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单选题
1.2021年初持续干旱的皎口水库几近干涸,如图所示。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我们的自觉行为。
下列节水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 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
D.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2.如图所示,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 千米的水珠。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
下列家庭用水习惯中,你认为既科学又经济的是( )
A. 洗碗筷时不间断地冲洗
B. 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C. 刚买的新车每天都用水冲洗
D. 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年降水量都是( )
A. 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B. 北多南少、东少西多
C. 南多北少、东少西多
D.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4.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使用无磷洗衣粉;⑤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5.“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
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 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 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 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6.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7.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污染,可采用的方式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8.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海水中加入活性炭可以使海水淡化
B. 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C. 为节省水资源,可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 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9.下列公共标志中,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
10.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疏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条黄河,读图,完成小题.
该工程()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B. 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 缓和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D. 消除了京津地区水污染问题
11.以下漫画中,属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是()
① ② ③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山水乐山”,“水”是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
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 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 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13.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 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B. 大量使用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C.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D. 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用
14.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
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A. 用盆接水洗菜
B. 用养鱼水浇花草
C. 使用节水龙头
D. 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15.日前,嘉兴正式成为全国首批16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海绵城市是指降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
A. 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 疏浚河道、沟蕖,建设并保护湿地
C. 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
D. 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
16.下列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的是( )
A. 塔里木河
B. 辽河
C. 珠江
D. 海河
1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举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
A. ①②
B. ⑦⑧
C. ⑥⑦⑧
D. ②⑤⑦
1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 可以卖钱,增加经济收人
B. 回收电池中的石墨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二、填空题
19.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淡水危机已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每个公民应具有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以下各项措施科学合理的是________。
①海水淡化②开发南极冰山③禁止把垃圾倾倒到水源保护区④生活用水要节约使用⑤农业上推行以滴灌为标志的节水农业⑥禁止工厂使用淡水进行生产活动
三、解答题
20.图为某城市自然环境图.该城市气候偏于燥,且经常刮西北风.现欲在该城市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城市甲、乙、丙、丁四个点可供选择,你认为最理想的地点在什么地方?主要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的措施对节水是否有帮助即可。
解答:A. 所谓节约用水,是在保证正常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下减小水的浪费,因此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是不可行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 D
分析:在达到使用目的的前提下,节约使用水源,或者合理安排水的使用顺序,实现水的重复使用,都能节约水资源。
解答:A.洗碗筷时不间断地冲洗,浪费水,故A错误;
B.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浪费水,故B错误;
C.刚买的新车每天都用水冲洗,浪费水,故C错误;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可以节约水,故D正确。
故选D。
3. D
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也很不均匀,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据此表现为“东多西少”,据此选择。
解答: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年降水量都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 D
分析:根据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解答: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能对海水造成严重的污染,正确;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垃圾进入河流能对河流造成污染,正确;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且不会造成污染,错误;④使用无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无磷洗衣粉不造成水污染,错误;⑤工业污水
任意排放,工业污水有多种有害物质,任意排放进入河流对河水造成严重污染,正确。
①②⑤会造成水污染,D选项正确。
故选D
5. B
分析:保护水资源,应做到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而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使用含磷洗衣粉等会污染水源,就要加以禁止,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做到不任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牲畜粪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应进行适当的存放和处理;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
故选:B
6. D
分析:可以从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进行分析,水资源量很多,但是淡水少,且分布不均匀,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解答: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故B正确;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 D
分析: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措施有很多,要选择项中的措施逐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能保持生态平衡,不能防止水污染,措施不正确;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能造成水的污染,措施不正确;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能造成水的污染,措施不正确;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以防止酸雨的形成,措施正确。
故答案为:D
8. D
解答:解:A、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淡化海水,故错误;
B、明矾可以吸附沉降水中不溶的杂质,但不能得到纯水,故错误;
C、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不可用用来灌溉农田,故错误;
D、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软水,所以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故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特点分析;
B、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分析;
C、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分析;
D、根据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分析.
9. B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左转弯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警示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 B
解答: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近几十年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当地的缺水问题.
分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11. C
解答: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中符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是③④。
分析:本题结合图片考查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12. D
解答: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后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是防治水污染的有效途径;改变生活用水习惯,一水多用、农业中喷灌或滴灌可有效节约用水;水的净化循环使用及合理开采地下水是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有效方法。
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虑保护水资源的两个措施就是防治水污染和节约用水。
13. D
解答:焚烧垃圾可造成大气污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都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故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滥用。
14. D
解答:A用盆接水洗菜,可减少水的流失;B一水多用;C节水龙头可减少水的使用量;故选D
分析:节水措施很多,一水多用可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
15. D
分析:凡是不利于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都是正确选项。
解答:A.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增大城市的蓄水能力,故A不合题意;
B.疏浚河道、沟蕖,建设并保护湿地,可以增大城市的渗水和净水能力,故B不合题意;
C.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可以增大城市的渗水和净水能力,故C不合题意;
D.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会降低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能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A
解答:我国内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辽河、珠江、海河是外流河。
外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水源的区别。
17. B
解答:①温室效应是由于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②水体中N、P元素严重超标,会引起藻类疯长,从而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常称为赤潮,淡水中称为水华,赤潮与环境污染有关;
③酸雨是大量排放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与环境污染有关;
④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⑤臭氧空洞是氟里昂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与环境污染有关;
⑥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⑦潮汐是天体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
⑧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环境污染无关;
所以选:B.
分析:⑦潮汐是自然现象,⑧大脖子病是由于人体缺碘造成的,都和环境污染无关.其它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等都有环境污染有关.
18. C
解答:电池中的有用成分比较少,虽然可以分类回收,节约资源,但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所以保护环境尤为重要,所以ABD不是主要原因,因此C是主要原因,C正确
分析:汞.镉和铅等金属离子有毒随意丢弃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二、填空题
19. ①③④⑤
分析:保护水资源,其实就是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海水淡化,可以得到大量的淡水,缓解用水困境,故①正确;
②开发南极冰山,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且会破坏全球的生态平衡,故②错误;
③禁止把垃圾倾倒到水源保护区,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③正确;
④生活用水要节约使用,可以节约用水,防止浪费,故④正确;
⑤农业上推行以滴灌为标志的节水农业,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水,故⑤正确;
⑥禁止工厂使用淡水进行生产活动,会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背离节约用水的初衷,故⑥错误。
那么各项措施合理的是:①③④⑤。
三、解答题
20. 丙;因为丙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而且又处在下风口,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解答:甲位于河的上游,在此建厂会污染下游的河水;因经常刮西北风,甲、乙处位于居民区的上风口,空气污染物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而丁远离水源不便于用水,也位于居民区上游和上风口会影响居民生活,所以选丙.因为丙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而且又处在下风口,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丙;因为丙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而且又处在下风口,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分析:靠近水源,便于取水;靠近公路,交通方便;位于河流的下游,不会影响居民生活用
水;远离居民区,该市常年刮西北风,丙处位于下风处,不会对居民区的空气造成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