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学设计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要: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基本没有时间课前预习历史这样的小科目,只依靠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习,所以写好教案,提高课堂效率是重中之重。
下面以《明朝帝国的专制统治》来进行设计解析。
关键词:教案;教案设计;课程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275-02
一、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课内容的要求: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课内容上承“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辽宋夏金元时期,下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近代史。
本课内容的知识体系:教材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
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分别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强化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迭。
了解和归纳明清
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编排、表演历史短剧“宋濂见太祖”、“举子赶考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师生共同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简述、归纳和比较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明清帝国的更替
2、明清帝国强化专制统治的措施
政治:
明朝:杀戮功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厂卫特务
机构、设立廷杖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雍正时期)
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命题范围、答题形式、造成的影响)、文字狱
五、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线索,启发学生弄清楚朝代兴衰的原因。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利用电子课件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启发学生思索朝代兴衰的原因。
(2)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引出明清帝国的更替。
预设学生行为:
(1)回忆以前学过的朝代,从纵向上理清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2)对于原因的分析,学生可以答出政治腐败、土地兼并、战争频繁等原因,但对于上层统治者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以及明清时期制度落后等原因则不易想到,教师应给予提示,同时在讲明清时还可以结合此时世界其它国家的情况进行横向对比说明。
(3)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入对明清帝国的学习。
2、简略讲述明清帝国的更迭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根据提纲进行自学,了解明清时期政权的更替情况(提纲见板书设计)。
(2)教师把提纲定格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并记录。
(3)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明清时期政权的更替,注意涉及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4)有许多关于明清题材的影视作品为大家所熟悉,提问学生说出几部,并说出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根据提纲开始自学,了解明清帝国更替的情况。
(2)在自学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认真听讲,了解明清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并注意和老师互动。
(4)回忆与明清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加深对这两个朝代的印象。
学生能够说出不少作品,教师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辨别文学作品与史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辨史实的能力。
3、详细讲述明清帝国专制统治加强的表现
教师活动:
(1)设问:明清统治者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如何评价这些措施?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本目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出明清统治者为强化专制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3)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加以讲评和修正。
(4)归纳完之后,师生共同分析每一项措施的利与弊。
(5)
在讲解每一项措施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插图。
例如:《举子赶考》《范进中举》“举子看榜”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八股取士对人才的摧残。
预设学生行为:
(1)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总结出明清强化专制统治的措施。
(2)根据教师的讲评修正自己的答案。
(3)注意和老师互动,分析、理解每一项措施及其影响。
(4)分组表演《举子赶考》的情境,细细揣摩考试者的心态,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体会八股取士对人思想的压制。
(5)通过讲故事、表演历史短剧,深化对每一项措施的认识。
(6)分成四人小组,对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进行评价。
既要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7)师生共同探讨隋唐科举制与明清八股取士的不同。
(8)温故并掌握所学新知识。
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出的处理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表演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评价方法:观察法、活动法、分析比较法。
评价过程:观察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包括参与活动的次数、材料的价值、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等),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评价总结:在活动中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以便对全体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应在肯定其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应注意的地方和努力的目标。
七、教学反思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这课我主要提出两个问题:
1、明清帝国专制统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提前写在小黑板上)
2、比较分析隋唐科举制和明清八股取士的异同点(学生口头回答)
过了10分钟的讨论时间,八个小组的答案也较完整的写在纸上。
通过一组一组的分析、讲解,最终淘汰了四个小组,特别是一组讨论出来的结果非常完整,而且设计的精美,让大家都鼓掌叫好。
这是发现除了看成绩以外的人才。
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挖掘潜力的好途径。