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稳定的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

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体常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特点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现象。

显示出滑坡的预兆(前兆)。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应(见(8))。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8.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

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

因此,“滑动”的速度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的运动速度较快。

滑坡在平面上的边界和形态特征与滑坡的规模、类型及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

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体,指滑坡发生后与母体脱离开的滑动部分;2,滑动带,滑动时形成的碾压破碎带;3,滑动面,滑坡体沿着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体以下固定不动的岩土体,它基本上未变形,保持了原有的岩体结构;5,滑坡壁,滑体后部和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状;6,滑坡台阶,由于各段滑体运动速度的差异而在滑体上部形成的滑坡错台;7,滑坡舌,又称滑坡前缘或滑坡头,在滑坡前部,形如舌状伸入沟谷或河流,甚至越过河对岸;8,滑坡周界,指滑坡体与其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它决定了滑坡的范围;9,封闭洼地,滑体与滑坡壁之间拉开成沟槽,相邻滑体形成反坡地形,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封闭洼地;10,主滑线,又称滑坡轴,滑坡在滑动时运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滑体的运动方向;11,滑坡裂隙,分为四类:1,分布在滑坡体上部的拉张裂隙;2,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隙;3,分布在滑坡体中下部的扇状裂隙;4,分布在滑坡体下部的鼓张裂隙。

由此可见,一个滑坡完整的应该包括以上11个部分组成。

当然,在实际的滑坡现象中,有时候我们很难分清楚各个部分明显的边界。

简介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大致有如下规律:
同时性
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

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滞后性
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

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

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最为明显,该类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关。

一般讲,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

此外,人工开挖坡脚之后,堆载及水库蓄、泄水之后发生的滑坡也属于这类。

由人为活动因素诱发的滑坡的滞后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滑坡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

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泥石流和滑坡的区别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

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008年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地矿部地质灾害勘察规范)。

下附滑坡形态及图片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