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
文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进而
对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也应运而生。
民间文化艺术的种类非常丰富,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呈现出独特价值。
文章在分析群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
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思路
1群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首先,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信仰等综合形
成的文化,是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节日风俗、礼节、庆典仪式等各种习俗的
总和,更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所信奉的思维、所认同的信仰的反映。
民间文化
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仪式、规则、禁忌等。
正
是这些特殊的符号在千百年的发展当中将古老的文化不断表达和延续。
民间文化
作为一种过去式,竭尽所能地保留着每一寸土地当中每一位文化创造者的思想,
竭力恪守着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雕琢,像一位守护者保留着对农村文化最原始
的忠诚。
其次,在城市概念没有出现之前,所有的文化都是在乡村的土地上衍生的,并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许多地域特色浓厚的文化。
例如北
方的秧歌、庙会,南方的赛龙舟、泼水节等。
每到节日的时候,勤劳的劳动人民
为了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或者对节日的庆祝,都会自发组织一些群体性的民俗活动。
一方面增强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传承和弘扬了民间文化。
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是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得
以源远流长的主要形式。
最后,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趣味性和特色性兼具。
例如
在福建地区的一些传统文化中,居民十分注重村庙信仰,这些村庙文化不仅具有
宗教信仰功能,还能给广大群众带来精神支撑。
另外,村庙活动也丰富了大众娱
乐生活,兼具社交与休闲功能。
比如每个人都有小时候逛庙会的美好记忆,在逛
庙会的过程中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还有神秘的祈福仪式。
这些记忆留存在我们的脑海当中,无论长大后身在何方都磨灭不了我们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农村建设与民间文化保护是相互依存的。
总而言之,民间文
化在农村文化体系当中融入了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生产活动、民族历史以及精神
文化的各个部分。
对于一个村落来说,民间文化就相当于这片土地的大脑与思维,是维持一个乡村的社会秩序、生活规则的重要基础,也是村落当中每一个人的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主要来源。
2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
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不可分割,文化在一个国家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传统文化习俗经过代代相传保留下来,这种在人与人之
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群众文化为文化的传承打下了基础。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鲜
明的特征,具有当地特色的语言文化,不同民族色彩亮丽的服装,以及民间传承手
艺等。
传承民族民间民宿文化艺术不仅对发展群众文化有利,而且对我国文化艺
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传承文化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
大环境中进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时代融合
的民族民间民宿文化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
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
高人民群众文化积极性,推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一步发展。
3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有效方式
3.1 造就地域文化内容
民俗文化蕴涵我国各地的不同文化色彩,社会的不断发展,不能遗落这些古
老的文化精神,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发展传统艺术文化,持续对民俗文化
进行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之中,也要根据时代的节奏和步伐进行顺应时代的创新
活动,在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之中,还要对于时代的背景有着充分的了解。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非常迅速,对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相对需求较高,进
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改革和创新阶段,要适当的加入新时代的一部分特色,并
且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色彩,让人们更熟悉以及更愿意接纳。
比如,在民俗文化
资源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其地域地区的独有特点,以及当地地区的时代特征,进
行旅游胜地的开发,展示一些地域独有的工艺物品,并且可以采用新时代的网络
通讯设备,进行当地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工作,发展传承的活动以及带动
群众文化的提高,并且不断创新出新时代民间文化艺术的融合特色,让现代的发
展能够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协调的融合,并且同步进行共同发展,将群众的文化
发展奠定出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留其精髓发展
对于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并且与现代化色彩融合的过
程中,要对其艺术所留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将其精髓部分进行充分的发挥,一些拖延时代发展的消极内容,要对其进行去除,创意的进行不能够简简单
单的随意发挥,要将实际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要将其精髓的部分进行充分摄取,然后与其时代的群众文化发展共同融合,创新与传承共同的时代文化。
要将二者
共同的精髓进行正确的思维方式融入,发展为优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且促进其
发展,也让群众文化显示出更加博大精深的底蕴。
4发展群众文化的动力
4.1 对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间具有历史沿袭的联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
史长流之中,民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发展无法防止的形成了历史传承的特征。
现代化不同的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我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而经济基
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上层建筑。
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约束了以往群众文化的
良好发展,但是由于群众文化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会由于经济基础而向着消亡
发展,其中的精粹则会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持续传承与发扬。
但是现代对于我
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相对而言较为缺乏,特别是新一代的青少年,他们在
出生时就处于互联网社会时代中,十分依赖于现代电子机械设备,从而对我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并不强烈,对我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掌握与了解也不够
充足。
现代青少年对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了解的缺乏,则会严重影响到群众文化发
展的良好步伐。
在传承进程中,人们也应当对其展开高度注意,有一部分民间民
俗文化是不能进行传承的。
比如,在远古时代中,人民群众对知识的理解受到极大约束,一旦出现灾难、疫病,唯有通过祭祀等方式,此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4.2 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动力
我国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经过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沉淀出了对于现阶段群众文化精神层次所需要的精髓资源。
群众文化在发展的进行阶段,需要有着基础的资源进行支持,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就是资源的最大宝库,能够让群众的意识和思想在接触之后感受到历史留下的伟大内涵。
并且在群众文化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水平的速度过于迅速发展,容易分散群众对文化内涵的关注,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进入经济发展领域。
比如旅游业和展览活动,这样既满足的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承,有给与了群众文化的精神层次需要,还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节奏,同时取得了多种良性效果,所以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发展,是对群众文化发展非常积极促进发展节奏的,保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能够一直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宇梁.解析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关系[J].艺术品鉴,2021(21):52-54.
[2]杜欣.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西部皮
革,2020,42(24):91-93.
[3]吴健衡.探析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发展[J].参花(上),2020(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