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汤惠霞陈春玲王湘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IVF-ET治疗失败≥3次的74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

A组给予常规护理, 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妊娠结局(受精、临床妊娠及自然流产)。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B组SAS评分(34.58±4.25)分、SDS评分(32.03±3.47)分均低于A组的(45.87±6.23)、(42.69±5.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临床妊娠率59.46%显著高于A组的3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受精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妊娠结局,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移植失败;妊娠结局;心理状态
DOI:10.14163/ki.11-5547/r.2020.17.083
作为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不孕症是指性生活正常且未采取避孕措施,一年以上未怀孕,可分为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

不孕症严重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同时也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

近年来, IVF-ET技术给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福音,是取出男方精子和女方卵细胞,于体外进行受精,然后移回女方子宫内[2]。

但是IVF-ET术后胚胎存活率<40%,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多次IVF-ET,增加患者经济压力及身心压力,进而影响治疗效果[3]。

临床发现,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4]。

基于此,本研究对74例IVF-ET治疗失败≥3次的不孕症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108年3月~2019年7月在本院行IVF-ET治疗失败≥3次的74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

其中IVF-ET反复移植失败是指移植≥3次未能成功妊娠。

纳入标准:有生育要求;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夫妻感情和谐。

排除标准:年龄>40岁的高龄产妇;配偶患有不孕不育类疾病;子宫占位性病变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

A组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平均年齡
(31.25±3.42)岁;不孕时间1~9年,平均不孕时间(4.85±2.36)年;不孕原因:27例输卵管不孕, 5例免疫性不孕, 5例其他原因;文化程度:10例初中及以下, 15例高中, 12例大专及以上。

B组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31.67±3.39)岁;不孕时间1~11年,平均不孕时间(4.62±2.41)年;不孕原因:28例输卵管不孕, 5例免疫性不孕, 4例其他原因;文化程度:9例初中及以下, 17例高中, 11例大专及以上。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不孕原因、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行IVF-ET治疗前仅口头讲解疾病、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手术结束后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①认知干预。

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采用面对面形式,将疾病、手术、药物等相关知识应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向患者讲解,语言要通俗易懂,并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交流。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直至患者完全理解,并在认知干预过程中,观察患者心态的变化,若发现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缓解。

②情感支持。

护理人员通过使用微信、QQ或电话等方式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面带笑容,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并可采用握手、轻拍患者肩膀等方式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获取信任,使患者可以敞开心扉,护理人员及时缓解心理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增强患者信心。

建立微信、QQ群,让患者可以自由交流,互相鼓励,并定期推送健康知识,并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在进行取卵术时可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使患者放松心情。

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③家庭支持。

给予与患者配偶及其他家属进
行交流,指导其正确陪护患者。

鼓励患者配偶及其他家属多陪患者做其感兴趣的事,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患者保持开心的心情面对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

①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SAS、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差。

②妊娠结局包括受精、临床妊娠及自然流产。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B组低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B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受精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我国不孕症患者例数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孕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排卵障碍、子宫体病变、输卵管下性不孕、男方精液异常等有关。

研究发现[5],不孕症与患者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心理处理长期紧张状态,导致经神经内分泌通路提高可的松浓度,进而降低妊娠成功率。

此外,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会导致心率加快、收缩压上升,这些变化都和妊娠率高度相关[6]。

因此,有效使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提高患者妊娠率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发现,仅凭IVF-ET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可提高移植效果。

然而,常规护理无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故在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选择何种护理模式,是目前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发现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妊娠率[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B组SAS评分(34.58±4.25)分、SDS评分
(32.03±3.47)分均低于A组的(45.87±6.23)、(42.69±5.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临床妊娠率59.46%显著高于A组的3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受精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侯向青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不良情
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妊娠率。

分析原因:大多数不孕症患者在接受IVF-ET前已接受多种其他检查和治疗,付出大量时间及精力,因此大部分患者视IVF-ET为最后的成功受孕机会,抱有较高的期待值,精神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再加上部分患者需接受多次IVF-ET,承受经济、精神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8]。

因此,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语言,了解患者心中担忧的问题并及时耐心疏导,从而消除患者的忧虑,缓解不良情绪。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与患者握手,轻拍患者肩膀,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拉近护患关系,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提高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 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妊娠结局,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丽,史春晓,闫迪,等. 低分子肝素在IVF-E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及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9):195-196.
[2] 康月娟. 综合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行IVF-ET妊娠结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临床研究, 2019, 27(3):176-177.
[3] 洪雪蓉,彭煜华. 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PCOS不孕患者接受IVF-ET的妊娠结局的影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10):1599-1601.
[4] 南春兰. 探讨试管婴儿技术(IVF-ET)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 饮食保健, 2019,6(51):148-149.
[5] 陈丽萍,林巧樱.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0):101-103.
[6] 侯向青,孫玉双. 心理护理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9):158-160.
[7] 沈燕清,陈珠英,任建枝. 心理干预对多次行IVF-ET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32):126-127.
[8] 陈珠英,沈燕清,任建枝. 健康宣教联合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32):93-95.
[收稿日期:2020-0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