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的就业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到了一年毕业的季节,看着学长们带着不舍和希冀纷纷离开校园,我们默默从心底送上对他们无限的祝愿,祝愿他们能够早日融入社会。
而对于我们即将跨入大四的学生,很有必要分析一下以后我们的就业形势,以便能够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以及早适应复杂多变的人才市场。
我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下面就将对我们一年后我们的就业发表几点自己的看法。
英语专业曾经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但近年来,受扩招、市场需求及专业本身局限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目益严峻。
一、当前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
首先大环境下,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已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而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及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显著提高。
曾经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的形势。
对于知识结构和就业面都相对单一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一职难求已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增加。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贸、外交、经济、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字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减少,而大量的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备受市场青睐。
二、英语专业就业遇冷原因分析
社会原因:高校扩招及社会过度关注的后果。
如今我国各类高校几乎都设置了英语专业。
而且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英语专业的扩招数量一直排在所有专业的前列,故而使英语人才的供给量迅速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是造成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遇冷的主要原因。
其次,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在我国各个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这样的背景,英语从十几年前就成为热门专业。
同时,国内小学甚至幼儿园都纷纷开设了英语课。
这种全社会过度关注的结果,导致英语专业过热,市场需求饱和,英语人才过剩。
此外,随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培训机构的发展如新东方学校、李阳疯狂英语等,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及社会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再加上海外留学生的不断回归,英语就业市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二、英语专业本身的原因
1.专业内容及课程结构的局限。
除了一些专门学科的外语院校如对外经贸大学、海事大学、民航学院等的外语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之外,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依然围绕语言文学设置。
无论是低年级阶段的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基础课程,还是高年级的英美
文学、翻译、语言学、词汇学等高级课程,实际上除了外语之外,并没有真正的专业课。
这种专业设置的结果是,学生的专业四、八级成绩再高,听、说、读、写、再好,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只要稍稍涉及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便显得一筹莫展、无所适从。
这样的外语专业毕业生,除了充实和竞争师资队伍外,很难在其他场合发挥作用。
二、准备不足,职业目标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考虑自己的生涯发展和职业前程问题。
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确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有很多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
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
没有求职目标,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抱怨用人单位不给他们机会,可是,用人单位可能会反问:“你自己没有求职目标,自己都不知道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花钱招你来做什么?不会让你到我们单位来再上一次大学吧!”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应该从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经过这样一个流程,并在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按照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我们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证今后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争取到席位呢?
1.培养自己的综合英语技能。
尽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难,但英语复合型人才稀缺。
就英语
专业而言,我们既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方面都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也需要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努力学习和以后就业方向相关的知识。
这点我们学校还是很注重的,我们大三开设的科目像《国际商法》、《商务函电写作》、《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口译》等都是为了我们以后从事外贸英语打好基础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学好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对这些专业课程,我们也必须花心思好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实际上,如果就业观念不当也会造成就业难。
受传统“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如今许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很高。
鉴于此,我们应多请教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比如,新生入学时,我们就必须有一定的就业危机感。
在大二、大三时,多为自己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早日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积累经验。
大四时,我们要加强择业观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需求。
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适度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如果感觉自己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都较差,则应该尽早向老师寻求必要的就业心理指导。
3.培养自己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法则的正确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特性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现在近四分之三的同学都能上大学,就是得益于扩招,否则多数人只能拿一个高中文凭。
过去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可现在,大学毕业生人数是过去的好多倍,用人单位希望挑选一些综合素质好、学习好、能力强并且有实践经验的同学。
所以我们必须用行动来让这些用人单位找上我们,像那些平时在学校只会死读书的人,天天上网聊天、打游戏的人,贪图享受的人,懒惰的人,沉醉在爱情中而荒废学业的人,自理、自控能力差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不知道关心别人的人,不会尊重别人的人,考试作弊的人,喜欢“啃老”的人,不能吃苦的人,做事不踏实的人,他们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意外。
我们也并非说所有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同学都是上面一类人,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属于上面类型的人。
有些同学会认为自己很努力,但你努力的方向正确吗?如果方向错了,你的努力不一定会换回好的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儿,朝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方向努力,这才是你该做的事情。
职场中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在大学里是不是该流行“今天在校园里享福,明天在校园外受罪”?我们今天不为将来做好准备,明天也别指望工作从天下掉下来。
送走大四学长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始紧张着手我们一年后的就业问题了。
我们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