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至2016年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思茅五小施约珠
一、测试成绩
二、基本情况
三、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重点检测第一至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过程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表现在:
1、内容覆盖面广,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重点。

2、题型多样,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试卷共分七个大题:大体分为直接写出得数、填空、判断、选择、列竖式计算、看图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试题灵活。

一是直接写出得数,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易适中:二是填空,对学生容易出错的概念的考查,重点突出但对于乘法的口诀和乘法算式有很多学生搞混比较大小,是对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综合考查。

三是判断。

主要是角的判断,尤其是直角。

除个别学困生错的比较严重以外,大多数同学都掌握的很好,都得满分。

四是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一部分主要考学生对角的这一部分知识和乘法意义的理解。

五是列竖式计算。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算对得数,还有部分学生粗心大意,看错数或抄错符号等导致出错。

六是看图列式计算,它是应用题的前奏,个别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是理解不透。

也重点测试学生的计算个别学生审题不到位,不明白题意而
出错。

七是解决问题,因为数学离不开生活,考察的都是生活中的数学。

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综合技能。

从整个试卷看难易适中,所学重点内容涉及全面。

除了一些学生不理解题意外,在计算上也有不少的错误。

中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和答题能力相对薄弱。

四、学生答题分析
第一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分数,个别学生失误,做错了,这也是难免的属于正常的范围。

第二题,第5小题35厘米+65厘米=()厘米=()米,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其实暗藏玄机。

其一考到100以内的加减法,有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没掌握牢固,导致算错变成90,有部分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得出100,却没能将单位进行转化。

所以这题的考察需要有严谨的数学思维。

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还不够严谨。

部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有少数学生对题不能真正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第6小题主要是角的判断,尤其是直角。

除个别学困生错的比较严重以外,大多数同学都掌握的很好,都得满分。

够好。

关键是长方形有几条线段,几个角,都是什么角,有的学生做的不够好。

第三大题判断题。

主要是角的判断,尤其是直角。

除个别学困生错的比较严重以外,大多数同学都掌握的很好,都得满分。

第四大题选择题。

错得多的是第3小题图中有几个锐角,图形画的不标准,钝角和锐角混淆在一起。

第五大题列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都能准备无误的计算出来,失分率较少,但有少数学学生存在计算错误,进位不加,退位不减,尤其个别学困生不列竖式,只计算横式,这样一来失分率就高,还有个别学生计算不过关,这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练习,在这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六大题看图列式计算。

错得多的是第2小题,个别学生不会看图,对于乘法的意义还是理解不透。

也重点测试学生的计算个别学生审题不到位,不明白题意而出错。

第八大题解决问题,这一大题共有4个小题,大部分学生能全做对,但也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去认真审题,而导致失分,还有个别数学生把数字看错了,所以导致整个计算结果出错。

在今后的教学中,穿插复习基础知识,争取学生不再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及练习,扎实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学生存在的问题
1、因为知识较难,试题难度一增加,学生间的差异就凸现出来了。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3、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差生太差,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方法欠得法。

这归根于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开小差,作业马虎,甚至不完成,课后不爱思考,学习不感兴趣,教学中基本知识不够落实,对学生要求和管理有待加强。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信心。

2、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不歧视差生,注意培养尖子生。

上课要深入浅出,精讲多练。

3、布置作业做到分层、精练。

4、要加强课外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