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 B.10 ℃ C.40 ℃ D.100 ℃
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
3.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A.冰的熔化
B.水的凝固
C.冰的升华
D.水的汽化
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5.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
这些都是()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
6.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
7.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
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8.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10.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11.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座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A.水凝固放热B.水液化放热
C.水蒸发吸热D.水液化吸热
12.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液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固成冰,封住了河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______图是寒暑表,在甲、乙两图中分度值较小(精确度较高)的是__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_℃。
14.春节时,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________℃,当时气温为________℃,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________。
15.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16.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水就变少了。
这两种热现象,前者主要发生________,后者主要发生________。
(均填“沸腾”或“蒸发”)
17.如图所示的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紫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8.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
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 km/h,合________m/s。
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从而导致卫星减速。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温度计测试管中水的温度。
小明发现水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填“保持不变” “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低于试管内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0.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________变
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____________,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
波的熔点是______℃,海波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成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
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盐水
的沸点是________ ℃。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分析表
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______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知,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________(填“先”或“后”)放盐。
22.请参与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________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水泥桥面结冰了,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________。
某同学上网百度“盐水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见表):
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地还原了游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4分,共8分)
24.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
其
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朋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
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 ℃,用它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
(1)如果实际气温为20 ℃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案
一、1.A2.A
3.B解析: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 ℃,放到水中后,冰吸热升温,水放热降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 ℃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 ℃;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 ℃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了”。
4.C解析:露珠的形成和壶口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湿手烘干是汽化现象。
5.B
6.A解析: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缓水分的蒸发。
7.C解析:海水中的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其中汽化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
8.B
9.D解析:由图甲可知,在-117 ℃时酒精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温度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固态酒精属于晶体,故A错误;在-117 ℃时,酒精温度处于熔点,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液态,还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由图乙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 ℃,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故C错误;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10.C
11.C
12.D
二、13.乙;甲;38.5;-7
14.-40~50;-16;酒精
15.凝华;熔化解析:刚取出的冻鱼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鱼凝华为固态小冰晶;冻鱼身上的霜变成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16.蒸发;沸腾17.升华;凝华;霜
18.7 500;升华
三、19.保持不变;放热解析:冰是晶体,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在凝
固的过程中放热。
20.(1)停表;状态(2)均匀受热(3)48;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实验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停表测量所用的时间,加热时还要观察海
波的状态变化情况。
(2)水浴法加热能使物质均匀受热,且使海波缓慢升温,利于观察状态的变化和记录测量数据。
(3)由图可知,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点为48 ℃。
21.(1)103 (2)升高 (3)后 解析:(1)由图乙可得盐水的沸点是103 ℃。
(2)根据表中盐水
浓度从0增加到14%,沸点从100.0 ℃升高到102.3 ℃,可见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升高。
(3)盐水浓度增大其沸点升高,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煮食物时最好后放盐。
22.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快慢;物质的种类;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
来降温
23.熔点;当盐水浓度低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当盐水浓度高于23%时,浓
度越大,凝固点越高;-2.6 ℃
解析:(1)在道路上撒盐,让冰在更低的温度下熔化,是利用“冰上撒盐后使冰的熔点降低”来除冰。
(2)分析数据得出:当盐水浓度低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当盐水浓度高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高。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为4.3%时盐水的凝固点为-2.6 ℃,则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2.6 ℃。
四、24.解:(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2)冰柜中的
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25.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t 1=10095-5
℃=109 ℃。
实际气温为20 ℃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t 20=20
109
℃+5 ℃=23 ℃。
(2)设外界的实际温度为t ,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则10
9×(t -5 ℃)+
0 ℃=t ,解得t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