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欧洲麻醉协会围术期严重出血的管理指南更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负荷的措施,可考虑对输液反应进行动态评估和无创监测心输出量。1B
在患者循环平稳的状态下,应避免过量的胶体液或晶体液导致的组织间隙水肿引起的高血 容量,从而影响最佳心脏前负荷。1B 建议用等张晶体及时补充细胞外液体的丢失。2C 相对于晶体液,胶体液如人血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等,较少引起组织水肿。C
LOGO
如果没有VHA凝血监测,建议依据传统的出血凝实验来指导止血 剂的应用。1C
LOGO
TEXT HERE
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术前有明确出血史的患者才建议进行血小板功能测 试。2B 术前血小板功能降低有临床症状或需抗血小板治疗 的患者才建议进行血小板功能测试。2B
出血时间受多种因素干扰,不能作为术中出血的危 险分层。C
建议使用标准化的以VHA为指导的止血剂使用法则来进行干预治疗。1B
LOGO
TEXT HERE
(2)妇科手术
不建议使用等容性血液稀释,因其不会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注。2B
血液回收可减少妇科(包括肿瘤)手术同种异体血的输注。B
建议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贫血患者,术前静脉补铁以术中减少同种异体 血的输注。2B 建议由于月经过多引起的贫血患者,在行妇科手术前应静脉补铁。2B 氨甲环酸可减少妇科癌症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C
2017欧洲麻醉协会《围术期严重出血的管理》指南更 新
主讲人 李季
LOGO
TEXT HERE
围术期出血的管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领域,维持出血病人生命体征在 最佳状态需要多方面的评估和恰当的策略。为了减少血制品的输注, 提出了血液保护。为了寻找新的输血替代方案,欧洲麻醉协会发布了 围术期出血管理指南。该指南在2013年首次发布,两年更新一次。指
LOGO
TEXT HERE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建议在行手术或有创操作前,应用对话或问卷式调查以明确患者 的手术出血史或家族遗传性出血史。1C 相对于常规测定凝血功能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等,建议择 期手术进行标准问卷式调查获得患者出血史和用药史。1C 围术期出血时,应以粘弹性止血剂试验(VHA)来指导止血剂的 应用。1C
TEXT HERE
(5)儿科手术
建议对标准凝血试验进行少量采样和VHA指导的干预措施。2C 建议对出血患儿使用等张和平衡复苏液。1C 出血患儿血红蛋白目标是7~9g/L,早产儿和发绀的新生儿除外。C
LOGO
TEXT HERE
(6)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应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处理。应针对上消化道出 血制定一个多模式急救方案。1C 当早期和内镜治疗失败时,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TIPSS)进行补救治疗。2B 建议早期内镜介入治疗和使用血管加压素以减少出血。1B 氨甲环酸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不降低再次出血率。B
LOGO
TEXT HERE
4.血制品的输注
建议所有国家采用国际血液监测系统。1B 建议采用严格的输注方案,以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注。1A 建议输注灭活冰冻血浆FFP和血小板。1C 建议输注的血制品是去白细胞的。1B 建议对手术患者实施血液输注标准流程,医务人员应尽早对病人身份进行确 认,以便患者在需要输血时作出迅速反应。1C 建议输注含血桨的血制品时,采用统一男性捐献政策以防止输血相关急性肺 损伤(TRALI)的发生。1C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目录
CONTENTS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5.抗凝治疗
纤维蛋白原<1.5~2g/L时,可诊断为获得性低纤维蛋白血症,会增加手术出血 的风险。C 建议对患有低纤维蛋白血症的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后行手术。1C 建议使用纤维蛋白原治疗时,初始剂量为25~50mg/kg。2C 没有纤维蛋白原时建议使用冷沉淀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4~6ml/kg。2C 单独输注血浆不能纠正低纤维蛋白血症。C 出血的过程中伴有凝血因子ⅩⅢ活性降低(<30%),建议输注凝血因子 ⅩⅢ30IU/kg。2C
LOGO
TEXT HERE
(7)凝血障碍和肾衰竭 血小板功能和出血时间的快速测量法在尿毒症患者身上是无 效的,它无法预测出血的风险。C
建议尿毒症出血患者使用雌激素治疗。2C
建议尿毒症患者手术期间使用去氨加压素(DDAVP)可减少术 中出血;尿毒症患者急性出血也可以使用DDAVP进行治疗。2C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CONTENTS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6.特殊手术的处理
(1)心血管手术 停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增加出血的风险。B 停用氯吡格雷会增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继续服用氯吡格雷增加出血的风险。A
术后: 手术后贫血患者,建议静脉补铁。2C
LOGO
TEXT HERE
建议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因为凝血因子浓缩剂具有高效和传 染性小的优点。2C 不建议围术期出血管理中滥用血浆。1C 建议血小板<50×109/L或明确是由于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才输注血小板浓缩剂。2C 建议心脏和骨科大手术时采用血液回收进行血液保护。1B 不建议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常规使用血小板进行血桨置换的血液保护。1B 建议远离肿瘤部位的血液和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后的肿瘤手术,可进行血液回收。2C
LOGO
TEXT HERE
建议不管是一级还是二级亲属所捐献的所有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都必须经过照射后才可以 使用,即使受血者具有免疫。危重病人必须输注经过照射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1C 同种异体血输注会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B 建议在输注红细胞时采用先采先输的方法,以减少红细胞的浪费。1A 不建议预防性输注血浆来提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C 建议及早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的补充主要来源于凝血因子浓缩 剂,冷沉淀和大量的血浆。凝血因子的补充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临床表现,出血类型,凝血因 子缺乏类型和所能提供的资源。1B 在接受凝血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建议在早期创伤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采用一定比例的原则输注 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浓缩物,然后再尽快建立一个目标导向的治疗方法。2C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目录
CONTENTS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围手术期贫血是成年人和儿童术中输血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 生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B 建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术前3-8周评估是否存在贫血。1C 如果存在贫血,建议明确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肾性还是炎 症性贫血)。1C 术前: 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术前补铁。1B 建议静脉补铁。1C
目录
CONTENTS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7.抗血栓药
(1)抗血小板药 建议大多数手术围手术期继续阿司匹林治疗,特别是心脏手术。1C 如果手术要求停用阿司匹林,建议手术前三天停药。1C 如果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后有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不建议在术前使用阿司匹林。1B 为了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患者除外),建议在高风 险出血手术前停用阿司匹林。1B 为了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议在低,中风险出血手术前后继续服 用阿司匹林。1B
TEXT HERE
建议使用平衡等张晶体液做为术前准备的基础。2C 建议活动性出血时,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在7-9 g/dl。1C
建议提高出血患者的吸入氧浓度,同时氧分压不应超过200mmHg。1C
建议在急性出血时反复测量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血清乳酸 值。还可以扩展为心输出量监测,动态体积参数的监测(如,SVV, PPV),二氧化碳的监测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1C
LOGO
TEXT HERE
(4)骨科和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血小板活性的降低会导致早期血肿的形成,更多的脑室出血 和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预后不良。C 低血小板计数,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XIII因子缺乏是预测颅脑手术和脊柱大 手术术后出血的因素,尤其是三者同时存在时,术后出血机率更大。C
LOGO
LOGO
TEXT HERE
剖妇产进行血液回收,可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注和缩短住院时间。2B
在产后第4,8和12周时静脉补铁,可缓解疲劳。B
建议对出血的产妇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当<2g/L时可预测有发生严 重PPH的风险。2B 分娩时血小板计数动态下降或<100×109/L,同时伴有血浆纤维蛋白 原<2.9g/L是预测PPH风险的指标。C
当经过一系列抗凝治疗(常规,手术或介入治疗)后仍 无效的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可以考虑使用重组激活因子 Ⅶ(rFⅦa)。2C
大手术或纤溶抗进引起的出血,建议使用氨甲环酸,剂 量20~25mg/kg。1B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建议使用去氨加压素 (DDVFP)。2C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目录
LOGO
TEXT HERE
未知原因或经治疗无效的贫血,建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2B 如果患者在术前进行了自体血捐献,建议补铁或使用促红细胞生 成素以防止术前贫血的发生,降低整体输血率。2C 术前贫血的患者,建议采用静脉补铁,药物应用和控制输血等综 合治疗。1C
术前贫血的非癌症患者行择期大手术,建议贫血纠正后再进行手 术。1C
LOGO
TEXT HERE
等容性血液稀释
建议择期手术使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2C
不建议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联合使用。1B
术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谨慎使用ANH。2C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目录
CONTENTS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3)产科出血
围产期出血(PPH)应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处理。1C 建议采用子宫收缩剂,手术或血管内干预,抗凝药等逐步递进的方案 处理PPH。1B 对于严重PPH要有风险意识和早期认知。C 建议胎盘植入的患者应由多学科团队处理。2C 产科手术可以进行血液回收,需警惕Rh同种免疫。C
建议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的病人中,在CPB之前进行预防性给予氨甲环酸。1A
建议胸腔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可减少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出血。2C
LOGO
TEXT HERE
建议在复杂的心血管手术中,应用VHA监测指导纤维蛋白原的输注,以减少围术期血液丢失。1B 建议在心血管手术期间或术后出现的顽固性出血,在使用传统的止血剂完全无效的情况下,考虑 使用重组激活因子Ⅶ(rFⅦa)。2B 术后早期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不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2C
南是基于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进行审查和总结所制定出来的一套方针
策略。2017年该指南在检测贫血和一些临床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建
议,概括如下:
LOGO
TEXT HERE
建议分级: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目录
CONTENTS
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围术期严重出血并有维生素K抵抗的患者,应首先给予 凝血酶原复合物和静脉输注维生素K。1B INR,PT,VHA单方面凝血时间延长,不是凝血酶原复合 物和口服抗凝药的指征。C 不建议预防性使用重组激活因子Ⅶ(rFⅦa),因为它会 增加致命性血栓形成的风险。1B
LOGO
TEXT HERE
1.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目录CONTENTS来自2.术前和术后贫血的纠正
3.循环的维持 4.血制品的输注 5.抗凝治疗 6.特殊手术的处理 7.抗血栓药
LOGO
TEXT HERE
3.循环的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积极和及时的维持心脏前负荷,对患者有利。1B 当出现不可控制的出血时,建议降低心脏前负荷的阈值或允许性低血压。2C 严重出血时,不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来作为唯一指导液体治疗和维持心脏
分娩初期,APTT和PT对PPH没有预测价值。C
LOGO
TEXT HERE
VHA可用于产科凝血障碍的诊断。B
不建议预防性使用纤维蛋白原替代疗法,但可用于伴有低纤维蛋白血症的PPH患者。1C
严重PPH建议使用以VHA为指导的方针政策。2C
建议产前出血和剖宫产患者术前使用氨甲环酸。2B
建议围产期出血(PPH)患者使用氨甲环酸1g静脉注射如果继续出血,可重复使用。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