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报告)首要学习原理(2013120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中的1000亿个神经元,通过约100万亿个突触建立 起联系,从而形成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
大脑中的神经元
2019/4/27
突触
一、关于已有知识的学习原理
原理 1:影响学习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已 有知识基础。
(1)如果学生头脑中缺乏与当前学习相关的已有 知识, 其学习一定是机械的;
(2)如果已有的相关知识未被充分激活,将影响 当前的理解;
(3)自主学习:多数学生需要接受学习及其他认知 过程的自我调节的训练。
从他主到自主
九、关于测验的原理
原理9(测验效应):测验能提升学习, 尤其是测验内容与学习内容相一致时。
分散效应(Spacing Effect):与仅进行一次测 验相比,分散测验更能促进记忆的保持。
测验预期(Exam Expectations):当学生预期 会有一个最终考试时,当前的重复测验会让其学 习更加受益。
(3)如果激活的已有相关知识本身是错误的,会 阻碍当前的学习;
(4)已有的相关知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缺乏相关知识
机械学习
材料本身是机械的 缺乏理解动机 缺乏相关知识
有意义学习(理解)
当前知识与头脑中的 相关知识建立起实质 性的联系
已有知识的促进作用
如果学生能将当前学习内容与头脑中的已有相 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将学得更多,记得更牢。
八、关于学习能力的原理
原理8: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 导下才能充分发展
(1)不完善的元认知:学生很少能够正确地认识他 们的认知,所以不要相信他们所承诺的调整、改善 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2)发现学习:如果学习材料中隐含的原理不明显, 不经引导和辅助,大多数学生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发现其中的原理。
首要学习原理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现代心理学的智力观
智力
1. 遗传的智力:短时记忆容量,反应时等。
(不受教育影响)
2. 自然发展的智力:如认知风格
(不易受教育影响)
3. 后天习得的智力 A. 陈述性知识(知识)
(习得的认知能力)
B. 程序性知识(技能) C. 策略性知识(方法)
学习的神经基础
(3)分割原理: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容易 操控的部分,更有利于学习。
三种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
由学习材料所包含的要素个数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决定的, 本身无法改变。
外在认知负荷
由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决定的,本身可以改变。
关联认知负荷
本身属于外部负荷,但是增加它有利于学习;例如,采用记忆术。
七、关于学习策略的原理
原理7:主动的知识建构比单纯的信息接受 更能促进学习
(1)生成效应:与让学生记住答案相比,让 学生生成自己的答案更能促进其学习。
(2)组织效应:与重复阅读材料及其他更为 消极的学习方式相比,列提纲、整合、综合信 息等学习方法更能促进学习。
关于学习策略的原理(续)
二、关于技能的学习原理
原理2:任何技能都可以经过充分练习达到 自动化。
(1)技能学习要经历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无意识 的阶段。
(2)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充分的练习。 (3)专长发展的十年法则。
精熟发展的四个阶段
技能习得的基本过程
陈述性阶段 (知道怎么做)
意识控制的应用阶段 (能做)
自动化阶段 (熟练地做,意识控制程度降低)
六、关于信息加工通道的原理
原理6:在认知不超负荷的条件下,利用多 个通道进行信息加工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1)可以控制的认知负荷:呈现给学习者的信息不 能超过其工作记忆的负荷.
(2)双重编码和多媒体效应:以言语、视觉和多媒 体呈现的信息,与用单一媒体呈现相比,能使学习 者头脑中构建起更为丰富的表征。
(3)解释效应:与记忆肤浅的孤立
的事实相比,学生对学习材料构建具有 内在一致性的深度解释,将更能从中受 益。
(4)深度问题:与浅显问题(谁、
什么、何时、何地)相比,学生提问和 回答能够引发解释的深度问题(为何、 如何、如果…那么),更能从中受益。
(5)过程演示:教学向学生演示知
识的生成过程,学习会得到促进。
10000小时效应
10000≈10年×365天×3小时
三、关于学习动机的原理
如果学生觉得课程内容索然无趣,或者与己无关,或没 有价值,或者自己没能力学好,就不会进行深度学习。
如果教学起点显著高于学生的起点水平(听不懂),或 者显著低于学生的起点水平(太简单),都会损害学生 的学习动机。
原理3:学习动机是任务价值、我效能、环境支持三者 交互影响的结果
环境支持与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凸显学习任务的价值(如趣味性、实用性)
认知冲突类问题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适当(中等)难度 经常成功 合适的榜样(相似性)
支持性的环境
言语激励(权威性) 情境支持
四、关于学习材料的原理
原理4:当学生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时, 其学习会得到促进。
(1)锚定: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问题锚 定在一起时,其学习动机更强,学习的程度更深。
(2)运用:当学生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技能解决问 题时,学习会得到促进。
(3)迁移:当学习情境与应用情境相似时,学生习 得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充分迁移。
启示:
用测验、提问来检测学生的起点能力。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3 +14
23 பைடு நூலகம்19
23 +89
支架式教学
This is a book. This is a red book. This is his red book.
This is a book. These are books. These are our books. These are our red books.
已有知识的阻碍作用
头脑中的已有日常概念,有时会阻碍科学概 念的获得;
已有的知识经验会诱发定势思维; 如果新习得的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错误观念
相联系,新知识本身可能就是错误的。
已有知识与学习动机
如果学生对某项任务缺乏相关知识,通常不会 对该任务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
如果教学的起点显著高于学生的起点水平(听 不懂),或者显著低于学生的起点水平(太简 单),都会损害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关于学习材料呈现的原理
原理5:相关材料在时间、空间、意义上越接近, 越容易促进学习
邻近效应(Contiguity Effects):需要相互间建立联 系的观念,应该以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的方式呈现。 例 如,在多媒体呈现的材料中,对图、表的文字说明,应 该至于图、表的附近。
一致性效应(Coherence Effect):学习材料和多媒体 应该与相应的观念清晰地联系起来,应最大限度地减少 无关材料的干扰。
三种认知负荷是累加的。如果它们的总和超出了学习者 的总体承载能力,就会使学习陷入困境。
内部认知负荷高,不超负荷
外部认知负荷高,不超负荷
内外认知负荷都高,超负荷
复杂任务需要人们同时执行多种技能,这会 超出可用的认知资源范围,导致认知超负荷。
分割原理的运用
先进行读音练习 再理解文本意义 再分析中心思想
谢谢大家!
技能学习使大脑激活由活跃到不活跃
练习对成绩的不均衡影响
与学习的中期相比,在学习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练习作用都相对较小。
专长的十年法则
新手(Novice) 高级新手(Advanced beginner) 胜任(Competent) 熟练(Proficient) 专家(Expe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