静脉,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1]。
然而实际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远远未能达到
72~96h,部分留置针甚至仅留置不足24h;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患儿年幼,对事物缺乏认知,且活泼好动,极易在活动中造成留置针移位、扭曲、滑脱等,还有部分患儿因不适等而抓、扯留置针,造成脱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未达到预期时间,不仅致使其优点未能得到体现,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患儿再次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了患儿及其家长对静脉留置针使用的依从性[2]。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基于质量管理,通过改进护理流程与工作方法,控制并改善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最终提高护理质量,是一个持
续优化的过程[3],是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模式。
本文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
置针护理中,有效延长了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患儿86例,随
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纳入标准为:(1)年龄2~13岁;(2)预计
输液时间≥3d;(3)置入浅静脉留置针,留置针置入部位均位于手背;(4)患
儿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为:(1)留置针置入部位为头部、足背部或
其他部位者;(2)排除使用钢针、中心静脉置管或其他静脉通路者;(3)患儿
或其家长不能配合研究者。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所使用静脉留置针
的型号、规格、品牌,透明敷料的品牌、规格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等一般资料具可
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维护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方法如下:(1)风险因素分析:召开科务会,分析留
置针不能达到预期时间的主要原因,经总结为以下几点:患儿抓脱、挣脱所致拔管:小儿年幼不配合,在穿刺后短时间内或固定过程中可因烦躁哭闹、恐惧而故
意抓扯留置针以致其脱落;此外小儿出汗较多,汗液可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
部分患儿对敷料、胶布敏感,或固定过紧而致患儿不舒适等,均可导致患儿故意
抓脱留置针。
药液外渗、堵管所致拔管;局部静脉炎所致拔管。
根据以上因素,
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2)改进过程:护理人员
应加强对稍大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宣教,告知其留置针的作用和优点,嘱其保护好
静脉留置针,对年幼儿的家长应特别强调加强监护,注意冷暖适度,避免患儿出汗,留置针侧肢体避免潮湿,减少关节的弯曲活动。
静脉留置针穿刺及维护过程
中必须加强消毒隔离,如穿刺部位为患儿头部,则应剃去毛发,范围不小于消毒
范围。
患儿手足较脏者应清洗干净,严格无菌操作。
粘贴敷料时应使用无张力法
粘贴于患儿皮肤,确保没有气泡和卷边。
年幼儿可加用自粘绷带固定留置针,注
意松紧适度,以免引起患儿不适。
敷料出现潮湿、卷边、松动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时注意再次消毒皮肤。
输液期间护士应加强对静脉留置针的巡视和观察,发
现隐患应及时处理,家长照护不当应随时予以纠正。
患儿手足部位可适当予夹板
固定或使用手套,避免患儿抓扯或蹬脱留置针。
封管时采用脉冲式正压推注法推注3~4ml封管液封管,使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压力趋于平衡,并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以减少回血现象的发生,避免堵管。
严格交接班,交接班时应关注患儿留置针的固定情况,对于因出汗过多造成敷料松脱等情况,应及时予以重新消毒并重新固定,以防留置针因固定不牢固而导致提前拔管。
此外,护士长应加强护理质量监管,不定期抽查留置针的固定情况,对于操作不规范的护士应予以提醒和纠正,必要时与绩效挂钩。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双人核对后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的比较
组别例数留置时间(h)
观察组4368.25±3.26
对照组4345.89±2.84
P<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恐惧感,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担忧的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也是儿科护理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4]。
本文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维护中,通过
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不能达到预期留置时间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
过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
规范并改进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强化对患
儿及其家长的健康宣教,加强巡视,有效延长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综上所述,本文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有效延长
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对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莺,胡雁,张玉侠,等.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5):52-56.
[2] 刘颖琪,郭新颜,姜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调查及相关性研
究[J].天津护理,2014,22(3):203-206
[3]朱粉芳.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9-281
[4] 陈卫珊.品管圈对提高儿童静脉留置针72h安全留置率的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0):3353-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