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小论文(衣服怎样洗更干净)(参加走美杯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服怎样洗更干净
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学七年一班 乔子涵
指导老师 王亚文
摘要:定量的水漂洗衣服,次数越多越干净 ,水量平均分配更干净。
关键词:定量的水 平均分 次数多
同学们,你们在家做家务吗?自己的衣服脏了自己能洗干净吗?看似简单的洗衣服的过程其实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呢!我们既要节约用水,又要将衣服尽可能的洗干净。
这就提出了数学问题:用一定量的水怎样洗才能使衣服里的污渍含量最少?
假设现在衣物已打好了肥皂,揉搓得很充分,就差漂洗了。
因为不可能把衣服上的水全拧干,假设衣服上还残留留有污物的水1斤,用20斤清水来漂洗,怎样才能漂洗得更干净?
如果直接把衣服放到清水里漂洗,那么20斤的清水,加上衣服残留的1斤水,一共21斤水。
污物均匀的分布在这21斤清水里,拧干后,衣服上还有1斤。
所以污物残存量是原来的1
21。
通常你不会这么办,你会把20斤水分成2次用,比如第一次用8斤,使污物减少到原来的1
9 ,再用12斤清水二次漂洗,污物又减少到
19 的113 ,即19×13 =1117。
看分两次洗效果好多了。
同样分两次洗,可以每次分10斤,每次都使污物减少到污物原有量的啊,11×11=121。
两次可以达到1
121
的效果!
如果你不嫌麻烦,分成四次洗呢?每次5斤水,第一次使污物减少到原来的16 ,4次之后,污物减少到原有量的16×6×6×6 =1
1296 ,
效果更佳!
接着,我们用字母代表数,这样可以使问题更一般化。
设衣服拧干剩余水量W 斤,其中含污物Mo 克。
漂洗用的清水A 斤。
我们把A 斤水分成n 次使用,分别是A1,A2,A3,A 4…,An (斤)第一次把含有Mo 克污物和W 斤水的衣服放到A1中漂洗,充分揉搓后,使Mo 克污物溶解在(W+A1)斤水中。
把污水倒掉,再拧干的时候,上面存留着多少克污物呢?由于污物是均匀分布在水中的。
所以衣服上残留的污物M1与残余的水量W 成正比:
Mo
1M =
1A W W + (1) 故M1=Mo·
1
A W W +=
)
11(W
A Mo
+ (2)
那么,漂洗两次衣服上的污物量为
M2=
)21(1
W A M +=)
21)(11(W
A W A Mo ++ (3)
而n 次洗涤之后,衣服上残存的污物量为
Mn=
)
1('')'21)(11(W
An W
A W
A Mo
+
+
+
(4)
有了这个公式,就是建立了数学模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⑴是不是把水分的越匀,洗得越干净? ⑵是不是洗的次数越多越干净?
先看第一个问题,我们经过推导,得到了这个公式(4):Mn=
)
1('')'21)(11(W
An W
A W
A Mo +
+
+
Mo 是一个定值,想越干净,就必须让Mn 越小,分子确定了,就要想办法让分母更大,即要让分母中各项的乘积最大。
那么各项满足什么关系时乘积才最大呢?请看下面的试验:
有四个数,和为20,乘积最大是那种情况?我们就试验一下 5×5×5×5=625; 5×4×6×5=600; 6×6×4×4=576; ……
经过试验,四个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越大。
换成其他的数字、无论分成几份,平均分时各项的乘积最大。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了,当(1+
W
A 1)= (1+
W
A 2) =…=(1+W
An )即A1=A 2=…An 时,
)1()21)(11(W
An W
A W A +
⋅⋅⋅+
+
最大,Mn
最小。
这就告诉我们,每次用水量相等的时候,洗的最干净,残存污物量是 Mn =/
n
nW
A Mo )
1(+ (5)
第二个问题就更好说明了,问题就是)1()21)(11(W An W A W A +
⋅⋅⋅+
+
和
))1(1)(1()21)(11(W
n A W An W
A W A ++
+
⋅⋅⋅+
+
哪个大,不管你如何分,分的如何得细,(1+
W n A )1(+)总大于1吧,))1(1)(1()21)(11(W
n A W An W A W A ++
+
⋅⋅⋅+
+
总比
)1()21)(11(W
An W
A W
A +
⋅⋅⋅+
+
大,那么Mn+1总比Mn 小,这样漂洗(n+1)
次肯定比漂洗n 次效果好一些。
问题的答案就是:把水分的越匀,洗得越干净;洗的次数越多越干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常常是这样做: 一、选择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二、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三、用恰当的工具方法解决问题。
四、把数学中的答案带到实际中去运用、检验。
其实,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形常常有不一致之处。
例如,虽说洗的次数越多,就越干净,但是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洗这么多次,衣服也会磨损更大。
而且定量的水分开的份数越多,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浸透衣服。
所以通常情况下,一般的衣物只要水量适中,漂洗两三次就可以了。
同学们,经过我的一番分析,现在你知道衣服洗得更干净的奥秘了吧,你可以把这个方法告诉你的妈妈,一定会得到称赞的哟!
参考文献:张景中《数学家的眼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注:本文仅供数学爱好者提供思路上的建议,可尝试自己继续深入研究,请不要抄袭。
尊重他人智力成果权,在此谢过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