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之人事——志趣教学设计
《历史名人小传》——历史人物故事与品格教育教案

《历史名人小传》——历史人物故事与品格教育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历史名人小传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了解历史名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品格。
1.1.2 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
1.2 教学目标1.2.1 让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
1.2.2 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1.2.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1.3 教学方法1.3.1 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1.3.2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
1.3.3 通过写作和演讲,让学生表达对历史名人的理解和感受。
二、知识点讲解2.1 历史名人的定义2.1.1 历史名人是指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贡献的人物。
2.1.2 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3 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2.2 历史名人的故事2.2.1 历史名人的故事包括他们的生平、成就和贡献。
2.2.2 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
2.2.3 历史名人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3 历史名人的品格2.3.1 历史名人的品格包括他们的品质、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3.2 学习历史名人的品格可以让我们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如勇气、智慧和坚持。
2.3.3 历史名人的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3.1.1 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成就和贡献。
3.1.2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
3.1.3 通过写作和演讲,让学生表达对历史名人的理解和感受。
3.2 教学资源3.2.1 教师可以准备历史名人的故事资料、图片和视频。
3.2.2 学生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名人传记和故事书籍。
必修下教案:各异的人生志向,相同的理想社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设计

各异的人生志向,相同的理想社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思想与人物形象。
2.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3.品味不同人物性格和志向。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了解一个时代,梳理一个圣人【孔子思想主张】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乐观、积极、务实,概括起来说,孔丘的理想是恢复尧、舜、文、武的礼乐制度,提倡仁爱,实行仁政,以君子之道修身养性,以中庸之道架构人伦关系。
【孔子经典名言】1.谈到处世之道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②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
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③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2.谈到交友之道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②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3.谈到做人之道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②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要担心没有官位,要担忧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本领。
不要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4.谈到理政之道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②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世说新语》人物故事教案:人生哲理与价值观

《世说新语》人物故事教案:人生哲理与价值观《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古代名著,共计273篇,包含着汉朝至北魏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奇。
这部书在历代文人学者中,都被认为是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和社会思想的重要读本。
通过研读《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人生哲理和价值观的重要教训。
教案设计目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俗,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个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2、《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3、人生哲理和价值观的探索和思考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介绍《世说新语》2、讨论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风俗3、分析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二、正文讲解1、《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世说新语》是一部镜像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思想的名著,它包含了从汉朝到北魏期间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
它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达一种文化和社会氛围,痴迷于所谓的教诲,而这种教育的方法是通过人们的言行与行为,间接地针对溯更要去传达一种文化和社会思想。
此外,书中的故事大都是依据经典文献和史书所写,因此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2、《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人物之风、人物之言、人物之事等等。
在这些故事中,能够找到一些人生哲理和价值观的启示,例如:1)、中人之惑(人物之风)故事:世子嵩为得三千,而驱骑杀夫。
讽刺:点出人心贪婪,失去天良,不知道什么才是价值观。
2)、自省(人物之言)故事:道士问义濩,“何贵乎为人?”曰:“言也不必多,自有所不为则已。
”讽刺:有时候不是物质的贪欲,而是道德的降低常常会使人变得缺乏意识。
3)、安定心神(人物之事)故事:王季子与子路游于兰台,相对饮,有邹衍、刘伶、范云等同行者。
王私跌杯于地,衍即谓王:“殆危事。
”讽刺:让人领悟到安定心神、谦虚谨慎的重要性,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关键。
以上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要变化和角度。
典故大全之人事——睡梦教学设计

典故大全之人事——睡梦教学设计Personnel in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llusio ns -- Teaching Design of sleep典故大全之人事——睡梦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人事——睡梦【北窗眠】参见人事部?雅逸“羲皇人”。
唐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月落尚留东阁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瓮间眠】参见人事部?狂放“吏部眠”。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瓮间眠太率,床下隐何卑。
”【夜雨对床眠】参见伦类部?亲眷“对床夜雨”。
宋张孝祥《和如庵》:“厌听诸方三昧禅,却思夜雨对床眠。
”【昼眠】参见文明部?学识“五经笥”。
唐卢纶《秋幕中夜独坐迟明因陪陈翃郎中晨谒上公因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骊龙睡】参见动物部?鳞介“骊龙”。
O喻睡觉,或喻因侥幸获得机遇。
唐刘禹锡《泰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鼾睡他人】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国(南唐)初三徐,名著江左,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徐)铉,又其白眉也。
……其后王师征包茅于煜,骑省(徐铉)复将命请缓师,其言累数千言,上(宋太祖)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O喻自己的利益被肆意侵犯。
清黄遵宪《上黄鹤楼》:“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
”另参见器用部?日用“卧榻侧”。
【刀头梦】参见人事部?情感“刀环有约”。
明张煌言《得家信有感二首》之一:“天涯亦有刀头梦,恰是巫山化石时。
”【三刀梦】《晋书?王濬传》:“(王)濬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濬惊觉,意甚恶之。
典故大全之人物

典故大全之人物/妇女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中柯伟人物/妇女【人面桃花】唐孟络《本事诗·情感》:“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
举进士下第。
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
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苹,寂若无人。
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日:‘谁耶?'以姓字对,日:‘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人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椅小桃斜柯仁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
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人,崔亦眷盼而归。
嗣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扁之。
因题诗于左扉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O喻女子美貌。
清黄遵宪《不忍地晚游诗》之七:“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面薄纱笼。
”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桃花人面”、器用部·饮食“乞浆”、人事部·情感“崔护重来”。
【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因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非常嫉恨,高祖死后,“太后(吕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熏)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O指人遭受残酷迫害。
宋刘筠《宣曲二十二韵》:“下陈无自愧,人彘剧豺狼。
”另参见人物部·妇女“人彘”、人事部·冤怨“悲人彘”。
【小怜】《北史·冯淑妃传》:“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
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
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
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
……后主至长安,请周武帝乞淑妃,帝曰:‘朕视天下如脱展,一老岖岂与公惜也!'仍以赐之。
”O咏后妃或乐技。
唐罗虬《比红儿诗》:“陷却平阳为小怜,周师百万战长川。
”【飞燕】《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幸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教案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
第二篇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争辩,表现二人的差异。
2比较法。
比较惠子与庄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3.延伸拓展法。
拓宽阅读视野。
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平,思想。
课外读庄子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庄子的故事导入: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
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
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
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
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
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
”大帅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二、介绍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典故大全

典故大全天文/气象【九万风】参见人事部·志趣“九万欲抟空”。
唐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千里仁风】参见政事部·治理“仁风动”。
唐高湘《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谢安春洛饯袁宏,千里仁风一扇清。
”【长风】参见人事部·志趣“乘风破浪”。
唐李群玉《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北窗风】参见人事部·雅逸“羲皇人”。
唐李商隐《自贶》:“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 【风落帽】参见器用部·衣冠“孟嘉帽”。
唐李白《九日龙山饮》:“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西风尘】参见地理部·土石“元规尘”。
宋苏拭《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之一:“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风还避庾公尘”【易水风】参见地理部·水流“易水”。
唐许浑《送从兄归隐兰溪二首》之二:“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
”【草木风】参见武备部·军旅“草木兵”、武备部·其他“风声鹤唳”。
唐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秋风起】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
唐韩翔《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朝南暮北风】《后汉书·郑弘传》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
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日:…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
'后果然。
”o指顺风。
宋陆游《溯溪》:“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
”另参见九流部·神仙“樵风”。
【舜风】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
唐张锡《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
”【天漏】参见九流部·神仙“女娲”。
O喻天下雨。
唐杜甫《九日守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石燕】参见地理部·土石“石燕”。
人琴俱教学案例

(明确:了不悲,都不哭并不等于他不哀痛。①反而说明子猷内心
息终止。⑩良,很。⑾卒:死。
悲哀至极,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外表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②已
2、根据参考书分析课文。
知将不久人世,很快就要见面,因此不悲。③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
(二)细读,深入理解课文。
制自己的情感。学生答出以上三点都应给予确定,言之成理即可)
4、子猷明白自己的兄弟死时,是什么表现?哪些词语可以说明?
⑧索:要。⑨舆:轿子。⑩都:总、竟。
(了不悲、都不哭)
第二段。
知道亲人死了完全不哀痛,竟不痛哭,这好像有点有悖常理啊,
①素:一向、一直。②好:喜爱。③琴:弹琴。④径:始终。⑤既: 怎么还说他们兄弟情深呢?
已经。⑥掷:扔。⑦因:于是,就。⑧恸:痛哭,极度哀痛。⑨绝:气
午,伴侣还没有来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就离开了。他走了以后,伴侣
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来宾没有不对他的
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伴侣便问元方: 话感到诧异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知给
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你却还没来,他就离开了。 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慧,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
喷发而出。琴随人亡,这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气氛。)
问他这样做的缘由,徽之只是吟诵唱歌,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
8、小结:由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种兄弟情意
没有这位先生呢!
表达更加的委婉曲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对比西方文学直接对人
夜访戴逵
魏
第4页共6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器官作为比方,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
卷三人事教学设计

卷三《人事》教学设计澧县小渡口镇中心小学周雅玲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字音、正确流利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文。
2.知晓文章大意,了解古代社会人际交往的规律,学会称呼不同身份的人。
3.能够从古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感受中华礼仪,提高对国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够读准字音、正确流利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文。
通过学习,感受中华礼仪,提高对国学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话题激趣1.师:我们同学是不是想穿越到古代呢?2.师:其实古代并不一定比我们现代要好,我们先来听听一个人穿越回古代的小故事3.(出示幻灯片:某人穿越到先秦。
「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那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
而且西红柿是美洲货,清朝末年才传入中土。
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什么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这位爷,也没有。
馒头包子得等到蜀汉诸葛丞相伐孟获才有,抱歉了您呢。
」「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抱歉,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过秦岭才能种,咱也没有。
」「那就来个半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吗?」「客官,小点声!朝廷严禁私宰耕牛,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得得得,茶水总有吧?」「茶?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干!那就不吃饭了,上点水果吧。
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要到南宋汉人才有种植……」「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真抱歉,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我国。
客官,您别点水果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
」「你店里到底有什么?」「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
」「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店啊?」「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没有辣椒,用大蒜代替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的种子是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
典故之人事——雅逸教学设计

典故之人事——雅逸教学设计典故大全之人事——雅逸教学设计The personnel of complete allusions -- Yayi teaching design第2 页共17 页典故大全之人事——雅逸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人事——雅逸【子猷兴】参见伦类部?师友“访戴”。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不设弦】参见文明部?礼乐“无弦琴”。
唐黄滔《赠友人》:“超然陶子性,留琴不设弦。
”【牛渚吟】参见文明部?诗词“牛渚咏”。
唐李白《劳劳亭歌》:“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书白练裙】参见器用部?衣冠“羊欣白练裙”。
元张雨《怀茅山》:“归来闭户偿高卧,莫遣人书白练裙。
”参见动物部?飞禽“嵇鹤”。
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出群皆野鹤,历块匪辕驹。
”【兰亭会】参见伦类部?师友“永和人”。
唐权德舆《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师德量】唐刘(左饣右束)《隋唐嘉话》卷下:“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谓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
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弟长跪曰:第3 页共17 页‘自今虽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
以此自勉,庶免兄忧。
“师德曰:‘此适所谓为我忧也。
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
汝今拭之,是恶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
唾不拭,将自干,何若笑而受之?"”O指人宽容大度。
宋王十朋《将过万桥用前韵寄大年先之》:“师德量宽真耐事,沈郎诗瘦不胜衣。
”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娄公唾”。
人物部?将相“唾面娄”。
【竹林游】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
唐储光羲《仲夏觐魏四河北觐叔》:‘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教学设计1:知人者智

第15课《知人者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
能力目标:1.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关键】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感悟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说在修身为人方面能带给我们启示的,《知人者智》一章则更为集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章。
二、回顾作者三、深入感悟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章,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死而不亡四、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
”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古人也认为人是“死而不亡”的,认为人死后并没有消失,所以才有祭拜祖先灵魂之举,这与老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不一致。
老子主张的“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身虽死而精神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死而不亡”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精神长存,足够后人敬仰和效法;二是回归于“道”,亦即永不消逝。
这与古人祭拜祖先灵魂是不同的。
五、背诵感悟按照教师板书提示背诵。
六、课后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
2.继续阅读《老子》。
【板书设计】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人者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死而不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故大全之人事——志趣教学设计Personnel in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llusio ns典故大全之人事——志趣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人事——志趣【九万欲抟空】《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O喻指志向或前程远大。
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
”另参见天文部?气象“九万风”、动物部?飞禽“九万鹏”、动物部?飞禽“垂天翼”、动物部?鳞介“北溟鱼”。
【广武叹】《三国志?魏志?阮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O喻怀才不遇而心不甘。
金元好问《光武台》:“空余广武叹,无复云台功。
”另参见人事部?行止“广武登临”。
【去病无家】《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置地,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O指公而忘私。
明陈子龙《奉酬越大夫卓凡见赠之作》:“去病无家原为国,信陵有客尽知兵。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辞第”。
【扫室陈蕃】参见人事部?雅逸“扫一室”。
明李东阳《储都宪净夫在南曹时尝取鹤鸣诗义名其园曰檀园……》:“窥园董子心仍在,扫室陈蕃志且偿。
”【向平愿】参见伦类部?亲眷“子平嫁娶”。
清赵翼《季女出嫁》:“恰了向平愿,应偿五岳缘。
”【问鼎气】参见器用部?器皿“周鼎”。
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冲天】参见动物部?飞禽“冲天翼”。
唐孟浩然《田园作》:“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骛。
”【运甓】参见人事部?志趣”运皆'。
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负米万里缘其亲,运挽无度忧其身。
”【运甓】晋裴启《语林》:“陶太尉(侃)既作广州,优游无事。
常朝自运甓(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之,陶曰:‘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
”'O喻指因立志建功立业而勤勉自励。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运贫'、人物部?其他“运甓翁”。
【李斯溷鼠】《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O喻指人热衷名利。
唐李咸用《物情》:“李斯涵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仓中鼠”、器用部?宫室“太仓溷厕”、人物部?将相“丞相叹”。
【投笔】《东观汉记?班超传》:“(班超)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人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O指弃文就武。
唐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投笔从军”、文明部?文具“班笔”。
【龟冷搘床】参见动物部?鳞介“支床龟”、宋陆游《杂兴》:“驶衰伏枥心千里,龟冷搘床寿百年。
”(搘,同支)【陈平社】《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日:‘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O指人在生活琐事中显现才能。
金李俊民《即事》:“谁能宰似陈平社,那免悲如宋玉秋?”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分肉”。
【取楼兰】参见武备部?其他“斩楼兰”。
店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六:“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拔山志】参见人事部?情感“虞歌诀别”。
唐曹邺《秦后作》:“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
”【终军志】《汉书?终军传》:终军年十八,“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终)军繻(ru,古代出人关津的凭证)。
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史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O指少年立志求取功名。
唐李咸用《边城听角》:“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另参见器用部?其他“终军弃繻”。
【拾青紫】参见文明部?学识“拾青”。
清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
”【尝胆】参见人物部?帝王“勾践”。
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闻鸡兴】参见人事部?行止“闻鸡起舞”。
唐元镇《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济川心】参见人物部?将相“济巨川”。
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屋打头】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张生(张彖)及第,释褐授华阴尉。
时县令太守俱非其人,多行不法。
张生有吏道,勤于政事,每申举一事,则太守令尹抑而不从。
张生日:‘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而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
使人抬头不得。
'遂拂衣长往,归遁于嵩山。
'”O指壮志难酬。
宋苏轼《戏子由》:“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另参见器用部?宫宝“矮屋”。
【袁安高卧】参见人事部?贫贱“袁安困雪”。
唐高适《苦雪四首》之二:“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恐后施鞭】参见器用部?其他“祖生鞭”。
唐王维《哭祖六自虚》:‘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酌泉表洁】参见地理部?水流“贪泉”。
清赵翼《赋得贤不家食》:“酌泉逾表洁,宰肉故能公。
”【乘下泽】参见动物部?走兽“款段”。
宋陆游《怀镜中故庐》:“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常悔读南华。
”【乘风破浪】《宋书?宗悫传》:“(宗)悫年少时,(宗)炳问其志,悫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O喻指志向高远,勇往直前。
宋李洪《偶作》:“乘风破浪非吾事,暂借僧窗永日眠。
”另参见天文部?气象“长风”、地理部?水流“长风破浪”。
【留侯志】《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字子房,封留侯)“从上(汉高祖)击代,出奇计马邑下,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
自言:‘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O咏高士功成身退。
宋张咏《赠刘吉》:“请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
”另参见九流部?神仙“逐赤松”、人事部?雅逸“留侯隐”。
【请长缨】《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长绳)、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所许,请举国内属。
”O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
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另参见器用部?其他“长缨”。
【移山志】参见地理部?土石“愚公移”。
宋陆游《杂感》之三:“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鲁二生】参见人物部?其他“两生”。
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之二:“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
”【道胜】参见人体部?肢体“道肥”。
宋陆游《秋夜》之一:“身闲诗简淡,道胜梦轻安。
”【登车壮志】《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范)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O指有志于澄清天下。
清归庄《和顾端木先生弃庵十咏》之五:“登车壮志当无负,何事牢骚咏弃庵。
”另参见器用部?车船“揽辔”。
【填渤澥】参见人事部?冤怨“禽填海”。
唐李贺《恼公》:“古时填渤懈,今日凿崆峒。
”【腰金骑鹤】《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
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欲兼三者。
”O指愿望、志向不切实际,或指得意之极。
金元好问《雪后招邻合王赞子襄饮》:“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
”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腰缠万贯”、动物部?飞禽“扬州鹤”、器用部?珍宝“腰缠十万钱”。
【新丰独酌】《新唐书?马周传》:“(马周)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O指人物未发迹时志向远大或豪气干云。
宋陆游《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作》:“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
”另参见器用部?饮食“新丰酒”。
【歌大风】参见文明部?歌舞“大风歌”。
O喻治国安邦之情怀。
唐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誓墓志】《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与王述不和,述任扬州刺史,参之任会稽内史,述政绩卓著,“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
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信誓之诚,有如皦日!'”O指辞官归隐。
宋陆游《书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
”另参见地理部?城建“誓墓”、文明部?文章“誓墓文”、人事部?隐逸“右军誓墓”。
【裹尸还】《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日:‘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O指将士为国捐躯,战死沙场。
唐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另参见动物部?走兽“马革”、武备部?军旅“马革裹尸”、人事部?病死“裹尸”。
【醇酒美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
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O指沉溺酒色。
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六小象和王阮亭韵》:“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君能学信陵君。
”另参见器用部?饮食“信陵醇酒”、人物部?妇女“妇人醉酒”。
【题桥志】参见人事部?富贵“题柱”。
唐许浑《寄湘中友人》:“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餐琅玕】参见动物部?飞禽“风采珠实”。
晋阮籍《咏怀》之四十三:“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入佳境】参见植物部?草本“倒餐蔗”。
宋唐庚《立冬后作》:“咬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三月忘味】参见文明部?礼乐“闻韶”、人物部?圣贤“闻韶忘味”。
宋黄庭坚《次韵答尧民》:“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子夏儒】参见人事部?行止“子夏索居”。
唐韩愈《县斋有怀》:“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子猷归】参见伦类部?师友“访戴”。
唐元稹《月三十韵》:“荷锄元亮息,回棹子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